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636340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六课《阳光》课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不要低估了孩子们阳光课后反思 阳光是日本作家西尾春江的一篇作品,写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想把阳光送给奶奶的故事。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比较长,设计两个课时在课堂内就没有太多朗读课文的时间,所以除了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之外,利用早读及课前的时间,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朗读课文:从正音到断句,从字词到句子首先排除学习障碍,分别采用了范读、引导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这样同时也达到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的目的。听录音时,我让学生考虑,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板书:阳光佳子奶奶送因为考虑到二年级学生难以掌握全文内容。所以把这个问题分解了:先问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再请学生根据课文故事内容

2、说一句话,用上“佳子”“阳光”“奶奶”。第一课时除了整体感知课文之外,主要任务还是字词教学:分析字音、字形,练习组词造句,掌握并能独立应用字词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我觉得给我启发最大,让我颇为吃惊的还是第二课时对课文内容分析讲解过程中学生们针对预设问题的反应及所给答案,这让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们。虽然他们只有六、七岁,但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想象力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在细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这个句子:看到可爱的阳光,佳子心里闪出一个美好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先让学生围绕“美好的”积累词汇,练习说“美好的()”和“()的()”。然后让学生看板书和句

3、子质疑。开始我担心学生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作些指导。但学生的表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佳子为什么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佳子是怎样把阳光带给奶奶的?佳子把阳光带给奶奶了吗?接下来,我就根据这三个问题组织教学。佳子为什么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一是因为佳子感受到了阳光的美好,二是因为她想到奶奶需要阳光,三是佳子非常爱她的奶奶。在准备教案的时候,我预想学生们对此问题的答案会只会是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点,准备在课堂补充和完善此问题的答案。但他们却都找出来了,尤其是第三点答案我们一般都会忽略,但学生们却自己找出来了,尽管只有那么几个同学找到了这点,可这却已经让我颇为欣慰了。我觉得

4、还是我低估了学生们,我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对于“佳子怎样把阳光带给奶奶的?”这个问题,从佳子的动作和语言可以体现。主要是在六、七自然段里。第六、七自然段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这两段体现的心情截然不同,指导朗读时学生容易掌握。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的变化,学生基本做到了。有时候学生们熟读然后自己领悟的效果远远好于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好多倍。“佳子把阳光带给奶奶了吗?”结合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奶奶的话:“好孩子,别着急,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本以为这句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没想到学生也说得很好:“阳光照到奶奶的心里了!”真是不可小瞧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也使我更加坚信:一篇课文不需要老师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提

5、问分析,学生的领悟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学完课文大概用了30分钟,最后10分钟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练习说话,说话的内容就是自己曾经关心家人的行为和举动,以及通过学习阳光这篇课文自己想说些什么。学生们的发言和整体表现都挺不错的,让我颇为满意。上完课,感到自身课堂上“旁逸斜出”的地方比较多,只要有机会,决不放过。或引导积累,或指导方法,或强调习惯。这些平时都存在大脑中的种子,一遇到适合的机会,就情不自禁地冒出来了。尤其是对课堂秩序的一再强调仍然太过频繁,对课堂的操控驾驭能力还是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对文本的取与舍,对教学的放与收,都是比较满意的。(重点、难点、有特点的地方既讲又读还背,其它的地方一掠而过。放的时候能充沛放开去,让学生尽情地说,然后不着痕迹地收回来。但还是感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课堂节奏的掌握上。原因还是自身对课堂的疏离,加上对学生学情的不够了解。这节课从第一课时就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们显得兴趣盎然,这种上课方式可以坚持采用。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点在白板的使用操作手法仍然不够熟练这就影响了上课的效率,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