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65890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C.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D.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可以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答案:C2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A. 12亿左右B.15亿左右C.60亿左右D.16亿左右解析:1991年

2、,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答案:D3.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答案: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可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在水资源利用上可节约用水,呼吁保护水资源等。即我们应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努力将人口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限度之内,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

3、用于课中)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的智力及技术条件解析: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并可能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但并不会使其无限制地增长。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文化及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答案:C下图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25题。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合理人口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

4、影响合理人口容量主要因素的了解程度。环境承载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答案:A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合理人口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人口容易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合理人口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从图中所给的要素可以推理出应该是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

5、为C项。答案:C5.下列关于某地区消费水平和分配方式对合理人口容量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论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某地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合理人口容量越高B.某地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合理人口容量越低C.某地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D.某地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配越均匀,其合理人口容量往往越高解析:某区域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合理人口容量越低。例如,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每人消费1单位的物质资料便可以满足正常生活需求。但是现在却需要5单位左右的物质资料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在人口和资源探明储

6、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口的消费水平越高,合理容量就越低。答案:B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解析:根据概念,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小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

7、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虽然人口仅占世界的1/5,但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却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过了本国的范围。答案:A2.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合理容量C.指环境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D.是衡量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指标解析:环境承载力不同于环境人口容量,也不同于人口合理容量,它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答案:C3.下列关于“地域开放程度”与合理人口容量关系的论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合理人口容量肯定会增加B.合理人口容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的对外开放并充分利用别国资源的方式

8、来提高C.某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合理人口容量必然越高D.某国在完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其合理人口容量越高,因为其没有向国外输送物质资料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对外开放程度与合理人口容量关系的理解程度。地域开放程度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地区的开放一方面可以有条件利用别国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本国资源共享。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开放程度越高,合理人口容量必然越高。答案:B4.下列关于科学技术与合理人口容量关系的论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某地科技水平越高,其合理人口容量必然越高B.某地科技水平越低,其合理人口容量必然越低C.科技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影响人类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来提高合理人口容量D.科

9、技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人口的消费水平来提高合理人口容量的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科技水平高低与合理人口容量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一般科技水平越高,人们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就会越低;但也并非绝对的,如果先进的科技水平使得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超过了环境承载量,使资源环境遭到破坏,这样不仅使原来的环境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会增加,相反,还会使之减少。答案:C5.根据你对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来世界人口最终会达到人口容量极限,但会经历漫长的时间B.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50亿左右C.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D.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

10、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健康的生活解析: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估计结果。目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是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的一种观点。答案:D6.读“不同人群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图”,完成下列问题。不同人群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乐观者认为_。(2)悲观者认为_。(3)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_亿左右。解析: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估计结果。在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上,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乐观派、悲观派、介于两者之

11、间的。第(1)题,乐观派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发展。第(2)题,悲观派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已经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将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第(3)题,还有一种看法介于上面两者之间,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

12、维持健康的生活。答案:(1)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2)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3)1007.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图上黑河腾冲一线,叫胡焕庸线。胡焕庸(19011998)是地理学家,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此线原是爱辉腾冲一线,爱辉1981年并入黑河市)该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而且相差悬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增加了几倍,但此线揭示的特征依然如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基本原因是什么?(2)中国西部人口相对较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可能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环境

13、问题?思路解析与答案:(1)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东南部的土地、降水条件,尤其是降水状况好于西北部,适合农耕需要,在相同生产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东南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于西北部,所以人口数量多于西北部。在近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又是从人口环境好的东南部起步的,所以,此线揭示的是这个人口分布特征,将会有一段时间存在下去的。(2)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转变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但西北部自然环境相对脆弱,特殊的特征使自然环境干旱程度严重,降水稀少;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地为主,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力侵蚀严重。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容易,一旦破坏了几乎不能重新整治到

14、原来的程度。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经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条件,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错误道路。这里的环境一旦破坏,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势必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下降,阻碍经济发展。8.读下图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_年达到饱和。(2)按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_年达到饱和。(3)当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出现的后果有哪些?(4)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什么?解析:该题考查世界及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以及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第(1)(2)题为关于人口增长的数学计算。第(3)题,当人口数量超过了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时,将会对该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大陆人口已经达到13亿,虽未超过环境人口容量,但已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答案:(1)2047(2)20212022(3)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4)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并有继续减少的趋势;淡水严重不足,人均淡水仅为世界人均的1/4,过度开采地下水出现许多环境问题。快乐时光严禁烟火意大利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