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67579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_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14CCS B 05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7612023黄芩栽培技术规程2023 - 04 - 17 发布2023 - 07 - 1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761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立地条件15 播前准备26 播种27 田间管理28 病害草害防治39 采收310 生产记录3附录 A(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单4附录 B(资料性) 病害草害防治方法5附录 C(资料性) 黄芩育苗栽培生产记录表6附录 D(资料性) 黄芩直播生产记录表7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2、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 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国新晋药集团道地药材经营有限公司、山西华新晋药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元和堂中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景晓琦、张志鹏、邢普、郭敏娜、张文琴、闫彦、甄守艳、魏志蓉、蔡翠芳、 马俊、马振文、胡增富、甄琮茹、张妤、孙靓。II黄芩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黄芩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

3、管理、病害草害防治、 采收和生产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芩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14/T 1244 黄芩种子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黄芩黄芩 Scutellar

4、ia baicalensis Georgi 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4 立地条件4.1 产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的要求、环境土壤质量符合 GB 15618的要求、灌溉水符合 GB 5084 的要求。4.2 生态条件选择海拔400m1 500m、无霜期130d230d、年平均温度-213、年降水量400 mm600 mm 的平地、半阳坡或阳坡,坡度应小于15、pH 6.57.5的微酸至微碱性砂质壤土或壤土。1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5 播前准备5.1 选地整地生产田选择向阳、排水渗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也可选

5、择退耕还林地、幼果树行间等闲散土地,土层深度应大于50 cm。每667 m2 施有机肥3 000 kg,磷、钾肥各30 kg,施后深耕 30cm,耙细整平。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T 525 和 NY/T 496的要求。育苗田宜选周边具备水源、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地下病虫害的砂质壤土地。每667m2 施有机肥2 000 kg3 000 kg,磷、钾肥各30 kg,施后深耕40 cm 以上,耙细整平,做成 1.2 m1.5 m 宽的平畦或高畦。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T 525和NY/T 496的要求。5.2 选种直播:选择符合 DB14/T 1244 的三级以上标

6、准黄芩种子。育苗:选择符合 DB14/T 1244 的一级标准黄芩种子。6 播种6.1 直播有灌溉条件的地块,4 月5 月播种。春季土壤水分不足,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宜在7 月8 月雨水较多时播种。播种行距25cm30cm,开浅沟1 cm2 cm,在土壤墒情适宜时,人工或机器播种,覆土0.5 cm1cm,耧平镇压。每667m2 播种量1 kg2 kg。6.2 育苗移栽育苗:春、夏季均可播种,以春季播种为宜;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于苗床上,覆土0.5 cm 1cm。每667m2 播种量4 kg5 kg。移栽:育苗当年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即可移栽,也可选择在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芽萌动前移栽。

7、选择主根长10cm 以上、芦头下1cm 处直径达0.5 cm 以上、至少有1个饱满芽、健康无病、分支少的种根。按行距25cm30cm 开沟,株距15cm左右移栽于大田,覆土2 cm3 cm,镇压。每667 m2用种根 2 万2.5 万株。6.3 套作选择玉米、大豆等作物间套作,一般玉米行距40 cm 以上、大豆行距35 cm 以上;夏季在作物封垄后,在其行间开2 cm3cm 浅沟,将种子播入沟内,覆土0.5 cm1 cm。每667 m2 播种量1 kg2 kg。7 田间管理7.1 中耕除草第1年黄芩出苗至田间封垄期间,依据杂草生长情况和土壤板结状况,及时除草。第2年及以后黄芩 返青至封垄前及时

8、除草。27.2 间苗定苗当黄芩幼苗长到高约为6 cm 时,间去过密和瘦弱的小苗,选留壮苗,拔除杂草,按株距15 cm 左右定苗。7.3 追肥67月幼苗生长旺盛时期、第2年和第3年返青后各追肥1次,每667m2 追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15-15)10 kg15 kg;开花前用0.2%0.3% 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有条件者可在追肥后及时浇水。7.4 打顶应在开花前或初花期分批打顶,去除花序和部分茎叶。7.5 水分管理依土壤墒情和黄芩需水状况,有条件者可及时灌溉。如因降雨积水,要及时排水。8 病害草害防治理地进行化学防治,应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的

9、的规定执行。禁用农药按照附录A执行。采收前30 d,不应使用各种农药。黄芩生长期间主要的病害草害有根腐病、叶枯病、菟丝子等,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9 采 收9.1 采收期直播黄芩播种后第3年及以上采收;育苗移栽黄芩移栽后第2年及以上采收。采收时间以秋末至冬季 土壤冻结前,黄芩地上部分茎叶枯黄后采收为佳。9.2 采收方法采挖时,选择土壤含水量适宜的晴日,割除地上部分,采用人工或挖药机进行采收,采收时注意黄 芩主根完整。采收后除去残茎,剔除病根及杂质。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 12.0%。10 生产记录应对黄芩栽培生产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见附录C、附录D。原始记录应保留5年以上。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

10、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AA附 录A(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单A.1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 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 2,4-滴丁酯、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

11、、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氟虫腈。注:溴甲烷可用于“检疫熏蒸处理”。4BB附 录B(资料性)病害草害防治方法病害草害防治方法见表B.1。表 B.1 病害草害防治方法名称危害症状防治方法根腐病2 年生以上植株易发,危害根部。夏季高温多雨,地面积水时发生,初期各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后逐渐蔓延至主根,严重时全株枯死。选择合理的行株距; 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适时中耕除草,增强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 7 d10 d 喷 1 次,连续喷 2 次3 次; 或用 50%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浇灌病株。叶枯病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危害叶片, 使叶

12、干枯。选择合理的行株距,增强通风透光; 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发病初期用 10%多抗霉素 2 000 倍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菟丝子一年生攀援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黄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株生长,重则导致植株死亡。选用适孔径的筛筛除种子种的杂草;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发现菟丝子植株时,连同寄生受害植株一起剪除,剪下的茎段带出田间深埋。5DD6CC附 录C(资料性)黄芩育苗栽培生产记录表黄芩育苗栽培生产记录见表C.1。表 C.1 黄芩育苗栽培生产记录表药材品种种子来源育苗地点育苗规模(株/m2)基肥使用种类基肥使用数量(kg/hm2)整地时间耕作深度(cm)播种方法播种时间播种深度(cm)种子用量(kg)育苗方法育苗时间覆土厚度行距(cm)覆盖情况出苗时间中耕次数中耕时间灌溉次数灌溉时间排水次数排水时间追肥使用种类追肥使用数量(kg/hm2)农药使用种类农药使用浓度打顶次数打顶时间采收时间采收量kg/hm2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移栽第一年生产记录表种栽来源移栽时间移栽地点种栽用量(kg)行株距(cm)覆土厚度(cm)出苗时间补苗中耕次数中耕时间打顶次数打顶时间灌溉次数灌溉时间排水次数排水时间追肥使用种类追肥使用数量(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