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68338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医学科技开展项 目申 请 书 学科代码: 工程类别:一般性课题 工程名称: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承当单位:市卫生信息中心 协作单位:省人民医院 工程负责人:殷伟东 申请时间:2021 年 3 月 30 日完成时间:2021 年 5 月 30 日市卫生局制填写说明一、填写本申请书之前,请先查阅“市医学科技开展工程课题管理方法,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各项容要事,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二、申请书一式五份。三、本申请书工程经专家评审同意、市卫生局批准立项后,即作为“市医学科技开展工程合同的。四、申请书需以下:1与合作单位或协作单位的合同书或协议书;2有动物实验的须出

2、具医学实验动物和动物设施及实验人员合格证明;3其他证明材料。一、立项依据包括国外研究现状、开展趋势、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目的意义等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卫生信息化建立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支撑我国医学科研与卫生政策研究的根底。卫计委?“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立规划?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立路线图,即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省卫生信息化开展规划(2021-2021 年)?也确定了省卫生信息化的重点是建立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发挥大型医院技术优势,建立辐射农村、基层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

3、一规划、集约化建立省、市两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和分中心;重点支持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联网运行、提高其效劳能力;建立干部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干部保健的体检、医疗和*管理。中国卫生信息化在经历了近30年的开展后,医学信息处理技术得到飞速开展,整个医疗信息系统产业正在迅速地成长并走向成熟。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卫生业务的成熟、各级政策的支持,目前中国卫生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加速开展的时期。新医改首次将信息化纳入方案中,提出“要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效劳信息平台建立,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化对

4、业务的支持为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可能;相反,新医改的推进,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深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医疗卫生效劳整个环节中的协同和整合,使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效劳,解决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提升医疗效劳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过失、降低医疗费用。省经信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开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平安的假设干意见?和?省信息化条例?有关要求,按照?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信息化规划?总体部署,大力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社会信息化领域和医疗卫生信息化方面,省卫生厅发布的?省卫生信息化开展规划20212021 年?, 结合看病难

5、、看病贵的民生问题,提出“建立区域省辖市和县级卫生信息平台,省辖市含所辖区和县市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面向辖区居民和其他效劳对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部门,提供日常根本信息效劳;为公共卫生、医疗效劳、药品监管、医疗保障和卫生效劳监管等业务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支持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卫生应急等现有资源,按照标准规、集约化和互联互通的要求和原则,省重点建立好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各地建立区域或跨区域的远程医疗会诊分中心,重点支持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业务能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市卫生信息中心和省人民医院就区域心电诊断平台的建立展开研究,探索区域医疗建立的新医疗效劳模式,提供从平

6、台、业务流程到技术规的解决方案,实现三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业务支持能力的提高。建立远程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实现医院的心电数据管理,通过远程可以实现医院、体检中心、分院的心电图会诊。在此根底上,以大医院为业务中心,建立区域远程心电诊断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医疗的信息化程度,更好的为病人效劳,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电诊断水平,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现区域的心电图数字化管理和远程诊断,扩大业务中心医院心电诊断中心的影响力。利用心电图室的心电图数据,后续可以增加教学系统、远程诊断、实习医生的培训考核,并且利用心电图数据,实现科研统计。工程通过数据集中和共享,减少了过去由于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的院、院

7、际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问题,直接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浪费。降低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开展心电检查工程的本钱,借助大医院的专家资源,增加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的医疗收入。大医院通过重危患者双向转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优质病源,保证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二、研究容包括研究目标、关键技术和创新之处、应用前景、预期到达的主要技术指标、学术水平等本工程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平台,将分布在各医院、社区的心电图检查设备采集的心电检查数据、报告进展数字化,并统一存储到心电图网络系统效劳器中,实现数据集中共享、提供远程诊断医疗效劳模式和区域的心电检查监管。1、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以少数大医院为业务中心课题研究中以省人民医院为业

8、务中心,合作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通过网络接入平台,利用逻辑分组管理的方式,可以实现心电图数据和报告的实时调阅和打印,在区域不同医院之间进展心电图数据交互,使得病人在不同的医疗机构的心电检查能够共享,患者在基层医院做的检查,通过远程会诊使得三级医院可以远程协助,甚至可以远程采集。2、结合标准的心电数据存储规,使得心电检查可以和区域的其他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居民*系统实现数据归档,并支持特殊的检查流程,包括急诊的绿色通道、120院前检查、专家会诊。3、实现对区域心电数据的挖掘,实现阳性检查的监控、预警以及对基层医生的培训等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系统采用国际标准HL7 aECG,以医院心

9、电图网络为中心,建立医院部的诊断平台,该平台首先连接了医院的电生理设备,把心电图的检查诊断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并且和医院的其他网络通过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在此根底上,以区域心电医疗平台为核心,整合医院的诊断平台,将不同医院的心电数据归档到平台数据库,实现该区域病人的心电检查数据归档;以医院的诊断平台为核心,向下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和分院,以及其他需要协助的医疗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心电图网关将目前医院现行的非标准的心电图机采集的心电数据转换成HL7-aECG标准规的数据接入该系统。同时该系统还推出了具有3G功能的便携式移动心电图机。图:区域心电网络平台逻辑构造系统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 解析

10、不同品牌的心电图设备数据,转换为HL7-aECG格式;2) 建立效劳器,提供不同心电图数据的存储、调阅效劳;3) 基于区域病人心电图病历的统一管理;4) 心电图的远程诊断流程及规;5) 提供面向心血管疾病进展检测、识别、显示、报警和诊断的无线移动终端。工程以省人民医院的心电信息系统为根底,通过扩大,建立心电远程诊断平台,实现区域心电远程会诊。平台具有以下三大核心功能:1、数据集中与共享:实现区域数据共享和远程报告;2、创新的医疗效劳模式: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重组和共享,优化检查流程实现以下效劳: 远程诊断,对社区和分院的技术支持; 专家会诊,对区域的疑难心电诊断; 120急救心电检查的诊断; 社

11、区的诊断流程; 急诊的心电检查效劳流程; 病房的心电检查流程; WIFI和3G的应用;3、区域心电检查的监管:通过对检查、诊断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区域心电检查的质量监控、预警等管理功能,包括: 危急值管理; 区域会诊统计; 心电检查质量控制; 心电报告质量控制; 心电诊断时间分析; 心电诊断分级预警; 区域心电检查异常管理。工程的具体目标:1. 解决省人民医院和接入系统的相关医院的院心电、电生理的网络化;2. 解决远程心电检查的接入,明确心电远程会诊的技术要求、流程、规;3. 建立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全省心电的数据交互,实现平台的效劳和监管功能。实现区域的心电图诊断中心,不仅实现本院的心电数据

12、管理,同时可以处理远程,包括体检中心、分院、社区、其他医疗机构的心电图会诊,扩大医院的心电诊断中心的影响力。利用心电图室的心电图数据,后续可以增加教学系统、远程诊断、实习医生的培训考核,以及建立区域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并且利用心电图数据,实现科研统计。网络的合理规划之后分步实施。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工作总体思路、预试验结果、技术方案、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现有工作根底等技术线路1. 按照IHE集成规推荐的流程和交互方式,设计心电网络软件架构及数据交换接口;软件采用SOA面向效劳架构,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松耦合, 方便系统流程的重组和优化;2. 按照HL7 aECG规构建心电图网关模型,创

13、立满足异构型心电设备的网络环境,将不同心电检查设备的结果数字化,获取原始的心电检查数据,并且心电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采用统一的HL7aECG标准;3. 采用心电图数据自动分析与识别算法,及符合中国人的心电诊断标准,为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和远程心电监护奠定了根底;4. 采用4G、Wifi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无线便携式移动心电图检查终端。研究试验方法区域心电诊断平台建立首先需要在省人民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电数据中心,该中心可以供省其他心电专家并提供相应的效劳,平台实现数据集中并建立专家会诊效劳。在省各家医院建立诊断组,上下级医院根据业务关系建立协作关系,实现疑难心电的专家会诊。同时实现心电检查信息交换

14、和共享,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建成符合心电检查特点的区域医疗心电共享及疑难会诊平台。1. 在省人民建立心电数据中心,建立区域心电资源的管理,包括医疗机构、检查设备、检查及诊断医生、心电检查数据,在中心建立专家会诊平台,支持三甲医院和心电专家移动会诊业务流程。2. 在已经建立心电诊断平台的医院,增加专家会诊接口,在日常心电检查的业务流程上,实现心电数据汇总,对疑难的心电数据提出会诊;3. 省人民医院及其他三级医院部署会诊终端,可以接收、处理所管理的诊断组疑难心电会诊请求。4. 移动专家平台可以通过4G,实现远程诊断。四、实施进度和考核指标1总进度和年度进度含需专用科研时间:2021年4月-

15、2021年5月 需求调研,梳理工作流程;2021年6月-2021年8月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完成系统设计方案;2021年9月-2021 年2月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上线,调试;2021 年2月-2021 年8月 与社区医院互动,实现平台远程诊断功能的。2021 年9月-2021 年12月 扩大平台应用围,形成远程心电诊断的标准化流程。2021年1月-2021年2月 对课题成果测试、评估、结题。2完成形式发表论文篇数、实物成果形式、预计成果水平等:1、发表论文1至2篇。2、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上线运行。 3、初步建立区域心电远程会诊流程规化和管理制度化。五、工程组成员姓 名单 位性别出生年月专 业专业技术职务学位承当工作签 章工程主要负责人殷伟东市卫生信息中心男1965.12卫生管理副主任医师学士总体规划组织协调逸飞市卫生信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