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2538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政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政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政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政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民政工作总结2014年民政工作在镇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民政局正确指导 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先将2014年工 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镇低保工作以加强动态管理和省 低保评议年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 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救助,切 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同时,对因天灾人祸 等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动态 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全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184户, 407人,月发保障金82219元。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区低保中心的 安排布署,今年我镇确保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们严把三道 关”,一是实行“阳光操作”,把好群众监督关,加大公示力度,增加透 明度,严格做到镇政府、村委会二级审核,三榜公示。二是做到“三 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群众有 异议没有调查清楚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三是实施分类管 理,把好进出关。对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适当提高救 助类别额度,目前全镇已核定一类对象634户,912人,二类对象 477户,927人,三类对象318户,672人,对

3、原已享受的对象,家 庭特别困难的类别进行了调整,已调整124户,135人,对收入增加 有了稳定收入的家庭及时取消低保待遇,已取消85户,163人。同时根据区德统一安排,将1、2级重点伤残对象222人全部纳入低保。 其中城镇10人,农村212人,月救助金额27800元。(二)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我镇现有五保户313人,其中集中供 养81人,分散供养232人,为了改养和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及 生活质量,我们一是及时将五保生活费发放到五保手中。二是积极向 上争取,将黄集镇福利院纳入省改造项目。现已完成图纸设计,争取 在年内动工。三是开展五保对象的普查。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 例中的条件,按照有关程序

4、重新核定五保供养对象,对不符合五保 供养条例规定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对 象,没有享受五保待遇的做好申报审批工作,通过排查,新增五保对 象6人,取消了 4人享受五保的待遇。(三)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我们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大 病医疗救助政策,改进救助方式,医中与医后救助相结合,大病住院 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 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了保障, 今年已救助177人次,救助资金近10元,有效地缓解了城乡贫困人 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四)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 特殊原

5、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 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今年共 上报临时救济近200户次,救助资金20多万元。(五)救灾救济扎实有效。今年我镇持续干旱,大量农作物受灾, 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一定损失,面对灾情,我们一方面认真核实灾情,及时汇报,一方面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生活互助。今年已发放救 助款13.5万元,救助困难户750户。同时围绕镇委、政府中心工作 对困难群众进行积极救助,为黄集镇的和谐、稳定作了一定的努力。 共救助因生活困难等原因上访人员16人次,救助金额近万元,其中 救助刑事案件受害人3人,4400元。(六)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

6、。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 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做 好生活无着的流浪未成年人、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 困难人员的救助、劝返和护送工作。(七)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扶持张xx等9户 住危房的农村困难群众兴建住房,发放危房资金4.5万元。二、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一)加强村民自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村民委员会工 作规范,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相关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服 务水平。认真研究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维 护农村社会稳定。(二)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 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 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 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全面维护社会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 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xx镇共有各类优抚对象565人,其中伤残军人24人;在乡老复员军人28人;带病回 乡退伍军人52人;两参人员42人;三属12人;60岁以上退伍军 人407人;这些人员的补助全部由民政局发放。积极为优抚对象提供 优质服务,为20人上报了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救助金额15万多元; 组织优抚对象

8、80多人次进行疗养。四、加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社会特殊群众的福利 服务需求(一)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落实 老年人各项优待服务政策,加强维护老年人权益网络建设,注重解决 有赡养人且有赡养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问题。加大宣传教育力 度,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活动。(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对上争取资 金,对镇福利院进行扩建,逐步实现城市“三无”对象自愿条件下全部 集中供养。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和网点,建立社区福利服务体 系,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积极组 织实施残疾孤儿手术矫正和康复“明天计划”。五、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努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一)推动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 重的方针,促进各类民间组织的规范发展。以增强民间组织提供服务、 反应诉求、规范行为的能力为目标,引导和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抓好行业协会的规范整顿工作,规范组织形式和 活动行为。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服务新农村建设。(二)加强殡葬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仪服 务市场,加强殡葬行业管理,提高殡仪服务水平。杜绝土葬,确保火 化率达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