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69929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點本禮記正義諸多失誤的自我批評呂友仁一、缘起二、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失校的原因簡析2、目前已經發現的失校479條三、上古本禮記正義的誤校1、誤校的種類及誤校的原因2、目前已發現的誤校32條四、僅僅適用於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五、上古本禮記正義的破句1、破句的原因2、目前已發現的破句325處六、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引號失誤與反思1、引號失誤分類2、引號失誤的原因3、目前已經發現的引號失誤103處4、關於引號使用的反思之一5、關於引號使用的反思之二七、上古本禮記正義的頓號失誤1、頓號失誤的種類及其原因2、目前已經發現的42處頓號失誤八、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專名號失誤附錄:出版社編輯過程中的若干失誤一、

2、緣起這裡所說的校點本禮記正義,是指2008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我校點的禮記正義(簡稱“上古本”)。校點這部書,使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得以進入禮學之門,這是我要對上海古籍出版社衷心說一聲謝謝的。這部書的書稿是1992年動手,1996年5月交稿。現在重讀此書,發現失誤很多。究其原因,首先是学力不够。彼時的我,在禮學方面還十分幼稚,似懂非懂之處甚多。儘管下了很大功夫,奈基礎不厚何!其次,資料不足。例如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這些校勘價值很高的書尚未出版,自然談不上使用。退一步說,即使已經出版的書,例如日本學者常盤井賢十宋本禮記疏校記、六朝寫本禮記子本疏義,由於孤陋寡聞,聞所未聞,更

3、談不上使用。其次,查書手段落後。彼時查對一句經文,只有一部葉聖陶十三經注疏索引可用,費時費力,這與今日之在電子版圖書上快速檢索,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承蒙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不棄,2011年,約我重新校點禮記正義,給我一個難得的重讀此書的機會。溫故知新,乃發現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誤很多。今粗爲梳理,計有失校者479條,誤校者32條,破句者324處,引號失誤者103處,頓號失誤者42處,書名號失誤者44處,專名號失誤者3處,附錄中失誤者5處。因爲這次校勘使用的底本是中華再造善本中的八行本禮記正義,而上古本使用的是中國書店1985年重印的覆刻八行本禮記正義,兩家底本雖屬一個系統,但終有不同之處,所以又

4、有僅僅適用於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3條。此外,還有出版社在編輯過程中造成的失誤82條,作爲附錄,綴於文後。諸多失誤,使我深感愧疚,在此謹向讀者表示歉意。表示歉意是一句空話,不如付諸實際行動予以改正。我寫這篇文字,就是希圖補救的一個實際行動。首先,我希望拙文能夠得到發表。其次,我希望擁有上古本的讀者在看到拙文之後,如果認爲我說的對,就請按照拙文提供的頁碼和行數(每條都有),予以更正。拙文所標的行數,是這樣來計算的:經文是單行大字,一行算一行。鄭玄注文和陸德明釋文,都是跟着經文走的,用的是雙行小字。這雙行小字也按一行來計算。而孔穎達的疏文,用的是單行小字,則每一單行按一行計算。我在草寫拙文時,使用

5、了金良年先生惠寄的整理本禮記正義標校疏誤舉例以曲禮上篇爲例。還使用了北京大學經籍研讀會網上發佈的有關資料。對以上兩家的糾謬補闕,表示衷心感謝。由於資質愚鈍,見聞不廣,拙文談到的失誤,只是目前已經發現的。限於水平,肯定還會有漏掉的,誠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二、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失校的原因分析:第一,囿於成見,對禮記注疏的殿本、庫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置之高閣,不屑一顧。這兩個本子的名聲一向不好,學者很少使用。這個不好的風氣,阮元很可能是始作俑者。例如,阮元禮記注疏校勘記有這樣一條:外朝主尊別 阮校云:“閩、監、毛本同,衛氏集說同。許宗彥別改卑。”(中華書局影印本1413頁上欄)呂按:實際上,

6、殿本、庫本正作“卑”。據考,殿本問世時,許宗彥(17681818)尚未出生;庫本問世時,許宗彥尚不及弱冠。而阮元寧肯徵引許宗彥的說法也不屑使用殿本和庫本,二本在阮元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禮記曲禮上有云:“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殿本、庫本固有可憎之處,但也自有佳處,作爲參校本還是够格的。例如,上古本20頁1行:“此一節明禮爲諸事之本,言人能有禮然,可異於禽獸也。”各本皆如此,雖然讀起來有點彆扭,也沒辦法。這次查對了殿本、庫本,二本在“然”後均有一“後”字,至此方悟上古本不僅失校,而且破句。再舉一個包括殿本在內的各本皆誤,唯有庫本獨是的例子。上古本823頁校勘記三四:下殤無遣 疑“遣”下脫“車

7、”字。呂按:明知脫字,但沒有版本根據,只好存疑。現在好了,庫本正有那個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車”字。第二,一些很有校勘價值的書當時尚未出版,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是其例;第三,一些有校勘價值的書雖已出版,由於孤陋寡聞,未能使用。常盤井賢十宋本禮記疏校記是其例;第四,前賢已有的校勘成果,用之未盡。衛湜禮記集說、浦鏜十三經注疏正字是其例;第五,這次校點,有機會深入思考,反復咀嚼,因而也偶有一得之愚。例如,74頁910行:稷西黍,黍南稷,稷東黍,黍東稷四句話,各本皆同,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也就輕輕放過。這次較真了,我要檢驗一下這個排列究竟對不對。一較真,還真是發現問題了,於是出了這樣一條校

8、勘記:“稷西黍,黍南稷,稷東黍,黍東稷”,據敖繼公儀禮集說和吳廷華儀禮章句,疑當作稷南黍,黍東稷,稷南黍,黍西稷。另可參看今人楊天宇儀禮譯注432頁之“設饌圖”。 2、目前已經發現的失校有479條。詳下。4頁8行:趙鞅及魯君謂儀爲禮,魯,常盤禮記注疏校記(下稱校記)云:魯,當作“晉”。左氏昭五年傳云:“晉侯謂女叔齊曰:魯侯不亦善於禮乎?對曰:魯侯焉知禮?公曰:何爲?自郊勞至于贈賄,禮無違者,何故不知?對曰:是儀也,不可謂禮。”是其證。20頁1行:然可異於禽獸也,武英殿本禮記注疏(下稱殿本)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禮記注疏(下稱庫本)然下有後字,是,可據補。21頁倒3行:鳥不可曰獸,不可,據上下文,疑

9、當作亦可。30頁倒3行:夫爲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萬斯大禮記偶箋卷一:此必其平日有孝、慈、仁、弟、信五者之實,然後有是稱。若止是“三賜不及車馬”,未可即爲純孝,人亦未必遂稱之。故愚謂五句之首當有闕文。蓋此篇集他書要語成篇,朱子謂“大意相似而文多不屬”是也。虞萬里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初探(下稱初探)云:朱子、萬斯大讀書心細如髮,其意見很可致思。46頁6行:凡爲君子者,爲,阮本作言,義勝。74頁910行:稷西黍黍南稷稷東黍黍東稷,據敖繼公禮記集說和吳廷華儀禮章句,疑當作稷南黍,黍東稷,稷南黍,黍西稷。另可參看今人楊天宇儀禮譯注432頁之“設饌圖”。87頁2行:憂不在私好,余本此句下有惰,不正之言五字。阮

10、校和張敦仁考異皆以爲孔疏闌入之文,是衍文。王大隆跋余本則以爲此五字意在申釋憂不在私好,可知本有此五字。96頁倒3行:故既醉注云,注,常盤校記云:注,當作“傳”。104頁行:不尚赫弈,弈,阮本及衛氏集說作奕,義勝。116頁5行:但禰共廟,古鈔殘本禰上有祖字,可據補。118頁5行:外事剛義,事,古鈔殘本作是,疑是。130頁末行:猶以革路行,據周禮戎右注,行上宜有從字。132頁倒2行:則被責罰也,被,古鈔殘本作有,閩、監、毛本同,阮本同。139頁4行:其臣之子避之也,其,古鈔殘本、足利本、阮本作某,可據改。按:此某字,當屬上爲句。143頁10行:此猶是無列無詔,古鈔殘本、阮本此猶是三字下有論字。15

11、8頁倒5行:然聘禮云,常盤校記云“聘禮”下當有“注”字是也。170頁1行:未稱君也,庫本考證及浦鏜校均曰:“王”誤“君”。是。179頁倒6行:有醴清醫酏糟,浦鏜校云:“醴清”當作“清醴”。按浦校與周禮天官漿人合,可據乙正。188頁4行:五服一朝,常盤校記:按尚書僞孔傳無“一朝”二字。189頁7行:周禮天子有射朝燕,殿本考證云:按此不可句。當是“燕”下有“朝”字而刋本脱之。前引射人,則周禮射朝之明文;引太僕,則周禮燕朝之明文也。196頁8行:穀梁傳云,穀梁,常盤校記云:似當作“公羊”。僖二十五年公羊傳曰:“其稱婦?有姑之辭也。”而穀梁傳曰:“其曰婦何也?緣姑言之之辭也。”205頁5行:王制云在其

12、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是也,王制,當作祭法。 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祭法文。211頁1行:冀脱得死重生也,脱得, 衛氏集說、吳澄禮記纂言及陳澔禮記集說皆作得脫,是,可據乙正。211頁末行:生時所稱也,衛氏集說此五字上有父母妻三字,疑是。蓋闕出文也。211頁末行:以生號無別稱也,生號,浦鏜據衛氏集說校,謂當作生時。243頁倒6行:姬置諸宮六日,常盤校記:按左氏傳,“日”下有“公至”二字。254頁12行:何休云夷言婁聲相近也,浦鏜校曰:案何注無文,惟陸氏公羊音義云:“邾人語聲後曰婁,故曰邾婁也。”258頁3行:此者,浦鏜校曰:上當脱“言”字。259頁倒43行:行道之人皆弗忍也,沈大本禮記訂訛卷

13、一:按家語,“行道之人”上無“先王制禮”四字;“皆弗忍也”下有“先王制禮,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望之”十八字。虞萬里初探徵諸毛詩素冠毛傳,認爲此十八字並非家語之增竄。262頁2行:書說舜曰陟方乃死,浦鏜校曰:衛氏集説無“曰”字。按:曰字疑衍。266頁倒8行:乃引得禮之人,浦鏜校曰:此句下脱“以證之”三字。從集説校。266頁倒7行:於時子思婦與子思之嫂,浦鏜據衛氏集說校曰:此十字下脫“爲娣姒”三字。285頁倒6行:翣以木爲筺,筐,殿本考證云:字當作“匡”。阮校引孫志祖云:周禮縫人疏引此注正作“匡”。292頁倒5行:小斂則改襲,常盤校記云:阮本“襲”下有“裘”字。303頁3行:故喪事騷騷耳,耳

14、,阮本作爾,與經文合。315頁4行:以下是憲所說,阮本憲上有原字,閩、監、毛本同。332頁倒3行:其時可爲君所使金革之事也,毛本、殿本、庫本、阮本金上有服字,據鄭注,服字應有,可據補。351頁7行: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弔人,徐師曾禮記集注卷四引張氏曰:此下脫“婦人不越疆而弔人”一簡。虞萬里初探是之。今按:蓋謂下文之婦人不越疆而弔人八字當在此處也。357頁倒4行:今擯者居右也,今,常盤校記:按:疑“令”字之譌。368頁10行:以葛以弁絰連文,下以,衛氏集說作與。浦鏜校及殿本考證皆云當作與。368頁11行:喪服注天子諸侯既虞大夫士卒哭乃受服,按喪服注實作天子諸侯卿大夫既虞、士卒哭而受服,與本節下文孔疏大夫以上既虞、士卒哭受服合。371頁3行:士虞禮云明日祔于祖父,祔于祖父,浦鏜據士虞禮記校,以爲當作以其班祔。375頁4行:君往臨所,所,阮本作弔,浦鏜校與常盤校記皆以爲當作弔。384頁1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