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61035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1.学生体验:用两根手指触试喉咙处,轻轻发出“啊”的声音,体会手指的感觉。2.教师实验: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3请生列举物体振动发声的例子1.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 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学习过程:一、声音产生的原因:【自主分析】1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过渡:声音由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靠的是什么呢?都可以振动发声。二、声音的传播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自主学习】1.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2、?空气传送了声音.学习课本第3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回答问题;.请学生列举气体、固体也能传声的例子。2.声音的介质:()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三、声速回声.学生自学课本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自学小资料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固液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挑战自我】1、(2013遵义)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

3、,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D)A就地静止等待 B大声呼救 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 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2012朝阳区)如图(包括对应的描述)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011大庆)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

4、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梳理反思】学后反思: 一、声音产生的原因:1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三、声速回声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固液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教后反思: 【布置作业】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2、完成课本3页习题、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