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65052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 护逃生的能力,根据我校的工作安排,政教处决定举行防震应急避险 和疏散逃生演练,旨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 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 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 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演练安排1、内容(1) 应急避震演练(2) 紧急疏散演练(3) 自救互救演练2、对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3、时间:xxxx年5月xx日上午第二节课后三、演练准备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

2、分析我校 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 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 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 全。四、演练要求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件,不要背书包,防止踩踏事件。)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总指挥:原

3、贵吉成 员:李雨法、李增玉、李长增信号员:王玉周2、教室室内指导员(即当时在班级辅导的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职 责: “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不正确动作 和姿势。 “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 带”。 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 外。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各办公室没有上课的人员,听到警报后立即就近到楼梯拐角处。职责: 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六、演练程序(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石狮学校地震应急疏散 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

4、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急促连续哨声)。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 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 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 分钟。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连续两声长哨声)。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 演练环节。(三)紧急疏散演练 1、班主任事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靠近前门的

5、从前门疏散,靠近 后门的从后门疏散。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 迅速撤离到操场上指定的地点整队。2、演练时各班撤离路线如下:教学楼:二楼的五、六年级以及八一、八二班学生从南楼中间楼梯 八三、八四、八五班从栋楼楼梯按照顺序疏散到操场上;七二、七五、 七六班学生从西楼北楼梯,七一、七三、七四班学生从西楼中间楼梯 撤离,一楼的九年级1-5班直接撤离到操场指定地点。3、各班在大操场按指定位置集合(课间集会时排在大操场的班级按 原位置集合,适当收拢)。各班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4、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四)自救互救演练1、内容:(1)止血 (2)固定(3)搬运 (4)心肺复苏2、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3、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七、演练总结1、请总指挥原贵吉主任总结讲话。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