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61013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名词解释和简答复习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区别?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 ,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 , 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1.功能部结构 2.产品部结构 3.区域部结构 4.顾客部结构 5.矩阵结构企业增长的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3.技术优势的发挥 4.来自竞争的压力 ( 5.可为管理者

2、带来成就感 6.政府的支持 7.可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实力(势力)和讨价还价的力量,并易于从多方面获取资本以继续增长。)企业空间增长阶段阶段1: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阶段2: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阶段3: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新产品阶段 、 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 ,然后 , 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 , 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 , 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

3、的空间变化。( 1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 , 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第一 , 新产品阶段 特点 : 新技术 、 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 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 ,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 。 较高的消费水平 , 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 , 宣传费用高 , 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第二 , 成熟产品阶段 特点 : 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 , 实现标准化生产 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 , 当产品的成本 ( 出厂价

4、格运费 ) 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 , 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第三 , 标准化产品阶段 特点 : 产品已经定型 , 生产技术标准化 。 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 。 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 , 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 , 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 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 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 、 生产企业建厂投资 ( 地价 、 建筑材料等 ) 、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巨大的市场,生产活动和产品市场进入发展中国家。(二)邓宁的折衷理论邓宁在前人研究

5、的基础上 , 将企业优势 、 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 提出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 1 )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保证其拥有市场的所有权,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 、品牌优势等。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降低经营风险。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时 , 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 , 如技术转让 、 授权生产 、 品牌转让、加盟连锁等形式。( 2 ) 交易内部化优势 , 直接投资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内部化 , 节约部分成本 。 如果跨国公司把各种所有权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 , 就要产生外部化交易 , 增加成本和风险 。 当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

6、化优势时,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得利润,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3 ) 区位优势 , 拥有前两种优势的企业 , 要考虑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 , 如土地价格 、 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费用等因素,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企业区位。当企业具有以上三种优势时 , 才会直接投资 , 其他国家具有较好的区位 , 则生产企业设置在当地以供应市场需求。外国直接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1.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2.集中于边界地区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1. 在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他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他国。2.

7、 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迁移的结果使公司总部区位趋于分散。3. 在都市内,公司总部由市中心区外移的现象,在纽约、伦敦等地均有发生。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或者对原产品的改进)信息;同时,通过应用科学研究,了解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可行性。2.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3.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品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改善,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和营销。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 2.层次性 3.区域性 4.多面性 5.差异性 6.时间性主导产业和支柱

8、产业的差异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支柱产业 :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域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如何选择主导产业1. 高比较优势系数 2.高产业关联度 3.高需求收入弹性 4.高产生率上

9、升率 5.高产业创新能力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 ,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分析区域产业结际分工中的作用,能否负担得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在数量、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4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

10、业的更替快。( 6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1.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2.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 (2)过渡阶段 (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 (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费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 1 )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没有等级之分 。 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 经济极不发

11、达 , 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 2 )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 )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新的经济济中心体系。 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外围地区 , 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 )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经济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区域空间结构的四个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 2.点轴式空间结构 3.网络式空间结构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主要包括:1.资源禀赋

12、 2.资源配置能力 3.区位条件 4.外部环境: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背景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概念 :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的特点 : 在产业方面 , 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 ; 在空间上 , 增长极通过与周围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重心 ; 在物质形态上 ,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此外,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支配效

13、应 :增长极具有技术 , 经济方面的先进性 , 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 乘数效应 : 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出示范 、 组织和带动作用 , 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 在这个过程中 , 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 ,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 , 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 极化与扩散效应 :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加快增长极的发展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 , 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 在区域

14、全局的发展过程中 , 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 “ 极化效应 ”“ 扩 散 效应 ” 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 , 二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 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 , 则溢出效应为负值 , 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 。 反之 , 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 , 则溢出效应为正值 , 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总之 , 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 。 而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 ,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 所以增长极的形成 、 发展 、 衰落和消失 ,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

15、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区域间相互依赖理论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 , 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 1975 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 。受依赖关系的影响 , 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 。 所以 , 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现在 , 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 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 ; 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 , 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 ; 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因此 , 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 , 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 , 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