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6072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忆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一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展史以及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2、关怀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那么。2、掌握新闻的根本结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钱学森讲“万户飞天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创造的火药和火箭。

2、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察看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沛的准备。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万户问道:“怕什么?那仆人说:“倘假设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胆怯,快来点火!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焚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

3、,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忽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焚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

4、了不起的创造。“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创造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2022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如今,科技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2

5、022年,中国终于实现了飞天幻想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到那冲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感受那份自豪与骄傲以及重温那段艰难的航天历程。写出课文标题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以自豪的神情去回忆我国的航天历程。 放映幻灯片二、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导语13段2022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表达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11958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

6、射成功。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项目的战略决策。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三、 解决几个问题:、的标题有什么含义?有两层含义其一,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表明。用了大量的数字来体现真实性。、讨论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

7、。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表达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新闻报道确实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表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虽然用很大的篇幅表达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表达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根底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项目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

8、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忆,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谈谈的结构特点。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局部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那么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忆,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四、作业结合,课外搜集资料编写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附: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22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

9、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项目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项目研究。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022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发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开展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

10、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效劳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根底。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11、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珍贵数据。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方案进行研制,这项项目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项目。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项目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项目。1999年11月20日、2022年1月10日、2022年3月25日、202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2022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

12、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发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22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2022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在课文第14节提到:“这年3月,由4位驰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展倡议被批准。 这四位科学家是:王大珩hng 应用光学家。 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13、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淦gn昌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根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 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杨嘉墀ch 我国驰名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是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自动化学科、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创立人之一、国家“863高技术方案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统项目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神八空间模拟

14、对接初步成功中新社上海十月一日电 宗晨亮随着“神七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下一步进展备受关注。记者今天从上海航天局了解到,上海航天局目前已经着手“神舟八号飞船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三步走方案已迈出最后一步。作为“神八核心试验任务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地面试验中已获得成功。上海航天局介绍说,与“神七一样,上海航天局将继续承当“神八推进舱、推进系统、电源系统和通信、语音系统的研制工作,目前这些系统已经进入了调试阶段。“神八发射前,将首先发射试验性质的小型空间站“天宫一号,然后才发射“神八飞船,两个航天器将在太空试验交会对接。两者在地面模拟环境中进行的交会对接试验已经成功。据悉,目前正在

15、研制的“神八乃至于“神九的核心任务是试验“空间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是建立空间站的根底性技术。交会对接指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会合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它是实现太空装配、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等过程的先决条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间站的根底。中国航天方案分为三步来实行,第一步是“神五完成的从无人到载人飞行,第二步那么是“神七完成的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试验。而“三步走的最后一步那么是,首先建立短期小型空间实验室,最终目标建立长期的大型空间站,以及建立航天员可以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的“空间往返系统,进而进行规模比拟大的空间科学试验。因此可以说,“神八的研制,标志着中国航天项目已迈出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社论:飞天路上的壮丽凯歌热烈祝贺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2年09月29日08:38 人民网?人民日报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月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平安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幻想终成现实。我们向加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阔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