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60561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系统工作经历交流材料民政系统工作经历交流材料民政系统工作经历交流材料经营民政事业“六化”催生“六变”一谈起经营,耳熟能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终究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开展变化告诉我们,承当着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1、民政事业社会化,根底设施“由旧变新”。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干一点的“六点精神”,用了40万元的钱,干了80万元的事,圆了院民20年的梦。共计改造了7栋

2、平房、5000多平方米的房盖、门窗、地面和3000多平方米的甬路、草坪,使福利院的相貌涣然一新。原殡仪馆规模小、环境差、机制死、管理弱,多年想改一直没改成。我们用经营的理念,自筹资金400万元,仅用90天就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省内一流的北华苑殡仪效劳中心,投入运营后,年收益由原来的100万元进步到如今的20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进步。2、“五保”供养市场化,福利机构“由一变二”。按照省厅集中建院的要求,我们从20xx年开场,利用福利院、公寓闲置床位,将6个乡镇近200名敬老院院民接进城里进展有偿转移供养,乡镇除了将每位老人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1500

3、元划拨到福利院和公寓之外,再自筹1000元给福利院和公寓有偿供养。使每个老人供养经费到达每年2500元,这个数字在全省是比拟高的。此做法,老人享福、乡镇省心、民政获益,三方快乐。受到省厅等上级领导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再建一个福利院,并腾出旧公寓,继续扩大农村敬老院院民进城集中供养。为此,今年投资700万元,在福利院北侧新建了三栋面积为6300平方米的结合福利院。开工后,可集中供养院民400人,彻底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减轻乡镇负担、开展民政事业。原老年公寓房间设计不合理,无室内卫生间、无厨房,不便老人自主生活。今年,我市创新思路,

4、采取收取休养老人房屋折旧抵押金的方法,在原公寓南侧正在建立一处3400平方米的新型公寓。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又降低了老人入住本钱,特别是新公寓设计为单元式、小户型,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深受休养老人好评。原老年公寓腾出后,可集中供养农村敬老院院民300人,实现了农村敬老院院民全部进城集中供养,到达一举多赢的目的。3、政策效益最大化,实体建立“由无变有”。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去年开工的九泉山公墓,民政自筹300万元,位于龙海寺西侧,占地2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的。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立、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打破

5、口,使九泉山墓园成了市民政系统的“聚宝盆”,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200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集管理效劳、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效劳中心。建成后,将根据开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社区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4、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能“由浅变深”。20xx年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立出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带、指导推进等措施,探究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基层政权建立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厅基层政权处的有力指导和充分

6、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历。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调整、资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原那么,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深化,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浓重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气氛,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5、扶贫解困多元化,救助才能“由弱变强”。城市低保对象由20xx年的1100人增长到如今的每年1.2万人,增长了11倍,且补差额度不断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20多元,增加到60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补助我市的低保资金达550万元,有效地解

7、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按照省厅加快建立城乡综合救助体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农村非农业人口进展了延伸;去年又将1.3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对50户残疾农民施行了每户7500元的住房救助;对5800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700多万元;今年,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象4.5万人。前不久,省厅福利处和省社会康复医院专家专程对我市残疾儿童进展体检,已确定为80多名残疾儿童进展手术康复救助。几年来,我们在救灾救济处的支持下,每年省、市、乡三级筹措的救灾扶贫资金达500多万元。救助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6、社团开展规模化,民政数字“由小变大

8、”。福利彩票由20xx年的200万元将增长到今年的20xx万元,增长了10倍。登记的民间组织由20xx年的10多个增长到如今的160多个,增长了10倍多,特别是由只重视民办非企业到围绕中心、效劳大局、侧重培育和开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村经济开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间组织在经济建立主战场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做法在全省经历交流会上介绍了经历。深化经营理念,施行六化机制,民政工作产生了“六变”格局,使我市民政系统固定资产总量实现了翻番,民政事业获得长足开展。20xx年以来,我市连续获得了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婚姻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等5个国家级荣誉。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