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67933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耿春华课题讲座心得体会皂角小学 蓝道10月26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南宁市教科所耿春华主任关于研究小课题 成就大课堂讲座,颇有感触。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讲座的心得体会。一、关于教师成长的类型。讲座一开始,李主任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我们试图畅想以后的教师生涯:三年后的我会有什么变化?十年后的我会有什么发展?二十年后的我又会有什么成就。李主任在他的讲座中将教师专业成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简单循环,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第二类改进循环,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改进设计教学活动;第三类研究循环,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科学研究改进设计教学实践。听了他的这个分类以后,结合自己

2、的教学经历,细细一想,过去自己的教研意识很薄弱。总是认为,“研究”应该是专家们的工作,是理论工作者的工作。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教好自己的书,学生们能够不断进步,也就够了。听了李洪山主任的讲座后才顿悟,其实可以研究就是研究我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方说研究一下近些年来期末考试问题中某一类题型如何设题,实际的知识点哪些,如何规范作答,学生在答题时常常出现哪些问题等,而这些,本来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做的事情呀,所以,我 们不必把这些课题研究想得那么神秘,我们要做到这些事情仅仅是,拿起笔,把我们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展示给公众而已 。在讲座中,李洪山主任给我们明确了教研的概念及其意义。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

3、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懂教研,会教研。因此,李洪山主任提到教师应该树立五大科研意识:一)任务意识。李主任在讲座中谈到任务意识,认为必须把教研当成一项任务,结合研究目标与内容分解任务。二) 节点意识。所谓的节点意识,是将研究任务分解到各阶段,确定完成子任务、子目标的时间节点。三)数据意识。数据意识就是能想到用数据来处理问题,通过用数据来进行推断。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四)案例意识。李主任在讲座中提醒我们注意积累研究实验中的具体案例,用案例来说明自己的实验或研究效果。五)成果意识。成果

4、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展现。作为教师的成果通常展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第二,教研方面的成果。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教师普遍都很关注。二、关于课题研究灵感的积累 李洪山主任在讲座中提到了要注意收集平时实践中的案例,而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不能说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没有灵感,而是缺乏收集,没有把灵感变成智慧的火花。今天听完报告,心里深感愧疚, 时间不都是挤出来的吗,很多同事都可以做到,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三、关于课题研究的选材 听了李洪山主任的讲座以后,我终于豁然开朗了:原来,课题研究不是一件非得要酝酿琢磨很久的事情,就如课题的选材也可以研究我们自己在平时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课题选题范围越小,越容易切入,越容易写到点子上,当然也可以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来分析。听了李洪山主任的专题报告后,在我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后,在我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具体步骤后,在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相信,我一定会学以致用,把在听报告中学到的东西都用到实践当中来,做好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