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7969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T-3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豹子”长成什么样才能打败 34德国的豹式坦克是一款比T34(米老鼠)更加优秀的坦克,但它在与T的较量中却反而败下阵来,这其中的原因我已经在一文中已经很详细地向大家分析过了,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再去看一下。反正中心内容就是说,尽管豹子的单车作战性能远远超过了T3,但就是因为它在数量上与T4的差距竟然达到了9,所以,豹子无论再怎样厉害也打败苏联的4(米老鼠).当然,这并不是说德国走“精兵”的路线不对,毕竟德国的资源有限,不走精兵的路线不行,但是走这条路也必须要有一个限度,大家要知道,就算是德国最强的虎式坦克,它在二战中的平均交换比也才不过15,而豹子的单车作战性能还不如老虎,所以,要想指望它在战场

2、上取得19的高交换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战争的法则从来就是你来我往,谁也不可能单靠某一件武器在战场上取得“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作战效果。除非交战双方在武器上存在着代上面的差距,这就好比在二战初期,波兰用骑兵对抗德国的坦克一样,那就是属于武器代上面的差距,所以,波兰骑兵的数量无论再怎么多也不可能打败德国的坦克.但是,苏联的T34可不是波兰的骑兵,它在质量上与豹子的差距绝对没有大到这种程度.因此,德国如果真的要想让豹子打败“米老鼠”的话,就必须得让豹子在生产数量上紧紧咬住“米老鼠”,否则的话,豹子无论再怎么升级改造也无济于事。图中就是著名的“科隆豹,它侧面的弹孔证明了谁也不可能单靠某一件武器

3、在战场上取得“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作战效果。可是,要想提高豹式坦克的产量又谈何容易啊,原料、设备和制。造工艺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豹式坦克的产量。这些问题在一文中也详细分析过,而且,笔者还同时否定了德国生产4号坦克或犀牛战车的可能性,因此,有不少人说德国还不如直接去造3号突击炮或“追猎者”歼击车一类的武器,因为这类武器不但火力强大,而且在性价比上还占有有绝对的优势,而德国到了二战末期,几乎什么战略资源都短缺,也只能靠生产这种廉价而又实用的武器才能够有出路。不过,突击炮和歼击车这一类的武器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由于是固定车身设计导致了火炮射击的死区太大,而且战斗室前方的大开口也很难密封,这些弱点在打防

4、御战的时候倒还不算什么,但是到了进攻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致命了。比如在1944年11月,驻守齐格菲防线的德国第178坦克歼击连下辖的14辆“追猎者”歼击车,就是因为指挥失误,居然在防线上和4辆美军谢尔曼坦克打起了“对攻战”,虽然追猎者歼击车施放了烟雾还抢先开了火,但就是因为歼击车的火炮射界太小,无法直瞄美军坦克,结果被有炮塔的谢尔曼坦克打得一败涂地,整个178坦克歼击连几乎全部报销,14辆追猎者中有辆被彻底击毁,余下的那5辆也得送回后方大修,而美军却一辆坦克都未损失。接受这次教训之后,德军就明确规定前线的坦克歼击车部队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严禁与敌方坦克近身作战。所以,如果德国真要想拿追猎者

5、歼击车或号突炮这类武器当救命稻草的话,肯定还是活不成,因为突击炮和歼击车只适合于防御作战,而战争强调的应该是进攻,如果总是被敌人“窝”在工事里揍是永远无法取胜的,所以,德国研制豹式坦克的初衷并没有错,毕竟在二战时期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本身,而残酷的战争也需要德国开发出一种比号坦克更大、更结实、也更有利于武器升级换代的新式坦克出来。德国不能指望追猎者或3号突炮这类武器,它们的性价比虽然很高,但是固定车身设计却严重限制了火力的发挥,因此这类武器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图中的两辆“猎豹是1党卫装甲师第50营连的102号和131号,它们在阿登战役中都是被不恰当地投入到了进攻战,结果,全部被美军击毁在

6、了布廷根巴赫镇外围。 那么德国到底该造什么样的坦克才最合适呢?笔者认为德国最好还是多造重量适中,防护适中,但火力却非常强大的中型坦克为好() 然后再少量生产一些虎王重型坦克,让它们俩组成高低搭配的战斗组合,这样就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把彼此的潜力都充分地挖掘出来。至于如何造,虎王坦克就不用说了,已经很“完美了,笔者在这里就只对豹式坦克谈谈自己的一些构想.首先,原来那种“重量级”的豹式坦克德国是决对不能再造了,因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消耗的速度太快,往往东线一场战役打下来,就会有几十个装甲师的损失,所以,德国必须要有一种生产周期较短的中型坦克来及时补充前线的损失,否则的话肯定要吃大亏。而原来豹式坦克足足有

7、4吨重,光凭这个身量单是生产工时德国就耗不起,就更甭提拿它来及时补充前线的损失了。所以,德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得给豹子“减肥”,压缩它的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先替换掉豹子原来使用的长身管火炮,这样至少能给豹子减掉3吨的重量;第二步就是将豹子的双扭杆悬挂系统改成单扭杆悬挂,并且取消交错负重轮设计,这样又可以减掉3吨的重量;然后就是将豹子的炮塔改成铸造结构,这样又可以减掉3吨的重量。直到将豹子的重量由原先的45吨降低到35吨左右。而当时欧洲大部分桥梁的承重极限是6吨,所以“减肥”之后的豹子绝对可以直接通行,而不必再象过去那样,总是麻烦后面的工兵上来加固桥梁和道路了,从而降低了豹

8、式坦克对通行路面的要求,提高了它的通行能力和机动速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照着这个重量标准,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心目中最理想的豹式坦克组装出来吧。由于德国装甲车辆消耗的速度太快,所以德国必须要有一种生产周期较短的中型坦克来及时补充前线的损失,否则的话肯定要吃大亏。原来的豹式坦克由于重量太大,过桥的时候需要对桥梁进行特别加固.而新豹式坦克的重量只有3吨,正好在欧洲大部分桥梁的承重极限之内,因此,可以直接通行不必等后面的工兵上来帮忙。新豹式坦克的底盘通过一文中对3和坦克成功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坦克最好还是先从它的行走底盘开始造起,这样就能为坦克以后的大规模生产和维修保养提供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豹子

9、的底盘该如何造。首先,这种底盘的长度和宽度都应该要比4号坦克大,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武器升级换代预留下足够的内部空间,所以,豹式坦克原来6.3米的尺寸挺合适的,凭这个尺寸以后就算是给豹子装上10毫米以上的火炮,它的内部空间也照样放得下。至于新豹式坦克的履带,我认为可以采用全钢单销式的履带板,这种履带的摩擦力大,而且不塞泥,还可以加装防滑链,不过,由于新豹式坦克的重量要比4号大得多,所以,履带的宽度必须要做的比4号更大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豹子具备足够的越野能力。但是履带太宽了也不好,因为,这样会降低负重轮与履带之间的附着力,造成坦克在通过松软地面的时难以左右转向,非常不利于作战,而且,欧洲铁路普遍

10、采用的都是TZ轨距,这就要求坦克的履带间宽不得超过354米,否则的话火车就根本装不下了。所以,我给新豹式坦克选择580毫米宽的战斗履带,凭这个宽度既可以保证豹子具备足够的越野能力,又可以将它的车宽控制在。5米以下,便于铁路运输.选择一副好的履带,对豹子作战性能的发挥十分重要。由于欧洲铁路普遍采用的都是TZ轨距,所以豹子的车宽必须要控制在3。4米以下,否则的话火车就根本装不下了。那么新豹式坦克的底盘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悬挂系统呢?原来豹式坦克采用的并列双扭杆悬挂系统肯定不行,因为它的结构也太复杂了重量也太大,不易大批量生产和维修保养。所以,我给新豹式坦克选择德国942年开发的 Einesarges

11、tellI/IV 型底盘。这种底盘采用的是板簧平衡式悬挂设计,外形与黄蜂自行火炮的底盘非常相似,但是黄蜂底盘总共只有对负重轮,而这种I/IV型底盘却有6对直径更大的胶缘负重轮,因此它的载重量要比黄蜂底盘高得多。不过,即使采用了6对负重轮,12个受力点,它的地面压强也仍然很大,再加上板簧平衡元件的减震效果不好,所以在行驶的稳定性上明显不如豹子原来使用的并列双扭杆悬挂系统强。不过,由于inheitsfrgetel II/V型底盘并不是交错负重轮设计,所以车底的富余空间比较大,这样就可以通过加大负重轮的厚度来弥补这一缺陷,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可以同时解决掉豹式坦克负重轮“不经打”的毛病,因为,负重轮厚度

12、的增加必然会提高轮子的抗爆性,所以,当豹子受到“迫击炮攻击得时候,就不必再象过去那样到处乱窜了.更何况,就算是二战后出现的主战坦克,也大都是采用的6对负重轮设计,象美国的M48、英国的百夫长,以及苏联的T2、T90系列,它们的重量虽然都有400吨,但是它们的负重轮数量却只有对而已,因此德国完全没必要给豹子装那么多的轮子,采用6对负重轮加单扭杆悬挂就已经完全够用了,而Einheitfahrgstell I/I型底盘也正好能够满足以上这些要求.另外,Eihifarestel II/I型底盘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灵活性高,很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这是因为I/IV型底盘原本就是德国3号、号坦克底盘的混合

13、型,所以它身上的大部分零件,包括驱动轮、诱导轮、减速器等,都是可以和德国号、号坦克互相通用的,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豹式坦克在加工和维修保养上的许多麻烦,同时各个军工厂也不必再象过去那样专门为豹子另建出一条新的生产线,而只需要将来原来的号4号坦克生产线做出一定的改造,就可以迅速投产这种新豹式坦克了.这样一来,豹式坦克的生产周期必然会大幅缩短,产量也会迅速提高,从而使它能够及时补充德国装甲部队在前线的损失,而不必再象过去那样,由于德国4号坦克、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身上的零配件都不能互相通用,结果把德国的兵工厂和维修单位搞得焦头烂额,最后直接影响到了豹式坦克的实际产量和作战出勤率,最终导致了德国装甲

14、部队的战败。ineitsfahrgestll IIII型底盘其实就是德国3号、4号坦克底盘的混合型,这种底盘的外形与黄蜂自行火炮很相似,不过它要比黄蜂多出一对负重轮,因此载重量要比黄蜂高很多。交错负重轮设计虽然可以在不增加车长的情况下降低坦克的地面压强,但是它独特的双扭杆悬挂结构,却给加工和维修保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设计。由于豹式坦克的的轮子太多,限制了负重轮的厚度,导致豹式坦克的轮子很“不经打,1颗10毫米上炮弹近爆的威力就能让豹子的轮子变形,所以,新豹式坦克绝对不能再装那么多轮子了。其实,采用6对负重轮设计的坦克,由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所以就算是到了二战后,也仍然

15、占据世界主流,象苏联T这样450吨重的大家伙,也才只有6对负重轮,因此,德国完全没必要给豹子装那么多轮子,采用6对负重轮就已经足够豹子用了,只可惜,德国人直到战后才弄明白了这一点(上图)。新豹式坦克的发动机解决了豹子底盘上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豹子到底该选用什么样的发动机。有不少人都建议德国也学习苏联的样子给自己的坦克都装上柴油发动机,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高,所以油耗量一般都会比同排量的汽油机少一半,这对于产油不高的德国来说确实再合适不过了。可是,有一点需要大家特别注意,那就是在二战时期,柴油发动机的技术还并不完善,包括发动机减震在内的多项技术难题都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苏联也正是因为坦

16、克发动机的震动太大,严重影响了射击平台的稳定,导致火炮的瞄具不准,降低了坦克的作战性能.所以,完全照抄苏联的成功经验对德国未必合适,毕竟在二战时期开着坦克作战跟开着拖拉机耕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德国最后选择汽油发动机作为坦克的主要动力还是比较符合德国的实际情况的,所以,我仍然给新豹式坦克选择它原来使用的马巴赫L230 3型冲程水冷汽油发动机。当然,HL230 P30发动机在输出功率上确实有“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它的设计功率虽然有000转速00马力,但实际上发动机转速超过200以后就会因为过热而故障不断,不是着火就是停车,原来的豹式坦克没少在这上面吃亏,所以,我们要是还给豹子安装H230型发动机的话,就必须得在里面加装上一个调速器,把它的转数控制在每分钟20左右,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