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病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9799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直肠癌病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结直肠癌病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结直肠癌病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结直肠癌病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结直肠癌病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直肠癌病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直肠癌病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肠癌是指发于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其中低位大肠癌(直肠癌)占大肠 的60%75%。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高发地区如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中发地区如东欧、 南欧、拉丁美洲;低发地区如非洲、亚洲、南美。高低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1020倍以上。大肠 癌发病率在西欧、北美占恶性肿瘤中的第1、2位。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发病 年龄以4060岁最多见,但30岁以下的亦占1/5,文献报道最初幼者仅9个月,中位发病年龄45岁左右,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2:1。本病属于中医“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在中医古文献中未见有大肠癌

2、之病名, 但有类似大肠癌的记载。血证论云:“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水。”外科大成云:“锁肛痔 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外科正宗脏毒论曰: “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 作渴之甚,凡犯些未得见其有生。”这些记载都与现代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及为相似。而灵枢水胀谓: “肠覃何如?寒气客手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固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灵枢五变篇谓:“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之,积 聚乃伤,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这

3、些记载则对大肠癌的病因病机进行 了论述。一、辨证论治1、湿热蕴结证证候:下腹疼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里,肛门灼烧感,或发热恶心,胸闷烦躁,舌质红,舌苔黄或黄厚 腻,脉滑数。分析:下腹阵痛,乃湿热积滞,阻于肠道,气血凝聚,肠络不通所致;大便中带血乃积热内郁,气血逆 乱,迫血下行或肿物溃破,血溢肠中;里急后重乃湿热之邪雍滞肠道,气机阻滞,恶浊欲出不待;胃气失 降故见恶心;胸闷烦躁,肛门灼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乃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方剂:槐花地榆汤或清肠汤加减。方药:地榆、槐花、黄柏、黄芩、赤芍、白头翁、仙鹤草、龙葵、败酱草、薏苡仁、马齿苋。2、气滞血瘀证证候:烦热,口干喜饮,腹痛

4、拒按,泻下脓血便或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便频或细,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或脉细数。分析:气血瘀滞,郁瘀化热,故见烦热,口干喜饮,腹痛拒按乃肿物日增,侵及周围器官组织所致,便 下脓血及粘液血便乃肿物压迫或溃破且腐肉蒸脓所致,舌质暗红或瘀斑,脉涩或细数乃气滞血瘀之象。治法:化瘀解毒,理气化滞。方剂:膈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医宗金鉴)。方药:桃仁、红花、归尾、生地、赤芍、川芎、莪术、炮穿山甲、薏苡仁、半枝莲、败酱草、藤梨根、 马齿苋、红藤。3、脾肾阳虚证证候: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五更泄泻,舌质淡,舌体胖,边有 齿印,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分析:脾胃为水谷之海,虚则

5、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故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肾 阳亏损,火不生土,关门不固,则为五更泄泻;阳虚不能温煦而生外寒,故见形寒肢冷;寒凝气滞,故见 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胖,苔薄白,脉淡细乏力皆为脾肾阳虚之征。治法:温补脾肾,祛温散寒。方剂:附子理汤或四神丸加减(丹溪心法,内科摘要)。方药:党参、附子、白术、茯苓、薏苡仁,补骨脂、诃子、吴茱萸、肉豆蔻、陈皮、山慈菇、干姜、炙 甘草。4、气血两虚症候:而色苍白或萎黄,唇甲无华,少气乏力,神疲懒言,脱肛下坠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 力。分析:气血双亏,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无华亦为血虚之故;生化乏源,气血运 行不足,

6、故见神疲懒言和少气乏力,脱肛及下坠感为气虚下陷之故;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气血两虚之象。治法规:补气益血。方剂:八珍汤、当归补血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正体内要,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方药:党参、黄芪、白芍、熟地、川芎、升麻、白术、陈皮、诃子、石榴皮、丹参、败酱草。5、肝肾阳虚证候: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带下,盗汗频发,舌质红绛,少苔,脉沉弦细分析: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故五心烦热,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肾水不足则致耳鸣;腰为肾府,肾精亏 损,骨髓不充故见腰酸膝软;精关不固,不能秘藏,故见遗精带下;阴火内炽,迫液外泄,故见盗汗频发 舌红绛少苔,脉沉细乃阴虚火旺之征。治法:滋阴养

7、肝。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医宗金鉴)。方药:知母、黄柏、生地、丹皮、茯苓、山茱萸、淮山药、泽泻、五味子、石斛各、鳖甲、败酱草。二、中药成药1、天马颗粒剂 主要成分为胆南星、马钱子、蜈蚣等十九味中药组成,每日3次,每次8g,口服。具有 败毒攻积,软坚散结之功。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大肠癌生长、转移、预防术后复发等优点。体内外抗 癌实验均表明其能抑制SW-480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还能下调Ki-6T、PCNA、WpP53 和 bd-2 的表达。2、平消胶囊 主要成分为郁金、白矾、五灵脂、火硝、仙鹤草、马钱子等八味中药,每日 3次,每次6 片,口服。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

8、止痛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文小平等报告采用平消胶囊联合介入 化疗及肝体外照射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32例临床比较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 为82.35%、66.66%, P0.05;进展率(PD)分别为0%和13.33%, P0.00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2.35% 和53.33%,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3、安替可胶囊 含蟾蜍等多种成分,适用于痰瘀互结为主要证候的大肠癌患者,每日 3次,每次2粒, 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6 周为一疗程。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实验表明,安替可胶囊对小鼠 S、S和S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延长小鼠腹腔接种S180细胞后的生存

9、期,与化疗、放疗合用有增效作用。18022374、华蟾素注射液 是中华大蟾蜍皮水制剂,具体用法为华蟾蜍注射液204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连用1个月为1疗程,休息4周后再用第2疗程。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 积溃坚的作用。张明智等应用华蟾蜍素养注射治疗21 例大肠癌,有效率37.5%,经观察未出现全身不良反 应,未见白细胞下降;华蟾素加化疗治疗28例,有效率71.43%,疗效高于华蟾素组和化疗组(P均0.05)。5、康赛迪胶囊含人参、黄芪、班蝥等多种药物,具体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0.5g,口服,连服30天为1疗程。具有扶正固本,攻毒散结的作用。上海第二医

10、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用康赛迪胶囊治疗30 例大肠癌患者1个月,结果显示本品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P0.001,总有效率为83.33%;能提高生 存质量,提高12例,稳定12例,治疗前后比较P0.01,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改变3例,改变13 例,无改变14例;对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不良反应。6、康莱特注射液 含薏苡仁油,其用法为静脉注射,200ml/次,每日1次,21天为一疗程。具有扶正抗 癌的作用。金洪传等实验表明康莱特注射液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融合蛋白质生物治疗作用的敏感性, 而且可以上调功能性 Fas 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生物治疗增敏作用。7、楼莲胶囊 同

11、重楼、半边莲、鳖甲、半枝莲、蓬莪术、水蛭、白花蛇舌草、水红花子、新开河红参、 制首乌、缩砂仁等20余位中药组成。每日3次,每次6粒,饭后温开水送服6周为1疗程。具有清热解毒, 行气化郁,破癓散结,理气止痛的作用。实验药理表明,该药对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均有明显增高 作用,并能活化机体巨噬细胞FC授体。诱发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可迅速消除黄疸、腹水,促进受损肝 组织的修复,抑制肿瘤生长。8、墓头回总苷片 墓头回(异叶败酱)总苷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作用,陈金秀等以 该药结合手术、化疗治疗 50 大肠癌患者,1、2、3 年的生存率为79%、61%、40%。该制剂能增强患者体力 状

12、况,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癌胚抗原(CEA)水平;能够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体内NK杀伤细胞 活性。9、消瘤片 该药含多种中药成分。每日3次,每次24片,口服。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据 报告,用消瘤片治疗各种中晚期癌瘤共计 1513 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后服此药。根据1972 年卫生部制定 的中草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标准总结,其中大肠癌135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39例,有效38例, 无效65 例,有效率为51.1%,说明消瘤片治疗大肠癌有一定的疗效。三、单方验方1、大肠癌验方(1)清肠消癖汤:华蟾10g、壁虎6g、蜈蚣3g、三七10g、人参10g、黄芪15g、黄精15g、当归10g

13、、川 芎9g、白芍10g、熟地15g、枸杞子15g、紫丹参15g、鸡血藤15g、重楼10g、马齿苋30g、天花粉10g、 仙鹤草15g、槐花15g、蛇莓15g、半枝莲15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白术10g、茯苓10g、白英15g、 水蛭6g、八月札15g、白毛藤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温服。另外每日用药煎后外洗 肛门。共具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消癓散结的功效。宋洪恩用本方口服配合外洗治疗直肠癌86例,按最新 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及卫生部制定的全国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标准综合而定,治愈34例(占 39.54%),临床治愈30例(占34.88%),显效19例(22.09

14、%),无效3例(占3.49%),总有效率为96.51%, 经观察肿块消失时间最大短者用药6 6天,最长者1 3 6天,平均用药时间1 0 1天。(2)清肠解毒汤:苦参30g、凤尾草30g、地锦草30g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野葡萄藤30g、生 薏仁30g、蛇莓30g、红藤15g、赤芍15g、土鳖虫15g、枳壳10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 2 次服,3 个月为一个疗程。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行气活血破瘀的功效,适用于晚期大肠癌。查雪良用本方 治疗晚期大肠癌24例, 1、 2、 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 25.0%、 12.4%,最短生存期3.5个月,平均生存 期 1

15、3.5 个月。(3)肠癌方:白头翁30g、马齿苋15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姑15g、黄柏10g、象贝母10g、当归10g、 赤芍10g、广木香10g、炒枳壳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晚 期直肠癌。陈培丰用本方内服配合灌汤的方法治疗晚其直肠癌18例,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存期得 到延长。(4)扶正消瘤汤:生黄芪15g、潞党参15g、茯苓15g、半枝莲15g、紫草根15g、白术10g、红枣7g枚, 水煎服,每日 1剂,分2次服。具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结肠癌虚证患者。吴和木等用本 方配合白细胞介素-2 治疗结肠癌 60 例,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 轻胃肠道反应以及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变化。2、大肠癌术后方(1)健脾化生汤:党参30g、黄芪30g、白术20g、云茯苓20g、陈皮20g、姜半夏20g、当归15g、阿胶 (烊化)15g、每日1剂,煎汤300ml,分2次温服。具有健脾益气,补血活血的功效,适用于结肠癌术后 患者。张福忠、于庆生等用本方配合化疗治疗106例结肠癌患者,结果生存三3年83例,3年生存率82.2%; 生存三5年59例,5年生存率58.4%,与同期术后单纯化疗64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观察47例术后 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在化疗时联用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