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习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68609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复习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复习重点1、中药 :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 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2、配伍 : 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者两味以上 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3、炮制 : 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 进行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4、祛风湿药 : 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5、止血药: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称为止血药。6、中药学 : 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 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7、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8、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 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9、利水渗湿药: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 药。10、安神药: 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 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 神药。11、相反 :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12、开窍药 :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13、理气药: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舒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 理气药。14、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轻或

3、消除。15、四气 :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16、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17、水飞 :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水飞朱砂, 炉甘石,雄黄。18、相杀 :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19、解表药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 物,称为解表药。20、利水渗湿药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 湿药。21、止咳平喘药 :以缓解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功效,治疗咳嗽、喘证的药 物,称为止咳平喘药。22、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23、五味 :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

4、咸五种基本味道。24、补虚药 :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正气虚衰为主要功效,治疗虚证的药物,称 为补虚药。25、化湿药: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治疗湿阻脾胃证的药物,称化湿药。26、道地药材 : 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材。1、石膏与知母2、生地与熟地3、白芍与赤芍4、苍术与白术5、石决明与草决明6、龙骨与牡蛎7、半夏与陈皮8、生姜与干姜9、青皮与陈皮10、肉桂与桂枝11、茯苓与薏苡仁12、银花与连翘13、桑叶与菊花14、麻黄与桂枝15、牡蛎与鳖甲16、石决明与决明子12&石抉明与决明子二药咸專*主入肝经*均为清肝明目之要药.常用于肝翦目赤月中 痛或肝厶上義及肝阳上亢之陂宰头癞.并珂用于尉肾不足之目暗

5、不輒石决明为海产杂芭館等的贝壳,质重又善平肝潜阳*清肝热.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 團上亢并肝火亢盛者參期。抉明子为豆科桥物草抉朗的种丨 以洁池肋火为主,兼刑肠通便.多用于肝躲 押火17、生地与玄参18、龟板与鳖甲.15】二药性味咸寒,同为甲壳质重之品,均善滋阴潜阳.退虚热,为治阴虚炭热,阴 虎紀亢及阴虚乱动铮证之常品龟甲味兼甘,潼阴之功胜于鳖甲,善益肾犍骨,常用洽肾虚骨瘙,小儿因门不合等证早 并能养血补心,用治社煤掠悸、尖載、癡忘之证:尚可固经止血丫用泊阴虚血热*冲任不鳖甲浦退虚热之易眺于电甲.为治阴腔发热的蛙第L询软坚畝练 而常用摘锻积 楽-脏毎锌*19、橘皮与半夏20、羌活与独活21、苍术与

6、白术22生地黄与熟地黄147”二药同擦r均具甘味+均能服补肝肾:用于肝肾朋虚之骨藻潮热.遗那锻汗、唸 螃耳码、须发早白、消魁氛生地黄味兼苦*性癒凉+善滋阴泄热:治阴虛火旺,.骨蒸潮麹十用之功胜惑地黄;且 奮濟热凉ith为治祸热病如入背血证疑血热出血证。熟地黄乃生地黄加興酒久蒸而成,性偏驰 雜甘不苦+功琴补血鲨阴-为治血虚. 阴虚证之主跖其益箱填僦乏功远超于生地黄.23、桑白皮与葶苈子24、青皮与橘皮1、应用收涩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 分) 答:收涩药其功效:收敛固涩,兼补虚之功。应用收涩药时常配配补虚药同用2、简述大黄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 分)答:【用法用量】煎服,515go

7、生用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入汤剂 应后下,或泡服。酒炙大黄偏于活血。大黄炭偏于止血。【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或慎用。 习惯性便秘多不用大黄,会致泻后便秘现象。3、简述炮制目的是什么?(5 分)答:1.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2. 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3. 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扩大应用范围。4. 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5. 纯净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6. 矫臭矫味,便于服用。4、应用化痰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 分)答:化痰药性能特点:温性或寒性。味辛苦咸。主归脾肺经,与心肝有关。配伍应用:配健脾药配行气药

8、。5、简述肉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答:肉桂的【用法用量】煎服,1 5g,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 2go【使用注意】辛甘热,阴虚火旺、里有实热郁火、血热出血及孕妇忌用。 畏赤石脂。6、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 分) 答: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 防止止血留瘀。7、简述甘草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答:用法:生用:药性微寒,清热解毒。炙用:药性微温,补益心脾和祛痰止咳。 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 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昆布同用。 助湿壅气,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

9、肿)。8、简述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5 分) 答: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五味,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味道。 涩附于酸,淡附 于甘。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 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归经,指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等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 脏腑经络的概称。毒性,指一切药物的总称。药即毒也,毒即药也。指药物的偏性。9、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 分) 答:补血药性能特点:甘

10、温或甘平,兼辛酸之味,主归心肝经。多配补气、活血及健脾药同用。10、简述附子的用量用法、使用注意。(3 分)答:【用法用量】煎服,3_15g。有毒,宜先煎0.厂1小时,至尝无麻辣感 为度。【使用注意】辛热燥烈,易伤阴动火,热证、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 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内服须炮制。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 不当,可引起中毒。11、简述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6 分) 答: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清金散,都梁丸。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 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附子配干姜;全蝎配蜈蚣; 槟榔配南瓜子。相使:一药为

11、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提高主药的功效。大黄配伍芒硝,黄芪 配伍茯苓。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生半夏畏生姜;甘 遂畏大枣;熟地畏砂仁;常山畏陈皮。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 作用。生姜杀生半夏毒。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人参恶莱菔 子,生姜恶黄芩。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十八反,十九畏。12、简述甘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 分)答:甘遂入丸散,每次0.5lg。有效成分难溶于 水,故不入煎剂。宜醋制减毒。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13、试述开窍药的使用注意。(2 分) 答:使用注意:1忌用于脱证神昏。2救急治标,不宜久用,中病即止。3

12、气味芳香,易于挥发,或有效成分不易溶于水,不宜入煎剂, 多入丸散剂或其他 新剂型,便于急救之用。4孕妇忌用或慎用。14、简述人参的功效及主治。(4 分) 答: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拯危救脱要药。如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 补益脏气肺脾心肾气虚证。 补肺气要药,补脾气要药。 补气生津 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 安神益智失眠多梦,健忘。15、应用活血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活血药性能特点:多性温,少数偏寒凉。多味辛,兼苦味或咸味。多归心肝经。 多配伍行气药同用。16、简述朱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 分)答:【用法用量】内服不入煎剂,只宜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10.5g

13、。【使用注意】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久服令人痴呆。孕 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17、试述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3 分)答:1. 气味辛甘,温热:多主升浮 如麻黄 黄芪 苦酸咸,寒凉:多主沉降 如大黄 芒 硝。2.质地花、叶、皮、枝:多主升浮 如菊花、桑叶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多主沉 降 如苏子、牡蛎,特殊: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槐花、番泻叶也降;诸子皆 降,苍耳子独升,蔓荆子、牛蒡子也升。双向性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 花蛇内走脏腑,外彻皮毛。3.炮制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泻下通便,酒炒清上焦

14、火 热。4.配伍少量沉降药配大量升浮药则升浮,多主升浮.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则沉降, 多主沉降.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18、简述人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答:用法用量:补气:310g,文火另煎分次兑服,或泡服。挽救虚脱:1530g,文火另煎,频服或灌服。使用注意:反藜芦;实证、热证、正气不虚禁用。19、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配伍何类药物同用?为什么?(2 分) 答:活血化瘀药性能特点:多性温,少数偏寒凉。多味辛,兼苦味或咸味。多归心肝经。 多配伍行气药同用。20、试述人参的性味、功效及主要适应证。(5分) 答:人参的性味甘微苦微温,脾肺心肾。功效及主要适应证一、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

15、拯危救脱要药。如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 二、补益脏气 肺脾心肾气虚证。补肺气要药,补脾气要药。 三、【补气】生津热病气虚津 伤口渴及消渴证 。四、安神益智失眠多梦,健忘。21、试述肉桂的功效及主要适应证。答:肉桂辛甘热肾脾心肝一、补火助阳阳虚诸证。 为补肾阳要药 。二、散寒止痛寒凝诸痛证。三、温经通脉寒凝血瘀证。四、引火归原虚阳上浮。五、鼓舞气血生长用在补益气血方中。22、试述附子的功效及主要适应证。答: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心肾脾 一、回阳救逆亡阳证。 为回阳救逆要药。如四逆汤, 参附汤。二、补火助阳阳虚诸证。三、散寒止痛寒凝诸痛。止痛力强,治寒凝诸痛 要药,兼风湿者尤宜,善治寒痹。3、简述黄芩的性味、功效及主要适应证。(5分)答:3、述黄芪的功效主治。(5 分)答2血黄検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團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治证是i脾胃气虚理中气下陷诸证;肺弋虚辰表旌自礪气虚外能锻证;气 堆水淳矢运的諳恂 小便禺札电气川冷匕 堆协内ififi啟成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