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609641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3教学要求: 一、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生活和幻想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幸福。 二、初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区别课文中事物和联想的不同部分。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段,并能简要复述课文。四、掌握哆哆嗦嗦、精致、蹒跚、简直、奇异等词语,会用因为虽然但是造句。 课前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自学课文、分段、范读课文、读讲第一段。第二课时:讲读第二段1节。第三课时:讲读第二段5-6节、第三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话,你们知道这

2、篇童话是谁写的(世界著名的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 介绍安徒生。(资料附后) 这篇童话非常感人,你们自己先读读,看能不能读懂。 二、自学课文 1.我们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提出卖的写法)看了题目你怎么想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 3.弄清了文章先写的什么,接着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现在你们试着先分段。 4.分段、编写段意: 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 第二段:小女孩坐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开了美好的幻想。 第三段: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冻死路旁。 一、范读课文。 现在你们再听老师读读。二

3、、讲读第一段。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开始我们要弄清故事发生的什么 (时间大年夜,一个下着雪的又黑又冷的晚上。 地点街上。 人物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2.你们自己读读想想,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可怜的小女孩!) 3.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寒风中行走。 描述:这幅图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光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可怜的小女孩,后面是一个感叹号,这里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现在我们看图,读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结束你的这一段话。

4、 思考、准备。 描述 提示:为了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还应该描述背景,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天冷,大年夜,又黑又冷,你们想,怎样用背景来衬托小女孩孤苦 继续描述。 结合学生描述指点: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间。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注释说明)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表示进一步说明)这里两次写大年夜,因为这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同学们你们大年夜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过吗:卖火柴扔小女孩她是人,而且是孩子,她当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所以她忘不了这个,她可

5、忘不了这个。加上可更加强调忘不了。 4.结合朗读一、二两句和第三节。5.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字(穷)而且是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提示句式:连.也说一句话。 朗读全段。 小结: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能回家。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上一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坐在了墙角里,这样冷的天在雪地里,那该多冷啊! 于是,她擦着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开发美妙的幻想。 二、自学课文。1.现在我们看,前后一共几次擦着了火柴。 看第二段又可以分成

6、几个层次。 指点:这是一篇童话。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我们在学习童话的时候,应该学会区分哪是写实,哪是幻想,现在我们就一层一层地来学,先学第一次擦火柴,哪是写实的,哪是幻想的,自学分层次。2.讲读第一层。指名读第一层。 (1)通过指导来理解句子。 天冷极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冻僵可以看出她冷的程度,要突出。练习读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这时她心里产生了什么愿望 渲染:她多么需要温暖啊,于是她想,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非常肯定的,可见她冷的程度,因此这句中的小小的有好处的要强调。下面接着她想,她敢从成把的.吗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她敢吗为什么提出

7、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卖钱的,小女孩是以卖火柴为生的。) (2)指导朗读: 从她敢吗到她终于抽出一根这又说明什么(她太冷了也顾不得了)朗读时这两句话后面停顿要长些,有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 下面,火柴燃起来了。要读得欢快些。因为在这一瞬间,小女孩忘掉了眼前的饥饿和寒冷的痛苦。简直要强调。再指名读,看好后面的标点。 (3)(出示图画:小女孩坐在墙角擦亮了火柴) ()借着这明亮的火焰,你们看着图想,小女孩她觉得怎么样 女生轮读. (5)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她们在说什么(她自言自语地说:好暖和呀!多好的火炉啊!) (6)现在你们想想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因为这一

8、道火焰,使她仿佛看见一闪亮的火炉,而且自己正坐火炉旁边。)奇异就是不同一般的。 ()在幻想中是这样的温暖、舒服,然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不要求回答)你们想,表示还是和原来一样,可以用上哪些词儿(仍然、仍旧、依旧、依然、还是)你能不能选其中一个说说,小女孩还是那样冷;最后能从几个方面说,火柴灭了,依然是.耳边依然是.她身上依然是. 若更进一层后还可以怎样补充说明,不,她觉得比先前更冷了。 (8)朗读全节。第一层女生轻声朗读;第二层指名女生读;第三层男女轻声齐读。幻想中这样温暖,现实中是这样寒冷,通过幻想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冷。4.讲读。第二层: (5)她又擦了一根,这次她幻想着什么请小

9、朋友自学。 (6)思考:在小女孩的幻想中,那烤鹅的肚子里,为什么要填满苹果和桔子;又为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蹒跚地一直向她走来(饿得厉害,马上就可以吃)(7)最主要的词语是什么做上记号。从这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使你联想到什么 ()(例话:墙那边一定是富人家,屋里面烧着火炉,暖和和的,他们正围着桌子共进晚餐,桌上是丰盛的菜肴,贫富是多么不同,如同隔着一堵又冷又厚的墙,墙里外两个世界。)4讲读。第三层: (1)当她第三次擦燃火柴时,她感到什么 释:圣诞树,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过春节,西文许多国家过圣诞节。他们的大年三十夜就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过圣诞节,有钱的人家即点起漂亮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点

10、上许多蜡烛,挂着玩具画片,有时还会有人扮圣诞老人,送给孩子们许多礼物。在圣诞树下,孩子们感到快活极了。而像小女孩这样穷的人家是不会有这漂亮的圣诞树的,所以她只能是在想象里看到。还不能直接看到,只能是透过玻璃门远远地看着。 ()课文上先说她坐在圣诞树下,后来说她向画片伸出手,从坐着到伸出,这里有哪些动作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到吗在说的过程中,最好能用上翠绿的明晃晃的在向她眨眼。 (3)想象性片断描述。(4)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她想的又是什么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5)描述:烛光成了星光,离她太远了,因为她是不可能坐在圣诞树下。悲凉的心境使她从落下的星星想到的是有一个什么人快死了;一;一;是

11、病死、冻死、或是饿死,充满了忧伤。 ()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她的,如果请你分析这个句子,说说其中表现奶奶爱她的字眼是什么(唯一、疼她、活着的时候)这一句描写中,从侧面告诉我们几层意思: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她的人,也就是除了奶奶,没有别的人疼她了。而这唯一疼她的人又死了,她就更孤苦仃,没有一点爱,不仅在自然环境里,她身体觉得冷,没有伶一点温暖,她的生活中,心里也是冷的,没有一点温暖。 ()想想,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指名读。三个学生,一人读一段。小结: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划着了火柴,在亮光中小女孩幻想着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 第三课

12、时 一、导入:上一课我们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次擦燃了火柴,展开了美妙的幻想,但每一次幻想都随着火柴的熄灭而破灭。 (出示图画:在原先已经出示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坐在墙角擦燃火柴的光圈上方添上了一个幻想的画面:奶奶微笑着搂着小女孩。)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第四部分。 你们看:1.描述:现在夜已经深了,天还在下着雪,风是这样的尖冷。小女孩还坐在墙角里,她冷得更厉害了。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她仿佛看到了谁 2.在亮光里,她看到了奶奶叫了起来,她看到奶奶为什么叫起来她对奶奶说什么指名读。 4.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亲人,所以一看到奶奶情不自禁地,(读奶奶)在提示语后面的两句话,哪一

13、句是主要的急切地祈求奶奶把她带走,因为在这儿她再也活不下去了。现在,假如你们就是小女孩,当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再你的眼前时,你是怎样的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又是怎样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带走。(通过担当角色,把学生带人课文描写的情境。) 看图齐读。三、讲读第二段第五部分。 1为了把奶奶留住,她赶紧又擦火柴,这回不是一根,而是一整把,这是她最后一次擦火柴了。当这次火柴擦亮,她仿佛觉得怎么样请你读第三部分。 2自学,做记号。Delta;提出疑问; Dlta;分层次;(第一层:写小女孩擦着了火柴; 第二层:小女孩在幻想中和奶奶飞走了。)Delta;在小女孩的幻想中,奶奶怎么疼她,把主要的动词画下来;

14、(抱起来搂在怀中飞走了)3再想一想,这一节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句(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4奶奶怎么疼她,又怎么飞走,请看图。 (出示幻想画面).现在请你们抓住这几个动词,看着图想象一下,奶奶见到小孙女会怎么疼她,先怎样,后怎样,小女孩又会对奶奶诉说什么 看图、想象、描述。6.她俩飞到哪儿去,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是这一节主要的句子,为什么这是主要的(概括前面节的内容,这是小女孩强烈追求的境界。)(1)比较读: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为什么要先用三个来强调(2)练:我们可以从全篇来看。 小女孩为什么幻想着自己坐在温暖的火炉旁 为佬幻想着喷香物质基础烤鹅正向她走来 这是为什么回答时,注意胙国为。 (3)这说明之所以用没有.没有.也没有.强调,是因为她的生活在极度的寒冷、饥饿和痛苦之中。如果她的生活像我们这样温暖,这样幸福,她会不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呢 轻声齐读部分。.指点:结合朗读指导,尽管安徒生爷爷用没有.,没有.,也没有.来表达女孩临前的美好幻想,但她真的能和奶奶飞到那儿去吗在十九世纪,样的地方,世界上有吗在人间,穷人和穷有的孩子,活着就是生活中有寒冷、饥饿、痛苦;只有死了,才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因此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