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译注有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66948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论语译注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论语译注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论语译注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论语译注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论语译注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论语译注有感 孝敬之道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2、,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3、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而,在孔子心中,”孝”是做人之本,也是“仁”之本。做不到“孝”,就不称之为人;

4、更不能做到“仁”。在文中,孔子已经详细的说明了,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这个,是毋庸置疑。最基本的,是“养”。而犬马皆能“养”。所以“孝”之本就是要“敬”了。就如我们平时说的:孝敬。正所谓,孝、敬不分家。然后便是忧其忧,乐其乐,心系于父母。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如果都能做到这样,就不用“可怜天下父母心”了。至于“不远行”之类,我想,应该都是心 系父母的表现。最后就是,父母过世之后要厚葬他们,并守丧。古人很看重守丧,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形式。只有学会孝敬父母,用心爱自己的父母,才能学会爱别人,忠于君主。所以说,“孝”是为人之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

5、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统计学院 2021级经济分析二班 郭畅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