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62235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以和吨、分数的认识。目标:知识及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前面获得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及方法经历总复习训练的过程,体验归纳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教法及学法讲解法及练习法第一课时 复习计量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1题(1)、(2),练习二十四第3题。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时=60分,1分=60秒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2)

2、通过进一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时间计算。(3)通过练习,使学生经一部掌握有关物体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的知识。过程及方法: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及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进一步认识计量单位、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和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吨

3、 千克 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2、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的进率是多少? 1时=60分 1分=60秒3、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你能说说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二、基础练习1、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109页第1题(1)、(2)。(1)关于单位的合理使用。分析题意: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这类题目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和对生活中物体的观察能力。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在教材上。师生集体订正:飞机的航行速度为1小时7

4、50千米,载重质量是50吨,机身全长38米。(2)关于时间的计算。分析题意:本题考察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和时间的表示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知道时间单位间的进率,知道时间的表示方法,认识钟表。 对于本题而言:现在的时间是9时40分,所以经过20分钟,时间是10时。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在教材的钟表画时针及分针,然后同桌间相互检查。2、我们再来看看教材练习二十四第3题。 组织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8分=( )秒 3时=( )分 58分33分=( )分3时+4时=( )时 41秒19秒=( )秒 360秒=( )分5厘米=( )毫米 360厘米=(

5、)分米 8米=( )分米2千米700米=( )米 9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8千克=( )克 10千克=( )吨 2吨800千克=( )千克 2、电影从2:05开始,放映到3:10,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教材第111页说说思考过程。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外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作业设计1、填一填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时=( )分1分米=( )厘米 1千克=( )克 1分=( )秒2、比一比,填一填。 39004千米 500毫米5分米 2019千克2吨 120分2时3分 59厘米6分米

6、 8吨7956千克板书设计:复习计量单位教后反思:第二课时 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第109页第一小题(3),练习二十四第5、18题。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1、能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过程及方法:经历笔算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归纳整理过程,使学生体验、概括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检验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会整理知识。教法及学法:教师:引导法。 学生: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

7、程:一、 温故知新计算下列各题。52+35= 86-34= 47+33= 36-18= 650+345= 374+456= 395+256= 580+370=843-564= 750-540= 440-150= 678-243=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查。谁能说说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汇报。二、 基础练习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109页第一题(3)。投影出是题目。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1、 同学们,先一起看一下第一个问题:飞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要求飞机飞行的总路程,我们就要弄清楚飞机飞行的路线。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说一说飞机飞行的路线,然后指名回答。得出飞机首先从北京飞到广州,然

8、后飞到三亚。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计算,飞机到底飞行了多少千米,然后指名列式。学生反馈:1907+690=2597(千米)根据横式,指名一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 1 9 0 7 + 6 9 0 2 5 9 7强调:个位上是7+0=7,十位上是0+9=9;百位上是9+6=15,所以百位上是5,向千位进1,千位上就是1+1=2,结果就是2597.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多少千米?明确相比较的对象:一个是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到三亚,一个是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这两者相比,飞机飞行的路程,前者比后者要多多少千米?教师强调:第一问的结果要作为第二问的条件,必须要保证结果正确,否则第二问

9、无法正确解答。再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2597-2541=56(千米) 2 5 9 7- 2 5 4 1 5 63.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如:从北京飞到广州比从广州飞到三亚多多少千米?解答:1907-690=1217(千米)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并解答。4.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在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后再减。如果想知道计算时你做的对不对,可以采用验算或估算的方法进行验证。三、巩

10、固练习1.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做完集体订正。 2.水果店有苹果265千克,又运来苹果346千克,现在水果店有多少千克苹果?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3.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四第18题。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算一算。 634-148= 49+768= 667+283= 505-298= 905-729 376+767 318+496 390-194 55+43= 82-34= 290+350= 440-210=板书设计: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1题(5),练习二十四第9、11

11、题。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1、 能正确解决有关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过程及方法: 经历倍的认识,求解倍数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倍的计算。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倍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法及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投影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请同学们完成这道题,把你发现的知识记下来,然后向老师汇报。这道题是有关倍的计算,是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实际问题。关于

12、倍你还知道哪些?还有已知两项求倍数,用除法计算。二、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练习二十四第9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分析过程,集体订正。(1) 已知笔袋的价钱是16元,三角板的价钱是4元,所以笔袋的价钱是三角板的164=4倍。(2) 彩笔的价钱是三角板的9倍,已知三角板的价钱是4元,所以彩笔的价钱是94=36(元)。(3) 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已知笔袋的价钱是16元,所以钢笔的价钱是162=8(元)。(4) 可以用两个物品之间的价钱关系来提出问题。 如:钢笔价钱是三角板的几倍? 解答:87=22、投影出示练习二十四第17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及解答:已知前年有16

13、户使用天然气,去年是前年4倍,可知去年有166=64(户)使用天然气,今年使用天然气的比去年增加了20户,所以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64+20=84(户)。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要提示大家注意的吗?三、 作业设计一、 填空1、15里面有( )个5;10里面有( )个2.2、一份是2个,4份是( )个。3、9里面有( )个3,9是3的( )倍。4、12里面有( )个3,12是3的( )倍。二、解决问题1、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72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9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几倍?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共有多少?2、课间操,跑步的人数

14、是15人,做游戏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做游戏的有多少人?板书设计:复习倍的认识教后反思:第四课时 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第110页第一题(4),练习二十四第7、8、14题。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1、 复习巩固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 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3、 熟练掌握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模型。过程及方法:1. 使学生经历乘法的复习过程,体验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2.使学生再次经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