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64891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中物理备考复习策略 200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新的一轮高考复习备考的战鼓又已敲响。合理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对我们高三学生很重要。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注重双基,落实为主,注意能力的培养地渗透渐近过程。一、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定努力方向。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上也一样。根据自己两年多来的物理学习经历,分析自己的水平,确定自己在物理学科方向的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复习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这绝不是说上一两句空话,你要把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必须用很高的标准去努力。客观地分析确定合理的目标,会对你剩下几个月的复习工作产生有利指导作用。它可帮助你确定哪些地方多花些时间,哪些地方可

2、以放过。要知道物理学科在最后的考试中高低分数悬殊很大,在同一个班里有的同学接近满分,也可能有的只是六、七十分。因此我们必须以稳定的心理状态去投入复习工作。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堂复习是指导学生的关键环节,有的人认为课上听不听没有关系,只要课下大量地做题就行了,这是很不对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在处理高三的复习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相应的方法,以帮助班里绝大多数的学生搞好复习工作。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将教师指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消化比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毫无目的地翻阅参考书有用得多。三、知识系统化,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物理学科的内容很广,知识层次十分清楚,只要稍

3、加总结,就会使你感到脉络清晰。举例来说,很多同学十分害怕解力学题目,特别是一些不太熟悉的问题。但我们如果对力学知识体系非常清楚,你就不会拿到题目而不知从何入手。力学题目无非包括“三大块”,即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总是不涉及物体运动,而纯运动学一般只涉及加速度、位移、速度等概念,而不需要分析受力,动力学便是受力分析与运动过程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解决的途径无非是“牛顿定律”或“能量”。“能量”中的主要方法自然包括动能、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如果再涉及到圆周运动的话,有关向心力的问题也要考虑进去。如果题目中的物理过程十分清楚同,定理合理运用,题目自然会解答清

4、楚。做好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等分析和总结,避免就题做题,使自己能触类旁通、一题多解、方法灵活。对于优秀试题(设问巧、题型新、考查角度新、题目难易适中)要精讲,做好与常规题目的比较,与常见模型相联系,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要注意陈题翻新,善于一题多变,变中求异,异中求同;强化物理学法指导和审题能力的培养,防止死记硬背,克服机械模仿,杜绝经验行事,要善于类比分析,归纳总结,渗透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与其它科目的关系物理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效。虽然现在是最紧张的复习阶段,但也不能搞疲劳战术,一学习就到夜里一两点钟。带着疲惫的身躯来上课,

5、效果可想而知。我建议大家每晚复习最好11点以前结束,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身体是你取得最后胜利的保障。总之,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的重点,如同建筑结构框架,直接关系着复习的成败,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立足课本,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考试能力,适当的习题训练必不可少。做题要把握三个字“精”“透”“思”。考试现场高考物理学科的N种失误及减少失误的策略考生在高考试卷中写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心理状态、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度和质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解答不规范等原因,产生了失误或者错误,这些失误

6、或者错误必然会造成失分。一、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速度达到秒,考生仅在利用动能定理列表达式就有如下错误:EU=m/2 qE=m/2 qB= m/2 qe=m/2 qU=m/2 2表达不严密,书写不规范 表达严谨,符合科学性,书写规范,要能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这是解题的一项基本功。有的考生物理符号乱写乱套,如:U、不分,g、a不分,r、不分,q、9不分,e、不分等不规范的书写屡见不鲜。同一字母的大小写有时表示的物理量是不同的,应加以区分,如:电子电量用e表示,电场强度用E表示,这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互换。本应是:eU

7、=m/2却写成EU=m/2,因此不能得分。 有的考生没有在解题过程中对题文中未出的字母进行假设说明;有的考生用未知量表示结果;有的考生不写出方程的原始公式,而是直接写出推导式、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失去了得分点。如不写 ,而是直接写出结果计算式 ;有的考生不说明解题中所列各式运用的物理规律和依据,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数学基础薄弱,计算不准确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的考生不能从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出轨道半径,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计算时错误率很高。计算不准确目前已经成为同学们解题中的突出问题了,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主观上排斥复杂的运算,认为解题有思路就可以了,或由于平时用计算器,造成大型考试

8、中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计算失误多,从成绩上看“做不对”与“不会做”没有区别。 4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5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

9、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 6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挖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7心理原因造成失利 这几种心态容易造成考生高考失利,考场上有的过于紧张,大脑一片空白,有的过于自信,自以为是,错了还不知道。

10、 第一是自卑型,其过分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身能力,考试失常发挥; 第二种是自满型,其过分自负,自满,高估自身实力,志愿与成绩不吻合; 第三种是放弃型:因个人感情如异性朋友之间感情,家庭经济状况如过分富裕或过分贫困,家庭父母感情状况如单亲或父母经常吵架,准备出国留学,早早决定复读; 第四种是压迫型,由于自身求学目标较高,或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考生心理压力超过正常承受值,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事倍功半; 第五种是无所谓型,平常大大咧咧,凡事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无目标,生活无压力,造成成绩不理想; 最后是提前放松型,期末或一模后,许多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成功在握,结果失败。 在考试的时候

11、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学生心理:有些学生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在考试前没有将准备好的准考证和2B铅笔等高考必需品带齐,从而在考试前出现回家取东西的慌张场面,严重影响考生心理,而一些考生在陌生的环境也下也会出现紧张,包括考前遇到交通阻塞,影响了到达考场的时间等,而这就需要考生在考前对所在考场,提前熟悉路线,熟悉考场,适应场地。 二、减少考试失误的策略 1复习阶段一定要了解考试要求,明确考试要求和目标 这对复习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馈功能。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重基础、查全面、验方法、考能力。 所谓“重基础”,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

12、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所谓“查全面”,是指考题覆盖面宽,近两年考察比例为:力学占34%,电学占34%,热、光、核与实验占32%,并增加了近代物理一般知识的考查。因此,总复习时要系统地把握住物理课本内容的整体。 所谓“验方法”,是指物理高考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和基本解题思想,如实验证明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 所谓“考能力”,是指重在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体把握考试要

13、求的前提下,还要弄清考试内容的结构安排。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就涉及的内容可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即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实用知识、学史常识(有关物理学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年代等)、量具与实验、方法与能力等六大部分。其中“重点知识”和“方法和能力”是核心。“实用知识(新技术应用)”、“学史常识”和“量具与实验”中的某些内容比较强调“识记”。而“一般知识”约含有30个知识点,是较有代表性的知识,像力矩、传动、振动、波动、声、分子运动论、固液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静电平衡、伏安电表量程的扩大、自感现象、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振荡、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及核物理中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强调对其“理解

14、”和“应用”,占分比例可高达40%。 2重视基本实验的复习,对所做过的1 9个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进行归类和总结 。 实验题一般是两类,一类是做过的实验略有变动,另一类是以熟悉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在一个新的实验背景下灵活应用的问题,可能是设计型的实验中的数据的处理问题或者测量,问题等,难度一般不大,但是得分率却不高。在进行实验复习时,一定不能走过场,要进行系统强化复习,要对照考纲逐一过关,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要增加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训练,特别是电学设计实验变化多端,要多总结多分析各种思路,提高解答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而且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复习。3控制

15、难题,多做“错题” 迎考复习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但其难易程度与数量应有所控制,成绩优异者可适当做一些难题,一般同学应少做或不做难题,因为一道难题,往往要消耗我们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不少同学认为,难题就是重点,考试说明中的“C级”知识点就是难题,这是一种误解,危害不小。“C级”知识点的考题往往是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的,而历年物理高考试题,易、中、难三个档次的题目数量,分值之比一般为3:5:2,我们切不可把A、B、C三级知识点机械地与考题中易、中、难三档题对应看待。因此,应多做中档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A、B、C三级知识点中的基础知识,还是优等生在基础题上弥补知识缺陷的有效途径,做题不在多,但应达到练一点而带全面的效果。 4正确掌握物理概念要领,是思维的细胞,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如果概念不清,即使把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近年来在高考中普遍丢分的问题,如静摩擦、功能关系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概念没有搞清楚。因此,对于每一个概念,必须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搞清它与其他要领的联系和区别,把它纳入到概念体系中去。要站在全部教材之上,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要领需通过对比的形式,明确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如电容、电感的概念很抽象,而当它们跟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