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62113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留置送达制度的法律思考李文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信访案件中,反映案件程序存在暇疵或违法占有相当比例,而送达问题尤其突出。实践中,“送达难”亦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务界的一大难题,为提高送达效率和质量,不少专家、学者和审判实践者不断探求解决此问题的出路。笔者仅就留置送达制度的现状、困境及如何完善作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留置送送达制度的现现状(一)现行行留置送达制制度在立法层层面过于严格格民事诉讼讼法第799条规定,“受受送达人或者者他的同住成成年家属拒绝绝接收诉讼文文书的,送达达人应当邀请请有关基层组组织或者所在在单位的代表表到场,说明明情况,在送送达回执上记记明拒收事由由和日期,由

2、由送达人、见见证人签名或或者盖章。”最最高法院适适用意见第第82 条又又补充规定:“受送达人人拒绝签收诉诉讼文书,有有关基层组织织或者所在单单位的代表及及其他见证人人不愿在送达达回证上签字字或者盖章的的,由送达人人在送达回证证上记明情况况,把送达文文书留在受送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达。”从以上上规定可以看看出,留置送送达有严格条条件: 一是是受送达人或或其同住成年年家属拒不签签收;其二,有有关基层组织织或所在单位位的代表到场场见证;其三三,留置地点点限于当事人人的住所。(二)司法法实践中留置置送达出现的的困境我国民事诉诉讼法之所以以规定留置送送达,其目的的就是为了解解决受送达人人拒绝签收诉诉讼

3、文书的难难题,但由于于规定过于严严格,导致司司法实践中留留置送达出现现不少困境与与难题,主要要表现在:1、见证难难。我国民诉诉法规定“送送达人应当邀邀请有关基层层组织或单位位代表到场”。作作为一条义务务性规范,该该义务的承受受者是送达人人,而有关基基层组织或单单位并无法定定的见证义务务,是否到场场见证取决于于其自觉性和和法律意识,法法院并没有权权利强制有关关基层组织或或单位到场见见证。而在司司法实践中, 有关基层层组织或所在在单位代表由由于种种原因因不愿到场见见证的情况普普遍存在。虽虽然最高法院院适用意见见已经考虑虑到了基层组组织或单位代代表在履行见见证义务后不不愿在送达回回证签名或盖盖章的情

4、况,但对其不愿愿履行见证义义务的情况未未予考虑,以以致影响了送送达效率的提提高。2、当事人人反感、易于于激化矛盾,引引发信访案件件。对人民法法院送达的法法律文书,有有些当事人及及同住的已成成年家属法律律意识淡薄,不不了解诉讼文文书的性质,又又不听送达人人员解释,认认为收到诉讼讼文书就要负负法律责任,形形成当事人之之间以及对法法院的矛盾,进进而引发信访访案件。3、送达地地点范围较窄窄。由于留置置送达将送达达地限制于受受送达人的住住所,虽然我我国20033年12月11日施行的最最高人民法院院关于适用简简易程序审理理民事案件的的若干规定对对留置送达的的场所由原来来法律规定的的住所扩大到到受送达人的的

5、从业场所,但但范围仍太窄窄,被送达人人经常利用这这一漏洞躲避避送达。4、送达主主体单一。我我国民事诉讼讼法及其司法法解释表明送送达的主体只只能是人民法法院,当前,人人民法院大多多面临案多人人少之困境,对对于送达并没没有规定有谁谁负责, 在在实践中,有有法警负责送送达的,有审审判员会同书书记员送达的的,各地做法法不一,尚在在探索之中,但但都是在人民民法院工作人人员作为唯一一送达主体下下进行的。5、现行法法律规定中签签收人的范围围过窄,导致致送达困难。我我国民诉法规规定,送达诉诉讼文书,应应当直接送交交受送达人。受受送达人是公公民的,本人人不在,交受受送达人的同同住成年家属属签收;受送送达人是法人

6、人、其他组织织的,应当由由法定代表人人、主要负责责人或者负责责收件的人签签收,上述人人员不在,由由法人、其他他组织的负责责收件的人签签收。这就给给当事人规避避法律留下了了空子,拒收收的现象十分分严重。有的的受送达人只只要看见法院院的人员来找找就避开,法法人或者其他他组织的工作作人员常以不不是法定代表表人、主要负负责人或者负负责收件的人人为由拒绝签签收;而受送送达人留在家家里的往往不不是成年家属属,导致法院院不能适用留留置送达。二、完善留留置送达制度度应当遵循的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于维护司法权权威、提升司司法公信力。法院工作人人员送达是代代表国家执行行公务,维护护司法权威、提提升司法公信信力的原

7、则可可以进一步推推进依法治国国,提高公民民、法人的法法律意识,使使守法、尊法法、用法、护护法成为社会会普遍信奉的的行为准则,从从而促进和谐谐社会的创建建。2、有利于于践行“公正正与高效”。完善留置送送达制度,平平衡诉讼公正正的价值追求求与效率价值值追求,进一一步提高工作作效率,使每每个当事人感感受到司法的的公正与快捷捷,才是司法法改革的生命命力之所在。3、有利于于践行“司法法为民”。“司法为民民”是为人民民服务的具体体体现,任何何一项司法具具体制度的改改革均应当体体现司法为民民、便民、利利民的基本理理念,坚持人人民法官为人人民,也是人人民法院人民民性的必然要要求。4、注重法法律引领与司司法大众

8、化的的平衡。制定法律制制度首先要注注重法律的引引领作用,但但也要考虑我我国的基本国国情,不能使使法律离人民民的距离太远远。三、完善留留置送达制度度的建议“程序是法法律的心脏”,而送达是程程序的骨骼。而而留置送达中中存在的问题题,妨碍了人人民法院诉讼讼程序的顺利利进行,不利利于人民法院院及时、公正正地审理案件件、维护当事事人的合法权权益,特别是是现行的民事事诉讼法规定定留置送达时时应当邀请基基层组织或单单位的代表到到场见证,以以及对送达场场所、送达人人、受送达人人的限制,是是留置送达难难的根源所在在。针对留置置送达在审判判实践中存在在的问题,参参考国外及地地区的规定,建建议从以下几几个方面进行行

9、完善:(一)在立立法层面完善善送达制度,提提高送达效率率。1、取消见见证制度。在在留置送达问问题上,我国国可以借鉴国国外的行之有有效的送达方方法。目前国国外许多国家家在留置送达达时均无见证证制度,对于于留置送达,法法院以其职权权自主行使,不受外界因因素影响。如如日本民诉法法一百七十一一条第3款规规定:“受送送达人无正当当理由拒绝接接受送达时,可可以将文书留留置在应进行行送达的场所所”;法国民民诉法六百五五十六条规定定:“如果没没有任何人可可以或愿意接接受文书副本本,经执达员员查询受送达达人的地址准准确,并在送送达文书上说说明查询事宜宜后,已进行行的送达视为为向住所或居居所的送达场场所。” 鉴鉴

10、此,笔者认认为可以删除除民事诉讼法法第79条中中关于邀请有有关基层组织织或所在单位位的代表到场场的规定,直直接规定当受受送达人或者者他的同住成成年家属拒绝绝接收诉讼文文书的,送达达人在送达回回证上记明拒拒收事由和日日期,由送达达人签名或者者盖章,把诉诉讼文书留置置在应送达场场所,即视为为送达。2、扩大送送达地及签收收人范围。从其他国家家或地区的立立法看,大多多将与受送达达人有特定联联系的人纳入入到法定签收收人范围内。如如日本新民事事诉讼法第一一百零六条也也规定“在就就职场所之外外的应送达场场所未会见应应受送达的人人时,可以将将文书交付给给具有相当辨辨别能力的雇雇员及其他职职员或同居人人。”法国

11、国新民事诉讼讼法典第6665条第22款规定:送送达文书之副副本可交给在在场的任何人人;如无人在在场,可交给给楼房的看门门人;最后,还还可交给任何何邻居。目前前,我国20003年122月1日施行行的最高人人民法院关于于适用简易程程序审理民事事案件的若干干规定对留留置送达的场场所由原来法法律规定的住住所扩大到受受送达人的从从业场所,笔笔者认为,为为适应社会发发展的需要,在在送达地点的的选择上, 如当事人的的工作场所,以以及法人的营营业所、事务务所等都应该该成为送达地地点,只要在在应送达地点点遇见受送达达人而其无理理拒绝签收的的,就可以留留置送达。对对于公民的送送达,如果在在住所地不能能遇见受送达达

12、人的,可以以交给有相当当识别能力的的同居人或其其雇用的人签签收。另外,在在征得受送达达人的邻居、房房主或出租人人同意的前提提下,可以由由他们签收,同同时制作送达达通知粘贴在在受送达人的的住所地,告告知受送达人人文书已经送送交的情况、文文书的性质、文文书所交之人人的有关情况况,送达的法法律效果等等等,并在送达达回证中记明明。对于法人人和其他组织织的送达,除除了法定代表表人、其他组组织的负责人人以及负责收收件的人签收收外,可以由由办公地点的的其他有辨别别能力的职员员或雇员签收收。3、适度扩扩大送达主体体,优先确立立邮政机关的的送达主体地地位,有条件件地推行诉讼讼不同阶段当当事人不同的的送达方式。在

13、司法实践践中,邮寄送送达占有一定定比例,而此此种送达最大大的缺陷就是是送达人的权权限问题。 在国外,邮邮寄的方法得得到广泛的运运用,其成功功经验之一是是明确规定邮邮政机关是送送达的主体。如如德国民事事诉讼法第第175条规规定,“交付付邮局即视为为送达而发生生效力,即使使因投寄不到到而退回,仍仍然有效。” 最高人民法法院关于以以法院专递方方式邮寄民事事诉讼文书的的若干规定虽虽对邮寄送达达作了重大改改革,但是对对邮政机关的的送达地位仍仍没有作出明明确的规定。笔笔者认为,应应明确赋予邮邮政机构的送送达主体资格格,具体负责责送达诉讼文文书的邮局业业务人员准用用法院送达人人员的规定,如如可以留置送送达。

14、英美法法系国家均实实行当事人送送达主义,但但结合我国国国情,直接引引用当事人送送达主义缺乏乏可接受的土土壤,只能积积极引导、逐逐步有条件推推行。(二)实践践中积极探索索新型留置送送达技术辅佐佐方式,实现现司法公正。在今天,随随着经济的发发展,生活水水平的提高,科科学技术的提提高,可以为为留置送达提提供更多技术术依据,如利利用影视等作作为留置送达达的依据。利利用摄像或录录音的形式,客客观准确地记记录下送达的的全过程,并并由送达人员员说明情况后后,在送达回回证上面签名名,作为留置置送达的法律律依据,以消消除当事人不不必要的误解解。(三)在社社会管理层面面强化基层基基础建设,加加大普法教育育,尤其是司司法权威性的的教育,使广广大公民逐步步树立尊崇法法律的基本意意识,从而消消除逃避法律律的思想根源源。总之,我国国留置送达作作为送达程序序的一个重要要送达方式,积积极探索加以以完善,使留留置送达制度度既体现司法法的高效,更更能践行司法法之公正,以以利于构建和和谐司法、和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