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66393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形考册答案政治经济学作业1 导言及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醒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P3;6 2生产力的根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P3 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P13;15 4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P16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P17 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P22 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额、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P24 8商

2、品经济的根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P25;26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P28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根底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P33 二、名词解释 1 生产是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P3 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P13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17 4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给量

3、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P25 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P29 三、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 A 运输工具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劳动产品 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A。 A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B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D 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3商

4、品是C。 A 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B 用来缴纳租税的劳动产品 C 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D 不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4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C。 A 都具有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 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 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5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C。 A 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的劳动 B 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6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是C。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简单劳动和复

5、杂劳动的矛盾 7如果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A。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B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上升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增大 8通货膨胀是指D。 A 商品价值增大引起的价格提高 B 商品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提高 C 社会需求增加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 D 货币供给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9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D。 A 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价值 B 商品的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商品的价格经常及价值保持一致 D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0、 社会分工是指BA、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B、不同部

6、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企业内部的分工D、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分工四、 多项选择题: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BE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 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CDA、劳动力成为商品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C、社会分工D、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 以下有关商品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形成的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价值表达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E、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4、 货币的职能

7、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5、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ACA、社会的需求构造B、社会的供给构造C、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D、社会的产业构造E、物质财富分配方式五、 判断正误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错误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错误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它。错误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当者。正确5、个别劳动时间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错误、6、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正确7、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

8、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正确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认。错误9、生产社会化就是指生产的社会化。错误10、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底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根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正确六、简答题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根底上

9、,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例如:价值规律略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及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从而消耗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那么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及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及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单个企业竭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

10、产单个商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竭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1)社会化大生产根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构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

11、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社会需求的构造,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

12、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根底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七、论述题 不答:1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既统一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其矛盾表现在: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他不需要量的。他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得到补偿。对于商品的需求者来说,有意义的那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实现为前提:一方面,如果

13、商品不能交换到别人手里去实现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就无法到达需要它的使用价值的人手中,使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使产品让承受,只有这样企业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企业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消费者才能得到自己就得的所需要的商品,也只有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量超

14、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给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4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5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因素。防止通货膨胀的措施:首先,要控制货币供给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制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开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6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缺乏。造成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缺乏,因此,防止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是扩张社会总需求。一方面,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出口,扩大外需。 政治经济学作业2 第二章至第四章 一、 填空题 1剩余价值及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及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及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