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64568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课时作业(三)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一、选择题12013年2月,一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是()A一种流星现象B宇宙空间的一块石头C降落到地面未烧尽的流星体D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23题。2“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天文学家推测“水世

2、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在交通路口,我们常能见到如图K31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回答45题。图K314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低 B阴晴状况C电网供电 D交通流量5下列哪一个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拉萨 B成都C南京 D海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北半球年总辐射量随纬度分布情况见表。其中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

3、和云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北半球年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纬度60504030200可能总辐射量4.186 8 kJ/(cm2a)105128148163172187有效总辐射量4.186 8 kJ/(cm2a)41547491X82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层厚度 B大气湿度C日照时间 D太阳高度7北纬20地区有效总辐射量“X”的值可能是()A75 B78C80 D1008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的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在太空发电效率高的主要

4、原因是()A激光能量集中B不受大气的影响C距离太阳近D发电站规模不受空间束缚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据此完成910题。9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通信联系的是()A云雾 B太阳活动C流星 D太阳辐射10下列说法符合航天员在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A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D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图K32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完成1112题。图K3211图中所示的

5、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A亚洲 B亚洲和欧洲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12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降水量()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314题。1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A该深度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14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6、()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二、非选择题15图K33是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33(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行星名称:_;_;_;_;_。(2)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A BC D(3)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0多摄氏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金星离太阳较近B金星上火山活动频繁C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7%D金星质量和体积较小(4)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_(填数码),试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16图K34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K34(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分别是_和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

7、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2)C的值大约是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7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38.6N,43.2E,图K35中A点处)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图K35,回答下列问题。图K35(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变化为_。(2)土耳其地震震源位于_,它与软流层之上的_组成_。(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图K36)中表示海底储

8、有石油的是()图K36课时作业(三)1C解析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未燃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面,叫作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作陨石,铁质陨星叫作陨铁。2C解析 根据题干中“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判断该行星位于太阳系以外,银河系以内。3D解析 根据题干中“温度太高”,可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其温度条件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4B解析 该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阴晴状况影响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5A解析 四个城市中,拉萨的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6D解析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对流层薄,空气湿度小。对流层薄

9、,空气湿度小,太阳可能总辐射量应较多,而表格中显示高纬度地区太阳可能总辐射量少,故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不是A项和B项。不同纬度地带,年日照总时间(不考虑天气和地形因素)相等。可能总辐射量主要受太阳高度影响,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总辐射量越少。7D解析 北纬20地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小,有效总辐射量最大。8B解析 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光线经过大气后辐射量减小。在太空中建太阳能发电站,可避免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发电效率高。9B解析 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和耀斑增多,太阳风的活动增强,强烈的射电和高能粒子流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干

10、扰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联系。10D解析 太空中空气十分稀薄,太阳光线不能被散射,天空为黑色。11D解析 根据图中测站的经纬度分布范围,可知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12C解析 观测显示,图中上部分12个测站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正相关,下部分22个测站年降水量与黑子活动呈负相关,所测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13D解析 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因此根据地下2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14B解析 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

11、,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15(1)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金星(2)A(3)C(4)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具备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环境和液态水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出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中小行星带的分布是确认各大行星名称的唯一解题依据。小行星带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因此为火星,为木星,由此再确定是地球,是土星,是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地球是离金星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金星表面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高,大量吸收金星表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地球。16(1)青藏高原撒哈拉(西亚和北非)晴天多,云雾少,大气

12、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160180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3)城市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云雾多;城市地区烟尘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解析 第(1)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位于撒哈拉沙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降水少,空气干燥,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第(2)题,图中相邻的等值线数值相差20个单位,C的数值大于160、小于180。C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比B处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强。第(3)题,城市与郊区相比,纬度无差异,但大气清洁度和云量多少有较大差异。17(1)莫霍面古登

13、堡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大大减小(2)地壳上地幔顶部岩石岩石圈(3)A解析 第(1)题,甲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因此为莫霍面,乙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为古登堡面。在古登堡面处,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大为下降。第(2)题,土耳其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因此位于地壳上地幔顶部;地壳与软流层(平均100110千米)以上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第(3)题,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为古登堡面,地震波到此界面,横波速度突然下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横波只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说明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纵波速度要大于横波速度,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纵波先减小,后增大,横波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