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导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6180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乙己》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乙己》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乙己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感悟封建社会的世 态炎凉以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教学重难点: 对孔乙己人物性格的分析、 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这篇 文章的主题。一、导入:师:作为中华民族 20 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在他 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孔乙己,去体味 小说复杂的情感内蕴。 (教师板书课题:孔乙己)二、自主学

2、习:师: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并且想 一想,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思考问题。( 6 分钟后交流)三、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师: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还有吗?请同学们能结合课文的内容来回答。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守信的人,因为他能按时还上酒钱。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很可怜的人,最终他死了,可他的名字还在酒店里的粉板上。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许多不良品质的人。 师:是吗?他有哪些不良

3、品质? 生: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生:他还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明明偷了东西,还说: “窃书,不算偷。 ” 师:还有其它方面吗?生:明明没有钱,还要去喝酒。 (学生大笑) 生:明明是一个没有地位的人,可还要装作斯文人。 师: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课文第四小节有这样一句话: “他唯一一个站着喝酒却穿长衫的人” 。 师:你分析得非常深刻。 生:我认为, 孔乙己还是一个非常迂腐的人, 一天到晚说一些 “知 乎者也”的话。师:他为什么要说这些“知乎者也”的话呢? 生:他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师:与众不同,有哪些不同? 生: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不能和那些短衣帮一样。师:而

4、实际呢? 生:他也是与短衣帮处于同等地位的人。 师:读了一遍课文,居然有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孔乙己是一个善 良懦弱、迂腐穷酸、好吃懒做、自命清高、深受科举毒害的旧知识分子。三、问题探究: 师:读了课文后,我们会不禁想到上册学习的另一篇小说,它是 - 生:范进中举 师:对。两文在人物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 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 ,都没 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 所不同的是, 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 而孔乙己直 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 。作者这样写各有什么用意?( 8

5、 分钟后师生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找到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范进在遭胡屠户训斥后,还诺诺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而孔乙己在酒客嘲笑他有偷 窃行为时,硬撑着作“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的无力强辩。 师:你找得很准确,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自卑相;孔乙己虽穷困落魄,却自称什 么“君子固穷” ,有一股自视甚高的傲气。生: 范进中举后,张乡绅忙来拜访。范进明知他无稽的攀附之词,还连称“却幸得老先生 门下”;而孔乙己当人们问他“你当真识字么” ,明明是戏弄之词,却“认真地显出不屑置辩 的神气”。师:孔乙己浑身透出一股迂阔的腐儒之风;而范进的心灵却熏染着世故

6、圆滑的污浊之气 生: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 还把自己少得可怜的一点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 范进在胡屠户受 银假作谦让时,明知从此再也不会要他接济,还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 。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范进是世故虚伪,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中还 留存些许善良的因子。 老师想要追问一下的是: 两篇作品除主要人物外, 还以人与人的关系 无情剖析了社会的病态。这种病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范进家的众邻居,在他中举的消息传开后,送鸡送米送酒,出主意想办法为他治疯,胡 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也有一个强烈的反差;孔乙己周围的酒客不过是把他作为一个笑 料。师:从范进的众邻居和胡屠户的

7、态度变化中, 如果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整个社会热衷功名富贵、 趋炎附势、庸俗市侩的世态人情,我们也就不难明白范进为什么三十多年醉心于科举考试, 一朝侥幸中举竟至于发疯。生:胡屠户和酒客掌柜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艺术形象, 胡屠户打耳光的滑稽表演与掌柜在 粉板上写下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 。师:吴敬梓用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强烈对比来嘲讽整个趋炎附势的丑恶社会; 鲁迅则以掌柜对 十九个钱的念叨来解剖病态社会被异化的人们对于不幸者无动于衷、甚至于 “在伤口上洒把盐”的人情淡薄。师:那么,两文在写法上又有何差异呢 生:写范进“头发都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生:对孔乙己作的是多层次的精细的雕刻,如“他

8、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 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师:吴敬梓如一漫画家, 几笔粗线条的变形写意, 信手涂抹出人物令人作呕的脸谱;鲁迅则 如一雕刻家,对孔乙己作的是多层次的精细的雕刻。生: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写到了“笑” ,即周围人对主人公的笑 生:咸亨酒店的酒客和掌柜对孔乙己的笑却是漫长的,贯穿了他的一生。 师:这“笑”犹如一柄无形的锐利武器逼得孔乙己步步溃退,狼狈不堪,直至死亡,这是含 泪的笑。 同学们的见解真是异彩纷呈。范进和孔乙己,同为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孔乙 己麻木迂腐的性格之中兼有清高傲气, 偷窃懒惰的恶习之外不乏善良正直; 而范进显得猥琐 懦弱兼具圆滑世故。 在范进的脸谱上, 可贴一“丑”字;孔乙己的灵魂深处, 渗透出几缕 “悲”。 两位作家, 都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 吴敬梓的笔触鞭挞了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 识分子的精神堕落; 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 则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末期的整个病态社会。吴敬梓用夸张变形的笔法,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假丑恶,读来酣畅淋漓;鲁迅运用令人叹服的白描手法,对病态社会的根源,作了毫不留情的解剖,读来沉郁含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体味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写法上的悲剧效果:(师播放视频资料)师:这种悲剧效果的体现,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做到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谢谢 同学们,下课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