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65184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66kv or under over-head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GB 50061-9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6月1日1 总 则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

2、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结构。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1.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路 径2.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2.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

3、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2 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表2.0.3 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弱电线路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交叉角4530不限制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3 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4 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5 不宜跨越房屋。2.0

4、.4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或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11.0.11的规定,在不影响线路施工运行情况下,可不砍伐通道。2.0.5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2.0.6 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35KV和66KV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2 10KV及以下线路耐张

5、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3 气象条件3.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0-2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3.0.2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3.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5mm、10mm、15mm或20mm。冰的密度应按0.9g/cm3计;覆冰时的气

6、温应采用-5。覆冰时的风速宜采用10m/s。3.0.4 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10m/s,且无冰,气温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2 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应采用-5;4 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应采用0。3.0.5 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15,风速可采用10m/s;检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风速应采用0m/s,且无冰。3.0.6 内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50%,但不宜低于15m/s,且无冰。3.0.7 在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最低气温为-10

7、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2 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应采用+10。3.0.8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且无冰。3.0.9 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5m/s,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3.0.10 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15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山区架空电力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可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10%,且不应低于25m/s。架空电力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其最大设计风

8、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小20%。4 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4.1 一般规定4.1.1 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可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铝绞线。地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4.1.2 市区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遇下列情况可采用绝缘铝绞线:1 线路走廊狭窄,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段;2 高层建筑邻近地段;3 繁华街道或人口密集地区;4 游览区和绿化区;5 空气严重污秽地段;6 建筑施工现场。4.1.3 导线的型号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计划任务书和工程的技术条件综合确定。4.1.4 地线的型号应根据防雷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确定。4.2 架线设计4.2.1 导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在各种气

9、象条件下应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作为控制条件。地线的张力弧重计算可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平均运行张力和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作为控制条件。注:平均运行张力为年平均气温工况的导线或地线的张力。4.2.2 导线与地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4.2.3 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4.2.4 导线或地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震措施,应符合表4.2.4的要求。表4.2.4 导线或地线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震措施档距和环境状况平均运行张力上限(瞬时破坏张力的百分数)(%)防震措施钢芯铝绞线镀锌钢绞线开阔地区档距500m1612不需要非开阔地区档距500m1818不

10、需要档距120m1818不需要不论档距大小22-护线条不论档距大小2525防震锤(线)或另加护线条4.2.5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率应通过试验确定,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降温法补偿。当无试验资料时,初伸长率和降低的温度可采用表4.2.5所列数值。注:截面铝钢比小的钢芯铝绞线应采用表中的下限数值;截面铝钢比大的钢芯铝绞线应采用表中的上限数值。4.2.6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减少弧垂法补偿。弧垂减小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铝绞线或绝缘铝绞线采用20%;2 钢芯铝绞线采用12%。4.3 绝缘子和金具4.3.1 绝缘子和

11、金具的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4.3.2 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设计可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 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类型安全系数运行工况断线工况悬式绝缘子2.71.8针式绝缘子2.51.5蝶式绝缘子2.51.5瓷横担绝缘子32金具2.51.55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5.0.1 架空电力线路环境污秽等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污秽等级可根据审定的污秽分区图并结合运行经验、污湿特征、瓷外绝缘表面污秽物的性质及其等值附盐密度等因素综合确定。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的型式和数量,应根据瓷绝缘的单位泄漏距离确定。瓷绝缘的

12、单位泄漏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有关规定。5.0.2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悬式绝缘子。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空气清洁地区,宜采用表5.0.2所列数值。表5.0.2 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个)绝缘子型号绝缘子数量线路电压线路电压XP-6035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比悬垂绝缘子串的同型绝缘子多一个。全高超过40m的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增加一个绝缘子。5.0.3 6KV和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或蝶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5.0.4 3KV及以下架空电力

13、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蝶式绝缘子。5.0.5 海拔高度为1000-3500m的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按下式确定:5.0.6 通过污秽地区的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防污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或采用其他防污措施。5.0.7 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5.0.7的规定。表5.0.7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m)工况最小间隙线路电压线路电压雷电过电压0.450.65内过电压0.250.50运行电压0.100.205.0.8 海拔高度为1000m及以上的地区,

14、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内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最小间隙应按本规范表5.0.7所列数值增加1%。5.0.9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5.0.9的规定。采用绝缘导线的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表5.0.9 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m)线路电压最小间隙3-10KV0.33KV以下0.153-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引下线与3KV以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2m。5.0.10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5.0.10的规定。采用绝缘导线的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

15、定。表5.0.10 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m)线路电压最小间隙3-10KV0.23KV以下0.055.0.11 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应符合表5.0.11的规定;2 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0.5m。表5.0.11 带电作业杆塔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线路电压10KV35KV66KV最小间隙0.40.60.75.0.12 架空电力线路,可采用下列过电压保护方式:1 66KV线路,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以上的地区,宜沿全线架设地线。2 35KV线路,进出线段宜架设地线。3 在多雷区,3-10KV混凝土杆线路可架设地线,或在三角排列的中线上装设避雷器;当采用铁横担时,宜提高绝缘子等级;绝缘导线铁横担的线路,可不提高绝缘子等级。5.0.13 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