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63145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上学期竞赛试题(必修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Na 23 S 32 H 1 O 16 N 14 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1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准确的是(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 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C常温下“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 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上述反应

2、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3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H2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4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焰色反应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Cl气体法 BNa+显色法 CCu2+沉淀法 DSO42沉淀法5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

3、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A12 B32 C31 D616. 下列实验过程准确的是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 B加热饱和FeCl3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蒸馏时,从冷凝器上口进水、下口出水7.下列图象能准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图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图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持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是向pH=1的酸溶液中持续加水 D.图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8相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准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

4、物质的量之比为1:2B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小于NaHCO3溶液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9.下表是20时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密度大于1.08g/mLB.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1.08g/mL C.质量分数为28%的氨水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0.95g/mL D.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

5、2% 10.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氢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当甲为氯化铵时,X能够为氢氧化钾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不能够为氢气、白磷、蔗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能够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11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准确的是XYZA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

6、有的分子数是0.5NAB常温常压下,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C23g钠与一定量的氧气作用,若两者均无剩余,转移NA个电子D100mL 3 molL-1盐酸与5.6g Fe充分反应转移0.3 NA个电子13.把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残留物不可能是A.Zn和Cu B.Ag C.Cu和Ag D.Ag、Zn和Cu1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O2和O3 B同温度、同体积的CO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SO2和CO2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15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Fe2+

7、、NO3、SO42、Na+B碱性溶液:S2、K+、HCO3、AlO2C酸性或碱性溶液:Na、K、Cl、SO42D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16.已知氧气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B 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C在过氧化钠与水

8、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19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水水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18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ABCX,一定条件X,一定条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是强碱,则C可能是酸式盐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强酸C若X是金属单质,则B、C中X的化合价可能是BCD若X是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原子的数目为0.1NA为3

9、.75NA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BaSO4+H2O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O2+H2O+Ca2+2ClO=CaCO3+2HClO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2Fe3+CuCu2+2Fe2+D氢氧化铜加到醋酸溶液中:Cu(OH)22HCu22H2O21在能与Al2O3发生反应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K、Cl、NO3、S2 K、Fe2、I、SO42 Na、Cl、NO3、SO42Na、Ca2、Cl、HCO3 K、Ba2、Cl、NO3ABCD22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10、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6:1B3:1C2:1D1:2二、填空题23实验室用2.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 mol/L NaCl溶液 mL。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 。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 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24

11、、下图(左)是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时,B中灰色的铁粉变为黑色,且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一种可溶于稀盐酸的较复杂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某次实验后,取B中的固体物质少量,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解释原因。上图(左)中虚线部分,可以用右图所示装置代替,在X口点燃收集到的气体即可检验H2的存在。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关闭K3,使反应先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必须进行操作,方可关闭K2、打开K3,再收集气体。当收集到半瓶气体时,停止加热,关闭K1,若要使H2顺利逸出而进行点燃实验,操作的方法是。替代装置未像原装置那样使用干燥管,同样顺利完成了实验,原因是。25.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 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