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657087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经典纠错题一、必修1(新题)下列有关细胞内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的N元素主要位于各种碱基中B、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和碱基都不同C、逆转录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不同 D、转录产生的各种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新题)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曲线走势的是( )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B、甲状腺激素浓度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C、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浓度与注射疫苗后的时间之间的关系D、植物体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环境温度的关系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

2、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M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跨膜运输的 B.M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等量的四组,分别浸入I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 )AI、 BI、 C、 D、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

3、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小组成员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为 ( )A02 B015 C03 D02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 )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巴斯德显微镜观察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萨克斯植物绿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卡尔文同位素标记H2180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膜由脂质组成的欧文顿细胞膜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亮一暗一亮结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电镜观察细胞膜A一项

4、 B两项 C三项 D四项下图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处为一U型管,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处为一定浓速度的NaOH溶液,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以下实验。据图分析回答:(1)开关打开,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 (物质)含量增加。(2)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中的植物适量的含18O标记的水、无机盐,同时给予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处的 (物质)多于D处。小鼠体内含18O的物质是 。(3)开关关闭,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中生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 ;原因是 C处液面 。(上升、下降)(4)在(3)中条件下,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

5、量越来越少,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中的小白鼠体内 (物质)将会略有积累。(5)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黑暗处理1h,罩内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给以lh的充足光照,罩内CO2减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则光下呼吸作用强度为 CO2/mgh-1。上述连续2h的实验,植物净积累葡萄糖 mg。(1)CO2 (2)O2 H2O (3)减少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减少 上升(4)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光合作用下降。乳酸(5)30 75二、必修2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选用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其中从播种到收获得到种子需要一年。性状种子形状子叶颜色种皮颜色豆荚

6、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显性圆滑(R)黄色(Y)灰色(G)饱满(B)绿色(A)叶腋(H)高茎(D)隐性皱缩(r)绿色(y)白色(g)皱缩(b)黄色(a)顶生(h)矮茎(d)(1)就7对相对性状而言,孟德尔选择 两对性状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时观察到F2性状分离比9331所用时间最短,原因是 。(2)仅研究种皮和子叶两对相对性状。现用纯合灰种皮黄子叶作父本,纯合白种皮绿子叶作母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从F2植株上摘取一个豆荚剥开后,观察到有黄子叶和绿子叶两种种子,若再随机摘取一个豆荚,不考虑突变和空荚,预测观察到的种子子叶的情况有 。若将F1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5株植株,其中

7、有10株结灰色种子共300粒,有5株结白色种子共1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往往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不相符,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亲本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F1植株的表现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白种皮绿子叶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1)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1分)(写全才给分) 这两对性状在F1植株所结的种子上表现出来,(1分) 其余性状在F2植株上表现出来(1分)(2)全为黄子叶种子;全为绿子叶种子;既有黄子叶种子又有绿子叶种子(3分,一点1分) 子代样本数量太少(1分) 白种皮绿子叶(1分) ggyy (1分)

8、父(1分)(8分)假设某蝴蝶的触角棒形和正常形这对相对性状由Z和W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棒形(B)对正常形(b)为显性;控制蝴蝶的口器长短的基因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长口器(R)对短口器(r)为显性(如右图所示)。(1)若只考虑触角这对性状的遗传:蝴蝶种群中雌蝴蝶的基因型除了有ZB WB(如图所示)和ZB Wb外,还有_;现将两只触角棒形蝴蝶杂交,子代雄蝴蝶中既有棒形 ,又有正常形,雌蝴蝶全为棒形,则这两只蝴蝶的基因型是_;有一只ZZW的正常形蝴蝶,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时发现:可能是由某亲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造成的。那么其双亲的基因型是_。(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雄蝴蝶

9、,现有一只长口器棒状触角的雌蝴蝶(ZRW),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它的基因型,应选择_雄蝴蝶与该只蝴蝶 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并根据后代表现,判断该雌性蝴蝶的基因型如果子代雄性蝴蝶均为长口器棒形触角,雌性均为短口器棒形触角,则该雌蝴蝶 基因型为ZRB WB;如果子代_;如果子代_(1)ZbWB,ZbWb ZBZb,ZbWB Z-ZbZ-Wb (2)短口器正常形触角长口器的蝴蝶均为棒形触角,短口器的蝴蝶均为正常触角,(或雄性蝴蝶均为长口器棒形触角,雌性均为短口器正常触角)则该蝴蝶基因型为ZRBWb(ZBWb)长口器的蝴蝶均为正常形触角,短口器的蝴蝶均为棒形 触角,(或雄性蝴蝶均为长口器正

10、常触角,雌性均为短口器棒形触角),则该蝴蝶基因型为ZRbWB(ZbWB)染色体组成XYXYYXXXXYXXXYY性别雄性雌性不发育C区段X染色体结构眼色基因(12分)、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下表为果蝇几种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其中XXY个体能够产生4种配子。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C区域中(如右图),该区域缺失的X染色体记为,其中为可育雌果蝇,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用灰身红眼雄果蝇()与灰身白眼雌果蝇()杂交得到F1,发现黑身中有一只例外白眼雌果蝇(记为W)。现将W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1)根据F2性状

11、判断产生W的原因若子代 ,则是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 ,则是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若子代 ,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2)如果结论成立,则W的基因型是 ,F2中的果蝇有 种基因型。(3)若实验证实W个体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则F2中眼色基因Rr= 。(4)将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红眼雌果蝇占 。(1)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11(2分)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21(2分)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2分)(和答全才给分,只要写出雌雄个体均有两种性状即给分,多写不扣分)(2)(1分) 6(1分)(3)21(2分)(4)

12、(2分)(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五种,小组成员推测这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产生色素的酶所决定的,请回答:(1)若已确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产生粉红色色素)、R2(产生浅红色色素)和r(不产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对r显性,R1和R2共显性及色素在表现花色时有累加效应(即R1R1表现为深红色、R1R2表现为大红色、R2R2表现为粉红色)。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是 。(要求写出花色及比例)(2)若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表现为1白色4浅红色6粉红色4大红色1深红色,则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 定律。(3)若两株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占81/256,花色为白色的植株占1/4,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子代中花色为大红色、粉红色和浅红色的植株分别占 、 、 。(1)全部粉红色; 1深红色:2粉红色:1白色; 1大红色:1浅红色(3分)(2)2(1分) 基因自由组合(1分)(3)4(2分) 27/256(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