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6518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岱年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 ?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 张岱年 从前经常称道的真、善、美,都既有功用价值,也有内在价值。 “真的价值即是正确的认识的价值。“真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知有益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示例,自然科学知识和以科学为依据的技术,都是重要生产力,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具有功用价值。二是也有一些真的知识,虽并无直接用处,与生产技术没有直接联系,但如其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也就有一定的内在价值。真知是对无知、浅知而言,克服了无知,超越了浅知,即具有高度的价值。中国古代对于知识采取了狭隘的实用主义态度,如荀子说:“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假

2、设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那么日切磋而不舍也。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于是自然科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历史教训是值得记取的。 “善是道德的价值。道德也是既有功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一方面,道德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荀子有见于此,认为:“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这就是说,道德是为了社会生活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在历史上,不同的阶级都从其实际的阶级利益而引出道德,这表现了道德的功用价值。另一方面,道德又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灵的主要特征,人们实行道德,不是为了追求实际利益,而是为了保持人的尊严。

3、南北朝时人刘孝标在?辨命论中说:“善人为善,焉有息哉?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踏先王之盛那么。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这就是说,道德不是伎俩,而是确定的目的这是道德的内在价值。 “美是艺术的价值,而人类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美的模仿,美亦既有功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美可以作为娱乐的伎俩,这是美的功用价值:美能陶冶人的性情,这是美的内在价值。美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美的风景、美的音乐、美的绘画,寒不能当衣,饥不能当食。所以?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墨子主张“非乐。然而美可以将人引入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那么近于禽兽。如果饱食暖衣之后接受美育,便可

4、以有高尚的情趣而远于禽兽了。这是美的内在价值 真、善、美都是人所追求的。如果一切价值者只是功用价值,那么一切事物都只是满足需要工具。事实上,人类生活之中,除了许多天然的和人造的工具之外,还有一些事物为人类所追求。工具是为到达一定目的而使用的。人生之所求不仅是新的工具,而是要到达一定的目的。真、善、美就是人类在生活上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6以下关丁“真善美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真的价值既体现在生活的直接用处,又体现在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的认识之中。 B“善的价值既体现在道德规范确实立上,又体现在个人对道德规范的选择中。 C“美的价值在于娱乐生活,陶冶人性,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追求。

5、D“真善美的功用价值在于它是工具,内在价值在于它是目的,二者相互对立。 7以下理解和分析,不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引述?荀子天论中的话,目的是否认古人刘于“真的功用价值的认识,从背面确定“美是具有内在价值的。 B作者引述?荀子荣辱中的话,目的是强调“善具有的道德功用价值,而引述刘孝标的?辨命论,那么是论述道德具有的内在价值。 C作者引述?老子的话,目的是强调“美具有的功用价值,引述?孟子的话是强调其内在价值。 D作者认为,真善美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类在生活上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8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真善美的价值,其功用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其内在价值在于区别人与其它生灵。 B真善美是不同层次的,其价值也不同。真是生活的体现,善是道德的追求,美是艺术的发明。 C真善美都是人所追求的,表明人既追求现实生活的满足,也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D历代对真善美价值的认识,尤以荀子孟子老子最为经典,作者大量的引述就是证明。 6、D对立错 7、A公用价值错 8、CA项,是以偏概全;B项,是概述不全;D项,是妄下结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