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62346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PDCA循环缩短心内科平均住院日 现状与原因分析:1. 平均住院天数的长短可以充分体现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平均住院日是反应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单次住院的费用,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我科统计近三年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940.86)天、(9.471.49)天、(8.960.6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图1、图2。由此可见近三年我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未见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决定开展降低本科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持续改进计划。 2.经过本科医护人员深入讨论分析延长平均住院日的常见因素,大致可分为:.患方因素,患者

2、入院时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合并症较多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慢性疾病患者及院前诊断不明的患者,入院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及诊断,往往延长住院时间;我科危重病人较多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多数延迟出院;部分患者经济条件较好,其自认为医院相对安全,往往多数要求继续住院巩固治疗;部分患者期望痊愈后出院;患者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分强调疗程,认为疗程不足会影响治疗效果。.医院因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不佳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院内感染影响预后;会诊制度、转院转科制度、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等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进程,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医务人员因素,诊疗规范落实不到位,

3、治疗方式多样、不规范, 诊疗方案不周全等直接影响诊疗进程;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医务人员相对较少,劳动强度大,认识不到位,为减少周转而有意压床。.辅助科室因素,部分检查项目往往需要预约甚至节假日不开展,检验报告不能按时收到,某些特殊检查时间长,如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冠状动脉CTA、核磁等需提前一天甚至需要更长时间预约;由于需双签字等原因,检查结束24小时后或更长时间患者才可拿到正式报告。.其他因素,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积极,医疗资源不能及时共享,医疗争议,纠纷等导致出院时间延长。医技科室因素患方因素医院因素院内感染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部分检查项目报告生成慢部分检查项目排队预

4、约困难各种制度执行不佳慢性疾病、院前诊断不明的患者医务人员因素技术有待提高医疗资源不能及时共享,医疗争议,纠纷等。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积极、压床行为诊疗规范落实不到位,治疗方式多样部分患者期望痊愈后出院。危重病人、患者要求继续住院患方因素其它因素延迟出院一、 Play计划结合本科2013年2015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本科开展“降低平均住院日”的质量持续改进计划。经过全科医务人员开会分析、讨论,现计划将2016年年度平均住院日缩短为8.9天。二、 Do执行1.实施时间: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25日。2.实施目标:缩短平均住院日为8.9天。3.具体实施方案:3.1严明纪律,修订科室绩效管

5、理办法,把缩短平均住院日纳入到日常考核中,并签订责任状。3.2修订、更新本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流程,组织学习贯彻。3.3组织全科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新业务、新项目的开展,如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基于双心医学尽早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等。3.4加强与医技科室沟通、协作;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完善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3.5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3.6做好健康教育,宣讲政策,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3.7加强信息化管理,实时监控,医护双方提醒,提高工作效率。3.8加强医患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

6、疗工作。3.9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应重点大查房,对其长时间住院原因进行全科讨论,分析明确目前诊断,是否存在诊治疑难问题及过度诊疗现象,服务诊疗不合理等情况,并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和措施。3.10推动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的实施,加强本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路径管理,定期对变异、退出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与医务科、质控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协商,修正临床路径。新开发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模板,经过培训及质控科审批后运行。3.11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加强对手术、危重等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管理力度,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风险,及时整改、处治,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

7、12 为了减轻医生人均劳动强度,科室主任、高级职称医师主动参与收住管理患者。3.13 加强双向转诊,及时上转与下转,并做好随访工作,对下转回社区的患者进行指导。三、 Check检查 统计2016年上半年患者平均住院日,显示1-6月平均住院日为7.92天见表1。应用SPSS19.0软件包统计分析显示,2016年上半年与2013、2014、2015年相比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p0.05)见表2。表1. 2016年上半年每月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月份1234561-6月份均值平均天数(天)8.187.657.008.558.138.057.92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极小值极大值下限上限

8、2013年8.9366670.86141880.24867028.3693479.4639867.660010.00002014年9.4733331.49265070.43089118.52494810.4217187.520012.13002015年8.9633330.61225860.17674388.5743239.3523447.93009.91002016上半年7.9183330.52617170.21480877.3661508.4705177.00008.5000表2. 平均住院天数统计表()四、 Action处理经过本科医务人员对近3年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原因深入分析、总结经验、共

9、同努力、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并严格执行,2016年上半年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达到预期目标,改进效果明显。现对2016年上半年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再次总结分析,决定:在严格执行原有改进方案的同时,根据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指南,制定具有实用价值的本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新开发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下半年正式运行;强化本科工作人员的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进一步加强对危重、疑难杂症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住院超过30天的病例讨论制度;利用公休座谈会及患者教育小讲堂普及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知识,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对预约时限较长的检查尽量在门诊完成;并继续将平均住院日纳入本科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严格奖惩,以进一步明确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职责,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责任心,减轻患者及家属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