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写景作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65289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写景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一写景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一写景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一写景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一写景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写景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写景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写景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肯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化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写景作文6篇,欢迎大家共享。初一写景作文 篇1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的,或许你还沉醉在夏的阳光里;或许很不经意地,秋已静静地走近了你,你也已走进了秋。走进秋天,你不必为秋叶的凋零而痛惜,也不必为秋花的孤悬而孤独,更不必为大雁的离去而悲伤看,天更高了,地更阔了,水更绿了。我躺在秋的怀抱里,看秋的色调,听秋的密语,感秋的心跳路过乡园边,走在小径上,这边的棵棵相思树依旧昂首挺胸,那边的丛丛翠竹依旧精神饱

2、满。瞧!是谁那样赶趟儿似的给杜鹃姑娘换上了红新装?你瞧她似羞非羞地涨红了脸,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走近树林,远远地传来了斑鸠们的低音演奏;间或,你还可以偷听到秋蝉支支动人的乐曲;到了夕阳西下时,你会惊异地观赏到-曲美丽的田园笛声,蓦然回首,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便穿过树林,出现在你跟前或许你还意犹未尽,那你更幸运了,在每一个角落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虫子们会不谋而合地为你合奏起贝多芬的名曲秋日呓语,声声回响耳边,声声流人心田,此时此刻,你是否已融入了大自然?轻轻地淌过小溪,轻踩着青青的草儿,静静地来到田野。这里,一股泥土的芳香便伴着清风扑鼻而来,细闻,还带着丝丝谷穗的清甜。远处,几个农夫伯伯扛着锄头

3、,略弯下腰,轻轻地托起一簇金黄的谷穗,沉甸甸的。霎时,农夫伯伯伸展开了他那古藤般的脸,像绽开一幅百年的画卷。是啊,秋天来了,又该丰收了,心里怎能不甜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走进秋天,收获秋天,收获希望。初一写景作文 篇2月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都在打算着中秋佳节的美味。月饼、葡萄早已摆满桌子围坐着洋溢着欢声笑语。浓浓的亲情就这样尽洒在具有团聚美意的中秋佳节之中。有谁不宠爱?有谁不沉醉?又会有谁舍得去破坏这气氛呢?中秋节代表着团聚代表着异乡游子的思念。每年的中秋节多少异乡游子无奈地望着天上的圆月思念着他们最亲的人?中秋节中蕴含着多少深厚的亲情?亲情二字像是我们一诞生就烙在我们心中似的怎样也无法

4、擦去无法埋没。这中秋一天祝愿天下全部人全家团聚,华蜜美满!初一写景作文 篇3人们经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暑假里,我也有幸来到了这漂亮的人间仙境。杭州有很多美景,有西湖、千岛湖两大国家风景名胜区,还有六和塔、白塔等五处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杭州的美景数不胜数,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西湖。今日一大早,我妈妈还有姥姥姥、小姨乘车来到西湖,一望无际的湖水,躺在青山的怀抱中,蓝天碧波;人们仿佛在画中游一样,我们看西湖的水澄澈见底,里面的水草、石子,小鱼都看得清清晰楚。我们沿着小路向里走,这里有许很多多的凉庭供人们乘凉,这里的参天大树有的都活了几百年呢!在树下,烈日炎炎也感到很凉快。这里到处洋溢着水的灵

5、气和平和。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即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走着走着,小姨指着前方一棵大树说:“这棵大树是中国最粗的树,已经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去照张像吧!”我们走过去,望见大树的旁边有绳子围着。再看看这棵大树,粗的不能再粗了,我想几十个人也不能把它围住,这简洁都成世界之最了。我们站在离树几十米的地方,也不能把树全部照完。我们有幸看到了孔雀,孔雀的颜色有白、有黑、还有花的呢!我们还望见一只孔雀开屏时的样子。我们看到了水中有5分米长,1分米宽的红鱼,我们还买了吃的给鱼吃呢!我们还看到了荷花,正如杨万里所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西湖有十大美

6、景,我们欣赏了“断桥残雪”,此桥独孔环洞,势若长虹,小姨说:“这里还流传着白蛇传动人的神话故事呢。”我们还欣赏了“三潭映月”,由三个坐落在湖中的石塔组成,小姨说这里是赏月胜地。还有“平湖秋月”、“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柳浪闻茑”、“曲院风荷”和“雷峰夕照”、“两峰插云”这些美景,我们一观看,尽收眼底。要走了,我又恋恋不舍地看了西湖一眼,它那秀丽的风景,沧桑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都值得让人去怀念啊!初一写景作文 篇4冬天的雾和夏天有点不一样。早上起来,树木似乎都想要藏起来似的,只能看到他们那模模糊糊的影子。常青树上,麦冬草的叶子上粘上了一层白色的东西,柳树的枝条也变成了一条

7、条毛刷子,在晨雾中轻轻地舞动。披上一层白霜的蔬菜低垂着头,无精打采的东倒西歪的半躺着。太阳似乎在沐浴在牛奶里,又似乎一个被薄纱包袱了似的,似乎在和你捉迷藏,一会儿看得到,一会儿又躲藏在云雾的后边,仿佛就是一个羞羞答的小姑娘。路上的人也不多,几个环卫工人穿着橘红色的衣服,挥动着扫帚,在哗啦啦地扫公路。来往的车辆开着灯光,很远就可以听到马达的轰鸣声,过了好一小会儿,才眨着疲乏的双眼,慢吞吞的开过来。雾慢慢地消散了。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白色的霜不见了,树叶变得湿漉漉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晶莹的光。五彩缤纷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抢眼,来来往往的车辆在繁忙的公路上咆哮而过。新的一天就这样起先了!

8、初一写景作文 篇5自古以来,一到秋天,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然而我认为秋天不仅秀丽,更是充溢勃勃朝气。秋的脚步一近,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打个寒噤。晨风微微吹起,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子滑落,欢快地跳动着。温顺的秋风不仅吹落了露珠,还吹开了满天暑热,天高云淡,犹如明镜,如此秀丽!就连刘禹锡也曾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赏秋的角度果真别出心裁,他看到了秋日的晴朗,天高云淡,一排野鹤凌云直上,仿佛要飞到那天的终点,这一番明丽的秋景怎能不赛过那暖和的春天?一阵秋风吹过,这山坡都羞红了脸,那火红的枫叶点缀着青山。温顺的秋风不仅吹红了山,还吹冷了月。秋月如

9、此清冷,高悬于天涯,成为夜幕中一枚高冷的华珠。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也忍不住对秋夜赞美一番,你说这秋夜怎能不美?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秋细雨,雨水冲刷走了树叶上的灰尘,让空山穿上一件碧绿的新衣。雨后的空山,空气更加清爽,让人心旷神怡。皎洁的月光从松隙间照在地上,澄澈的泉水在山石上缓缓淌流。秋夜里皎洁的月光还从树枝间拂过,惊飞栖息在枝头喜鹊,凉爽的晚风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似乎在探讨今年丰收的年景。你看稻田里的稻谷,金灿灿的,一眼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稻子沉甸甸的,把稻杆压弯了下去,仿佛是在感谢农夫伯

10、伯的付出。秋夜是如此秀丽而富有朝气。我在诗里读秋,读秋风的凉快,读秋色的金黄,读秋夜的清冷,读秋日的丰收。初一写景作文 篇6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是啊!秋风吹过,秋雨拂过,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登高远望,如同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翱翔;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快的旋转。满地的落叶,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色毯子。秋天,虽不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有生气,也不像绿树成荫的夏天到处有朝气;却以迷人的秋色和金黄的果实吸引着人们。我爱看中秋夜皎洁的明月;爱看迎泽公园漂亮的秋菊;爱看排着整齐队伍的大雁南去;爱看澄澈的汾河水辉映蓝天;

11、更爱看珍宝般的谷粒堆满粮仓,沉甸甸的苹果缀满枝头。秋天,菊花就迎着寒风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傲然独放。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粉的.五彩缤纷,把秋天装扮的漂美丽亮。不是有那么一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秋天,崛涠山满山红叶,红的像火焰,像晚霞,似乎对寒秋不屑,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漂亮的秋色,怎能不让人喜爱!我们走进秋天,那稻穗儿、向日葵、苹果、葡萄、玉米、高粱,都成熟了,那漂亮的野菊花也香了那一条条田间的羊肠小路。稻穗儿成熟了,那金黄的脸儿如同一颗颗漂亮的金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线。向日葵成熟了,个个低头弯腰,仿佛像一个个老爷爷正弯着背行走。苹果被秋风吹凉了,个个都穿上了一件红

12、色的棉袄,仿佛一盏盏红灯笼挂满了每个枝头。了每个枝头。葡萄也被秋风吹凉了,个个都披上了一件紫袍,仿佛葡萄也被秋风吹凉了,个个都披上了一件紫袍,仿佛一颗颗漂亮的紫珍宝一样,一串串的多美啊!玉米举着红缨儿快乐的合不拢嘴,好像忘掉了一个夏天的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好像被别人表扬过一样兴奋的合不拢嘴儿。秋天野菊花也香了,我走在田间羊肠小道上,轻轻一闻那野菊花的香味,好比一朵朵玫瑰、金银花、喇叭花、仙人掌花一样好看,一样漂亮。秋天,有那金黄的稻穗儿,秋天,有那金黄的稻穗儿,油黄的向日葵,火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是这样的漂亮!啊!秋天是多么五彩缤纷!你是多么光彩啊!你是多么崇高啊!你不仅是漂亮的季节,而且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要感谢秋天,因为秋天给我们带来了食物,给这个世界充溢了漂亮。啊!秋天,你是多么的宏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