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66984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省市2022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检测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2016江苏地理)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C.蒸腾 D.地下径流解析第1题,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作用明显减弱,第6年,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能力较第1年有所增强,故第1年的流速峰值、流量峰值、含沙量都应大于第6年,

2、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由第1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故B项正确。答案1.D2.B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34题。3.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4.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A. B. C. D.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看,该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故海洋气流主要来自西方海洋。第4题,从河流水系图可判断,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最后注入白海,故无湖泊水补给。又知该地“

3、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故无冰川融水补给;冬季气温较低,而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A正确。答案3.D4.A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5题。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在冬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最活跃。答案D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某年份流量曲线图。据此回答第6题。6.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解析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答案D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其北部有

4、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读下图,完成78题。7.推断湄公河到洞里萨湖的最佳通航时间段是()A.16月 B.510月C.11月次年4月 D.全年8.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和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分别是()A.雨水59月B.湖泊水11月次年4月C.地下水16月D.人工提水812月解析第7题,湄公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510月降水最多,湄公河进入汛期,河水经洞里萨河补给洞里萨湖,该时段为最佳通航时间。第8题,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湖泊水位上涨,淹没地上水库;11月次年4月是旱季,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答案7.B8.B下图为南美部分地

5、区河流补给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为()A.雨水 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 D.地下水10.M、N两处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较()A.M小于N B.M大于NC.变化一样 D.无法比较解析第9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可知,地地处南美洲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川融水为河流的重要补给形式。第10题,N处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水经过湖泊的调节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答案9.C10.B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1113题。1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大

6、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12.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3.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A.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C.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解析第11题,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流量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第12题,由该河7、8月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3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M点将左移,N点将右移。答案11.A12.D13.B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联邦及

7、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2 428 km,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读图完成1415题。14.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雨水 B.地下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15.乌拉尔河不同河段流量状况有明显差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源头到河流下游流量逐渐增加B.至河段汇入支流多,下渗量小,河流流量大C.至河段降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变化小D.至河段蒸发量逐渐减少解析第14题,根据乌拉尔河流量季节分配状况可知,乌拉尔河的汛期在45月,该河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第1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乌拉尔河从源头到河流下游径流量由少到多再到少;

8、自北向南,冻土层从有到无,下渗量逐渐增加,蒸发量逐渐增加。答案14.C15.B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617题。16.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17.图中洋流()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解析第16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海域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区,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海水上泛,饵料丰富,故该海域渔

9、业资源极为丰富。第17题,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所以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变慢,A错;该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B错;该洋流为寒流,洋面温度较低,所以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正确;该洋流为寒流,所以不可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错。答案16.B17.C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读图,回答1819题。18.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降水C.大气环流 D.洋流19.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10、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解析第18题,图示地区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导致沿岸气候干燥降水少,沙漠沿海岸线延伸。第19题,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只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不是寒暖流交汇处;这里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河流少,径流量小,不会有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沿岸的寒流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是上升流,带来底层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东南信风来自陆地,不会带来饵料。答案18.D19.C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2015

11、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2021题。20.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海洋生物死亡增加海水吸收热量增多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降水增多A. B.C. D.21.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加拿大 B.日本C.菲律宾 D.墨西哥解析第20题,海洋表面被油膜覆盖后,海水蒸发减弱,会使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同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导致海水中的氧气减少,使海洋生物死亡增加。第21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中区域位于美国的西南部沿海,沿岸有流向赤道附近的寒流,因而此次受泄漏影响最大的国家为墨西哥

12、。答案20.B21.D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据专家估算最后消失区域为图中甲地区,最近在乙地区发现疑似残骸碎片,读图回答2223题。22.以下关于残骸碎片说法正确的是()A.碎片上可能有较冷海区的海洋生物B.碎片上携带的海洋生物与乙区域相同C.碎片所在乙区域海水由南向北流动D.碎片乙海区海水有上升流23.碎片可能受风和海水共同作用到达乙区域,推测碎片移动路径及风向()A.由甲从30S以北海区到乙,东北风B.由甲从30S以北海区到乙,东南风C.由甲从30S以南海区到乙,东南风D.由甲从30S以南海区到乙,东北风解析第22题,图中甲区域有寒流流经,气温较低,因而碎片上可能有较冷海区的

13、海洋生物;乙区域有暖流流经,海水由北向南流动,碎片上携带的海洋生物与乙区域不同。第23题,甲地洋流为寒流,自南向北流动,然后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碎片沿北赤道暖流向西流动,最后向南流动到达乙区域。答案22.A23.B下图是世界部分重要海上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列航程中,基本是顺水的是()A.横滨到温哥华 B.悉尼到香港C.新加坡到亚丁港 D.旧金山到利马25.下列港口中,洋流能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的是()A.珀斯 B.利马 C.横滨 D.旧金山解析第24题,从横滨到温哥华依次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因而基本为顺水。第25题,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横滨

14、沿岸有日本暖流流经。答案24.A25.C二、综合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重要的河流。发源于德拉肯斯山脉,向西注入大西洋,水量季节变化大。上游峡谷瀑布多,中游宽阔(最宽可达6.4千米),多河间岛,下游除少量平原外,多狭窄阶地,河口宽4千米,为沙洲包围。河道干流不能通航,河上多桥梁。下图为奥兰治河流域示意图。(1)推测至河段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2)试分析奥兰治河干流不能通航,且河上多桥梁的原因。(3分)(3)与世界其他大河相比。奥兰治河沿岸很少有大城镇,试分析其影响因素。(3分)(4)奥兰治河对该流域的经济发展较为重要,关于奥兰治河的开发方向,有下面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观点分析其理由。(4分)观点1:奥兰治河流域水电开发较少,应大力开发水电资源。观点2:奥兰治河不适宜发展水电,应以供水灌溉为主。解析第(1)题,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判断,奥兰治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故河流流量逐渐减少,其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下渗和支流补给等角度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从交通需求量、架桥条件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结合城市的区位因素,从地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