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2225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框剪结构大酒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施工平面图及测温平面图)_(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准备3第四章 施工安排6第五章 施工工艺7第六章 技术及质量措施11第七章 温度与应力计算14第八章 质量记录17第九章 质量标准18第十章 成品保护措施20第十一章 安全环保措施20附件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平面图附件2:测温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编制依据1.1、预拌混凝土(GB149029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1.4、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502042002);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1.10、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1.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1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90);1.1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6、建筑施工安全检

3、查标准(JGJ5999);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1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20、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1.2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22、XX路酒店地下结构图。1.23、XX路酒店施工组织设计1.24、图纸会审记录、洽商、变更记录第二章 工程概况2.1、XX路酒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XX路中段北,南粤阁大厦西侧。地下3层,主要为停车场和设备用房,地上24层,主要为酒店客房和配套

4、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65615。2.2、底板长98.9m、宽54.7 m,面积约5000,800底板厚面积区域约900,其它部位的底板厚度基本上均为1000厚底板面积区域约为4100。2.3、在(5)(6)轴和(8)(9)轴之间设有两道南北向1 m宽膨胀加强带,把底板分隔为三个区段。每个区段均有2.5m2.5m呈方格网布局的抗拔锚杆。2.4、承台、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12(1.2MPa);膨胀加强带强度等级C45,抗渗等级为P12(1.2MPa)。2.5、底板板面标高13.200m、14.500m区域的板厚1000;板面标高11.000m区域的板厚800。2.6、地下室侧壁厚

5、度250500;地下室顶板室外露天部分的板厚200,其余部分板厚180。地下室抗渗等级为P12(1.2MPa)。第三章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图纸,与设计沟通:3.1.1.1、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抗渗等级和允许利用后期强度的龄期。3.1.1.2、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设计预留的加强带的位置、构造和技术要求。3.1.1.3、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的措施和超长结构新技术所采取的措施。3.1.1.4、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3.1.2、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条件与业主、监理沟通:3.1.2.1、采用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施工在交通管

6、制方面提供连续施工可能性时,才能满足大方量一次浇筑的要求。3.1.2.2、业主应提供足够的施工场地以满足地泵就位,同时尚应提供足够的能源或设置发电设备设施。3.1.2.3、施工部门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议采取的技术措施应报告监理,并通过监理取得设计单位和业主的同意。3.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配 3.2.1、委托设计需提供的条件包括混凝土的类型、指定龄期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混凝土场内外输送方式与耗时、混凝土的浇筑坍落度、施工期平均气温、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其他要求。委托单位尚应提供混凝土试配所需原材。3.2.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必须满足上述各条件的要求外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与温差收

7、缩。3.2.2.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需提供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附按预定程序施工的坍落度损失和坍落度现场调整方法,普通混凝土7d、28d的实测收缩率,所选用外加剂的种类和技术要求。3.2.2.2、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尚应按GBJ 119的试验方法提供本试验室的,试块在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该值应大于0.015%(结构厚在1m以下)或0.02%(结构厚在1m以上);一般底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以0.02%0.025%,加强带、后浇缝以0.035%0.045%为宜;6个月混凝土干缩率不大于0.045% 。3.2.2.3、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以依后期强度换算的28d强度为准。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若

8、以7d强度推算换算的28d强度则应以限制膨胀试块的7d强度为依据。3.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3.2.3.1、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抗渗水压加0.2MPa控制,储备不可过高。3.2.3.2、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填加掺合料,粉煤灰应不低于二级,其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的掺量不应大于3%。当有充分根据时掺合料的掺量可适当调高。3.2.3.3、送达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泵送宜为80140mm ,其他方式输送宜为60120mm,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到达现场前坍落度损失不应大于30mm/h,总损失不应大于60mm。3.2.3.4、混凝土最小水泥量不低于300kg/m3

9、,掺活性粉料或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 。3.2.3.5、根据水泥品种,施工条件和结构使用条件选择化学外加剂。3.2.3.6、水灰比宜控制在0.450.5之间,最高不超过0.55;用水量宜在170kg/m3 左右;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用水量在180kg/m3左右。3.2.3.7、砂率宜控制在35%45%,灰砂比宜为1:2l:2.5。3.2.3.8、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使用碱活性骨料时限制在3kg/m3 以下。3.2.3.9、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0.3%。3.2.3.10、凝土的初凝应控制在68h之间,混凝土终凝时间应在初凝后23h。3.2.3.11、缓凝剂

10、用量不可过高,尤其是在补偿混凝土中应严格限量以防减少膨胀率。3.2.3.12、膨胀剂取代水泥量应按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所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及产品说明书并经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量必须充足以满足膨胀率的要求。3.3、主要施工机具仪表3.3.1、机械设备、仪表现场输送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泵及钢、软泵管。混凝土浇筑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小型水泵等。专用发电机、电子测温仪和测温元件或温度计和测温埋管。3.3.2、工具手推车、吊斗、扳手、胶管、铁锹、钢钎、刮杠、抹子等。3.4、作业条件3.4.1、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流水作业段的划分,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质量

11、标准,安全施工等已交底。3.4.2、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水、电、照明已布设。3.4.3、施工脚手架、安全防护搭设完毕。3.4.4、输送泵及泵管已经布设并试车。3.4.5、钢筋、模板、预埋件,膨胀加强带支挡,测温元件,标高线等已检验合格。3.4.6、模内清理干净,前一天模板及垫层或防水保护层已喷水润湿并排除积水。3.4.7、保湿保温材料已备;由商砼站提供100200kg同配合比水泥现场备用。3.4.8、工具备齐,振动器试运合格。3.4.9、现场调整坍落度的外加剂或水泥、砂等原材已备齐,专业人员到位。3.4.10、防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渗试模备齐,坍落筒也配备好。3.4.11、底板高、低处外侧模已涂

12、隔离剂。3.4.12、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搅拌站已试车正常,材料备齐。3.4.13、联络,指挥,器具,已准备就绪。3.4.14、需持证上岗人员业经培训,证件完备。3.4.15、与社区、城管、交通、环境监管部门已协调并已办理必要的手续。第四章 施工安排4.1、施工平面布置图0.000以下基础施工期间,现场材料堆放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底板设置两条膨胀加强带,因此可充分利用三个区段分段组织施工,第区段承台、底板钢筋制作加工时,可利用第、区段垫层面;第区段则利用段垫层面作业。底板混凝土施工时,要组织解决地泵定位、合理布管,泵车进退场等问题。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堆放施工材

13、料、器具,以便每一施工区段的混凝土浇筑按自北向南、从远到近的施工顺序完成一次性浇筑。4.2、进度计划安排 基础底板施工需精心组织,按2008年年进度计划统筹安排,同时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 附:施工总进度计划4.3、人、材、机安排4.3.1、混凝土供应由项目部与商砼站统一协调组织,确保罐车数量能满足混凝土地泵持续工作,并能顾及运距、行车高峰期等相关因素。4.3.2、混凝土浇筑时,人员按工序分工安排如下:坍落度检测:1人;罐车接料:1组,每组4人;接、转泵管:2组轮换,每组8人,必要时2组人员同时进行;振动棒手:3组,每组2人,轮流作业;混凝土配合人员:3组,每组5人; 混凝土收压光人员:2组

14、,每组5人,沿浇筑顺序平行推进; 现场机电配合人员:4人,现场旁站,确保施工不中断; 现场负责人:由项目经理带队,全体管理人员参与,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运行。4.3.3、混凝土浇筑期间,所有施工人员餐饮均在现场解决,由项目部统一策划定制快餐,组织降温、降暑饮品。第五章 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5.2、施工操作工艺5.2.1、施工现场与监理单位沟通,做好钢筋、模板、预埋件的验收工作;5.2.2、混凝土的场外运输5.2.2.1、预拌混凝土的远距离运输应使用滚筒式罐车。5.2.2.2、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5.2.2.3、必须有完善的调度系统和装备,根据施工情况指挥混凝土

15、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间。5.2.2.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一次装料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运送过程中简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前,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5.2.2.5、送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检验,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5.2.3、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5.2.3.1、固定泵(地泵)场内运输与布料:5.2.3.1.1、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50mm 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mm 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气。5.2.3.1.2、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5.2.3.1.3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 速度进行连续泵送。遇到运转不正常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