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176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淳县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一、积累运用(26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题必答,第题四处任答两处) (10分)蒹葭苍苍,(打4个字格)。(诗经) 子曰:“(打5个字格),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打3个字格),(打3个字格),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五十弦翻塞外声,(打5个字格)。(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报君黄金台上意,(打7个字格)。(李贺雁门太守行) (打7个字格),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打4个字格),(打4个字格)。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

2、情的诗句是:(打5个字格),(打5个字格)。走过四季,文人的笔下总有优美的章句吟诵着对四季景致的感悟与赞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胜似绘画的一句“(打7个字格),(打7个字格)”,绘出春草的萌发;爱莲说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打6个字格),(打6个字格)”,赞出夏荷的高洁;水调歌头中满含慰藉的一句:“(打5个字格),(打5个字格)”,吟出秋月的祝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写春花的一句“(打7个字格),(打7个字格)”,比出冬雪的美丽。高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圣地”之称。为了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学校组织了“家乡风景独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

3、下资料,并准备以“走进高淳”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26题。(12分)2、本期内容分为四个栏目,已拟有三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从文化、民俗等角度再设计个栏目,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2分)栏目一:采集民间传说栏目二:游览名胜古迹栏目三:品尝风味特产栏目四:3、在“栏目一”中,同学们采集了很多有关高淳的民间传说,并写了一段引言,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拼音或汉字。(4分)民间传说高淳有“四宝”: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千百年来招来了多少游客的探访、引发了多少文人的xi()想。四宝究竟哪些方面备受青睐()?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闻?本栏目将揭开这千古之谜,

4、ku()探四宝的传奇故事。4、在“栏目二”中,要求介绍高淳的一处名胜古迹。同学们已经写了一处,但出现了一些错误,请按要求作答。傍水而列的高淳老街,在古城金陵更称得上为第一老街。她商业繁荣,文化品位也日益加大。老街建筑群多带明清风格:粉墙青瓦古朴典雅,飞檐翘角A突兀多姿,特色建筑B鳞次栉比,各种特产C济济一堂,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一条街。(1)其中有一处语病,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1分)(2)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1分)5、我县物产丰饶,特色鲜明。在需要宣传高淳风味特产的“栏目三”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宣传广告。请选择你所熟悉的家乡的一种特产,仿照上面两句在

5、横线处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有的说:“高淳羽扇,精巧雅致,取凉上品。”有的说:“老街豆腐干,味美可口,闻名遐迩。”有的说:“,。”6、高淳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阳江镇以表演水浒人物武术技艺的“打水浒”已是我县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面就是他们表演的一些内容:武松十八棍、林冲刺枪、孙二娘双刀、鲁智深醉拳等。请你概括出一个水浒中与上面人物相关的情节。(15字左右,人物可任选一个)(2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2分)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2分) 二、阅读探究(44分)(一)阅读下面的

7、文言文,回答8-11题。(12分)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曹刿论战乙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今河南柘城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节选子鱼论战8、 解释下列带点

8、词。(4分) 既克( ) 望其旗靡( ) 楚人未既济( ) 公伤股( )9、与“公与之乘”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 B、请击之 C、寡助之至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1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胜;宋楚泓之战,宋大败。一胜一败,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12-16题。(13分)父爱的高度 吴宏博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

9、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A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 “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

10、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敲门。父母已睡了,B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C看着昏黄灯光里父

11、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16)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选自散文月刊12这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两次看电影的情景,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分)第一次:第二次:13文章写得非常感人,其中有两处写到流泪,一处是第(11)段“眼一下子就湿润了”,一处是第(14)段“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说出其原

12、因。(2分)“眼一下子就湿润了”的原因:。“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的原因:。14说说文章最后“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这句话含义和作用。(3分)15作批注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文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请在三处划横线的地方找一处,仿照例句写一点批注。(3分)例如: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批注:动作描写,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披”字写出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第()处,批注:16作者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请你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把你生活中能代表父爱或母爱的动作描述出来,50字左右。(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