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70203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中班离园活动教案【篇一:幼儿离园礼仪】礼仪-离园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离园时会将玩具物品归位,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跟教师和同伴道别。2、养成良好的问候习惯,促进师生或同伴间的感情。三字儿歌: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家园配合:1、请您正确引导幼儿每天离开家门之前要拿好自己的物品并主动与家人道别。2、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小 班2012 年 月 日【篇二:安全入离园教案】安全入离园教案一、活动目标1.有安全意识,明白在入离园时要注意安全。2.了解入、离园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3.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准备ppt 、接送卡、真实案例

2、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案例。1.入园一个大班的小朋友来园时,让爸爸站在幼儿园门口,自己跑着上教室,结果碰在了楼梯上,头上缝了好几针。一个小班的小朋友来园后,家长没交给老师就走了,孩子追出去跑到马路上,有好心人帮助才未造成严重后果。2.离园一个小朋友在离园时不站队,乘老师不注意时和被接走的幼儿到玩具上玩,让老师和家长特着急。离园时,家长不拿卡,让陌生人接,导致一定的伤害事故。(二)提问:1.上面的小朋友他们发生了哪些事情?2.他们做的对不对?(三)讨论:1.入园时应注意什么?2.离园时应注意什么?(四)总结:1.入园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入园,进入教室后首先要和老师问好,做

3、好晨检,把接送卡交给家长。2.离园时要排着整齐的队伍,紧随老师。老师叫到名字后方可离开队伍时并要主 动和老师再见。附儿歌:。(五)游戏:1. “我上幼儿园 ”幼儿分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进行入园演练。2. “爸爸妈妈来接我 ”(离园演练)四、活动结束教师评价总结。【篇三:第四部分 幼儿园各环节生活活动目标】生活活动目标(一) 入园目标(1)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 (2) 有良好生活常规和秩序 ,保持愉快的情绪 ,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3) 能接受和配合体检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 初步了解身体特征、保健常识及保护方法 .(5) 能与他人谈论个人的经验 ,描述自己经

4、历或熟悉的物体和事件 .(6) 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7) 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8) 能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 ,并从中体验快乐 .(二) 中班幼儿入园特点及表现(1) 有关心他人的表现 .(2) 能够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 ,愿意和教师交谈 .(3) 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 渴望自己的行动被认可 ,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 .(5) 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为班级体做力所能级的事情 .(6) 喜欢从家中带东西来幼儿园 .愿意与小朋友结伴进幼儿园 .(三)策略(1)主动热情的与幼儿家长问好 .(2)并及时调整幼儿情绪细心观察幼儿行

5、为表现 .(3)抓住幼儿的一个特点 ,真诚的赞美幼儿 .(4)有针对的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 ,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达 .(5)给幼儿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6)发挥幼儿容易受同伴间影响的作用 .(7)提供新鲜得手头玩具 .(8)引导幼儿寻找班中的新变化 .(9)验证与幼儿事先的的约定 .(10) 主动与家长沟通 ,了解幼儿在家的情绪、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11) 播放音乐 ,创设宽松、愉快、和谐、自由的精神环境 .(12) 注意自身的感染力 ,创设快乐的环境 .劳动(一) 劳动目标(1)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2) 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 ,能保持环境整洁 .(3)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初步

6、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5) 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6) 学会简单的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 ,初步理解某些行为的对与错 .(7) 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 (8) 学习做选择、计划和决定 ,并能执行和表达 ,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9)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和变化的简单规律 .感知生命 ,亲近自然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0) 懂得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 ,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 中班幼儿劳动特点及表现 (1) 愿意帮老师做事情 ,为小朋友们服务 ,渴望自

7、己的劳动被认可 ,有初步的责任感 .(2) 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 . (3) 劳动前往往没有计划性 ,不考虑先后顺序 ,几个人劳动时 ,没有分工合作的意识 .(4) 劳动时经常寻求老师的帮助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5) 劳动持续时间短 ,中途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 ,不易做到有始有终 .(6) 劳动的积极性容易受劳动内容的影响 .(三) 策略(1) 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 ,允许幼儿选择劳动的内容 .(2) 与幼儿讨论哪些事情可以作为劳动内容 ,包括自我服务的劳动、为他人的劳动及为集体服务的劳动等 .(3) 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劳动 ,开始前讨论劳动的计划与分工 .(4)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困

8、难 .(5) 提供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劳动工具或用品 .(6) 关注幼儿在劳动中的探究表现 .(7) 多给予鼓励与肯定 .(8) 引导幼儿欣赏劳动成果 .(9) 与幼儿一起建立值日生制度和合理必要的常规 .(10) 结合劳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11) 在做事和使用物品材料及水资源方面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 .(12) 使劳动内容、方式具有兴趣性、游戏性 ,控制劳动强度与时间 .(13) 根据劳动的内容和孩子的兴趣 ,控制劳动强度与时间 .入厕(一)入厕目标(1)学会自理大小便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3)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谦让 .

9、(4)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二)中班幼儿入厕特点及表现 (1)入厕时喜欢抢便坑 ,男孩小便时嬉戏 ,大小便后常常忘记冲厕、洗手.(2)经常在上厕所时与伙伴交谈、观察 ,不肯出来 .(3)喜欢结伴上厕所 .(4)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整理衣服 .(5)由于幼儿下肢肌肉力量不足 ,大便时蹲不住 ,容易便在外面 .(6)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大便 ,自己擦屁股有困难 .(三)策略(1)创设温馨的、适合儿童使用的厕所环境及设施 .(2)提示幼儿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大便的形状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3)提示幼儿检查自己的服装是否整理好 .(4)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盥洗的习惯 ,采取相应的措

10、施 . (5)通过多种方引导幼儿有规律的大便、及时洗手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6)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在家养成独立大小便、盥洗的良好习惯 .(7)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易于穿脱的衣服 .(8)鼓励幼儿学习擦屁股 ,对确实有困难的幼儿 ,教师可以帮忙 .盥洗(一) 盥洗目标(1) 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 .(2) 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3) 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4) 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 ,学习谦让与合作 .(5) 初步懂得节约用水 ,加强环保意识 .(二) 中班幼儿盥洗特点及表现 (1) 知道如何正确盥洗 ,但没有形成自觉行为 ,表现出洗脸、洗手、刷牙马虎.(2) 洗手

11、时边洗边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3) 对水和肥皂感兴趣 ,喜欢在洗手时玩水和肥皂 .(三) 策略(1) 创设整洁卫生的盥洗环境 ,提供幼儿适合使用的盥洗用品 .(2) 注意在饭前、入厕后及把手弄脏时提示幼儿洗手 .(3) 幼儿洗手时教师注意观察和提示 .(4) 直接使幼儿感知洗手后的变化 .(5) 成人以身作则 ,起到榜样作用 .(6) 夏季运动出汗后 ,提供温热或干的毛巾擦汗 .(7) 在秋冬季节 ,洗完手后涂抹擦手油 .(8) 寄宿幼儿园早晚提示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洗脸 .(9) 与家长配合 ,共同培养幼儿盥洗的良好习惯 .(10) 在盥洗室内张贴洗手的程序图 ,暗示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饮

12、水(一) 饮水目标(1) 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 (2) 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3)(4)(5)(6)(7) 认识自己的名字。 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能够注意倾听和理解日常生活用语、成人的要求、儿童文学作品。 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和变化的简单规律。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二) 中班幼儿饮水特点及表现(1) 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饮一定量的水。但大多数中班幼儿仍需要老师的提醒。(2)(3)(三)(1)(2)(3)(4)(5)(6

13、)(7)进餐(一)(1)(2)(3)(二)(1)(2)(3)(4)(5)(三)(1)(2)(3)(4)(5)(6)(7)饮水时愿意与小朋友交谈。 开始愿意向老师表露自己主动饮水的表现。 策略 创设幼儿能随时、方便饮水的环境。如:饮水桶,水温。 与幼儿共同讨论饮水环节的常规,物化教育目标。如:饮水记录。 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有自由饮水的机会。 适当机会让幼儿自己倒水、倒奶或豆浆。 通过各种直观的形式,让幼儿感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如:缺水后的植物,人的尿液变化等。 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主动饮水。如:教师与幼儿一起喝,有自由引水的机会。 了解幼儿在家的饮水习惯,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主动饮水环境。

14、 进餐目标 优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 能轻松、愉快的使用筷子进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 中班幼儿进餐特点及表现 幼儿能够独立进餐。 初使用筷子进餐时,掉饭粒现象较严重,经过练习逐渐减少。 愿意自己添饭、添菜,能做好餐后的收拾、漱口等工作。 个别幼儿还存在挑食的问题。 在进食量、进食速度方面仍存在较大个别差异。 策略 让幼儿了解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餐具,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自豪感和快乐感。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使用筷子。如:利用 “娃娃家、餐厅 ”活动练习。中班初期提供筷子和勺供幼儿自己选择,引导幼儿主动尝试使用筷子。 对幼儿出现的吃的慢、掉饭粒、掉筷子予以理解,不责怪。 承认幼儿的进餐差异,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如:吃多吃少、和谁一起吃。 提供轻松的进餐环境。如:背景音乐,适合的餐具,抹布。保证幼儿运动量,提高幼儿的食欲。(8) 适时适度的增加自助餐的方式进餐或教师与幼儿一起轮流进餐。(9) 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如:主题教育。(10) 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如:不咬筷子、吃鱼时小心刺。(11) 提示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用筷子进餐。睡眠(一) 睡眠目标(1)(2)(3)(4) 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 独立的穿脱衣服和鞋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