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62732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本教学活动经验交流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组织,以帮助幼儿梳理阅读材料的脉络,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对此。我采取了如下五种策略。一、封面导入式。启动阅读一般来说,在封面上我们能找寻到绘本故事的主要角色、故事名称、绘本作者等。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察封面,对故事进行猜测,往往会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1.画面导入。绘本封面上的画面往往简洁又凸显主题。比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封面上有一只带了厨师帽的狼,手里拿着一本“烹饪大全”。它偷偷地躲在树背后,在偷看一只母鸡。教师出示封面后。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都有谁?”“狼在干什么?头上戴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我们再来猜猜,

2、狼大叔想要干什么?”“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一起来看一看。”这样通过对富有情节的封面上画面的观察,一下子就使活动进入了主题,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2.故事名称导入。有的绘本封面上面面不是很突出,而故事标题特别显眼,能一下子抓住幼儿的眼球,如绘本嘘我家是动物园等。以大班绘本教学我家是动物园为例。教师刚出示绘本,就有不少幼儿把故事名称说了出来。教师则趁势引导幼儿想一想:“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一般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长什么样的?喜欢干什么?”“封面上的这个小朋友要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去看一看,想不想去?”就这样,幼儿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了愉快的阅读活动。3,作者介绍导入

3、。该方式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因为大班幼儿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绘本。我们每次开展集体绘本教学,一般都要介绍一下作者。对一些著名的作者,幼儿也比较熟悉。如日本著名的女艺术家庆子,创作了不少经典的绘本。在中班时我们就组织幼儿阅读了她的不少作品。这天,我组织幼儿阅读庆子的我的幸运一天。当我利用投影仪放大作者的姓名时,幼儿马上欢叫起来:“哇,是庆子写的,我好喜欢哦。”“我喜欢看她的不要再笑了,裘裘!”“小老鼠和大老虎更好看。”“庆子写的故事很好看的。”当幼儿对一个作者产生好感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其作品也产生好感。二、对比分析式,理解阅读对比分析式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角色、情节、个

4、性等内容进行对比,使幼儿通过对比发现事物异同,从而加深对绘本故事角色、情节、主题的理解。这种组织策略比较适合那些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的绘本作品,如小老鼠和大老虎小房子变大房子等。1.画面对比展示。对于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的绘本作品,其在设计绘本画面时常会考虑到把迥异的角色、场景等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比较。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重点的画面进行放大,引导幼儿对比捕述。如在组织小老鼠和大老虎时,我就把小老鼠和大老虎贴到展示板上,让幼儿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么小的一只老鼠和这么大的一只老虎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呢?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鲜明的外形对比,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2.词语

5、对比运用。面面对比在加深幼儿理解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有目的地教授幼儿使用对比性的语言。如:矮小的老鼠和高大的老虎,拥挤的房间和宽敞的房间等。或许在绘本中没有这样的字眼,但教师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传授并教幼儿正确运用,则会不断强化和巩同幼儿对绘本的理解,3.动作对比体验。有时候幼儿单靠看和说,对绘本的理解不一定深刻,还得通过自身的动作、声音、感觉等来表达对绘本的感知。比如,在学习绘本故事小房子变大房子时,为了让幼儿真正领悟“拥挤和宽敞”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我在活动中穿插了游戏:一半幼儿围图当做房间,一半幼儿在房间里跳舞,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请部分

6、客人老师到圆圈中一起跳舞,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请客人老师出去,再让幼儿谈谈这时的感觉。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空间的拥挤与宽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三、顺藤摸瓜式,深入阅读顺藤摸瓜。顾名思义就是指顺着某一线索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幼儿对阅读的感知表现出层次性和秩序性,但幼儿在感知、理解阅读的过程中无法自发地进行层次与秩序的调节。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引导,他们就难以使阅读概念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因此,对于那些情节一波三折而线索又比较清晰的绘本,顺藤摸瓜式是比较适合的组织策略。比如,在组织绘本活动胆小的老鼠时,我以绳球和玩具老鼠为线索,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经历的路线,所发生的一场场虚惊,并通过局部的

7、细节观察,帮助幼儿建立起围巾、玩具、垫子、鸡毛掸子与大黄猫外部特征之间的联系。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顺藤摸瓜式来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有利于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脉络,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充分融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之中,加深对绘本角色的情感体验。四、难点凸显式,内化阅读难点凸显式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重难点部分提出来,专门组织幼儿对此进行阅读。这是理解绘本中重难点内容。找准提问切入点的前提,也是渗透凸显主题的关键所在。比如,绘本黑色故事讲述了颜色宝宝们从起初嫌弃黑色宝宝到最后和黑色宝宝相互和好的故事。我把“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没有黑色宝宝后发生的奇怪事情”作为活动的重难点。一开始,我和幼儿

8、一起逐页地进行阅读。当看到颜色宝宝们都不和黑色宝宝玩,黑色宝宝一气之下把世界上的黑色都收起来时,我暂且让幼儿放下绘本。我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份自制的图片,这个图片是把绘本上的四幅面合并到了一张纸上,这样便于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观察和自南讲述。因为突出的这四幅画涉及的内容很有典型性,所以幼儿观察的点特别细。幼儿在观察时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说m没有黑色后发生的各种有趣的奇怪的事情,活动难点也就轻松突破了。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再拓展提问:“除了会发生我们同片上看到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了黑色,还会怎么样?”从而引导幼儿对黑色做m深入的思考。在运用难点凸显式组织策略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重点的观察,以自己的推理方式对难点进行有效的猜测与想象,并通过自己的探究与思考来验证猜测。将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阅读经验。总之绘本阅读可以给孩子开启不一样的认识世界,呼唤爱的情感的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教研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本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有更大收获。 孙倩南开三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