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6050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五篇).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要求,学校有对师生和员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特制订学校安全教育制度。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定期对教职员工开展学习教育,使师生_安全,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中学生、合格公民。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1.交通安全教育;2.防溺水安全教育;3.消防安全教育;4.食品卫生安全教育;5.用电安全与防雷电教育;6.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7.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8.网络安全教育;9.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10.防地震等紧急状态的安全与防护教育;11.紧急情况下撤离、疏

2、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12.心理健康教育;12.突发疾病、疫情自我防护和救治常识教育。三、学校应在每学期初_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能力与意识。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活动。小学_至_年级了解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小学_至_年级学

3、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形成远离烟酒及_的健_活意识;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坚持安全“每周一课”,做到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主题,将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每日读报结合起来,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五、学校根据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_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提高应急防护和自救逃生能力。六、学校根据地域、环境特

4、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安全用电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七、学校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板报。八、学校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每周给家长发安全知识短信,提醒和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在家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九、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法

5、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课必须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机制。校园安全教育制度格式版(二)1、学校应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园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2、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把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3、学校应健全门卫制度和校外人员入校登记验证制度。上学、放学时,值日行政在校门口迎送学生,和门卫一起维护上下学秩序。安排或聘请安全保卫人员负责校内及周边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保卫人员应由具备资质的专职保安或其他能够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安全保卫人员

6、应制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制止将非教学用易燃_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物品带入校园;应加强校内及周边巡逻,制止校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行为,发现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应留心盘问,动员其离开校园,不得任其在校内长时间逗留,对校园周边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4、建立学校安全“一日一巡查,一周一调度,_月一通报”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机构_、领导、协调安全工作。学校建立行政、教师值日制度,每天安排一名行政值班,一名以上教师值日,实行_小时巡逻校园安全“三十防”见学校安全工作简报(_7),确保安全信息渠道全天候畅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就近办公;加强楼层栋位及空坪隙地管理,加强课余时

7、间的管理;特别是学生就餐、打水时一定要安排教师值日;总之,监管学生要不留任何空档。学校应将作息时间告知家长,不得随意变更作息时间,不得擅自放假。5、严禁学生及其他人员携带危险品、管制刀具等凶器和任何火种进入校园,要定期检查,摸清问题学生情况,及时化解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其他人员之间的矛盾。6、学校应加强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设施建设。购置、_的监控报警技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建立档案。要建立技术防范设施使用、维护和更新等配套制度。7、学校不得将场地出租给他人进行经营活动,更不得在学校周边从事易燃、_、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生产活动。8、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按照国家有关

8、规定对学校建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学校无法自行排除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学生宿舍、校园内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应列为重点_部位。9、学校应当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及职责,统一管理、规范_、定期检查、及时维修。10、校内建筑工地、陡坡、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应设置警示标志或防护设施。11、学校应当

9、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建立台帐,保证将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存放在安全地点。禁止学校采购、储存、使用其他非教学和生活必需的易燃_物品、有毒有害物品。12、寄宿制学校应当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安排其住在宿舍起始层门侧并配备相应器具,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通道要随时保证畅通,严禁将宿舍通道上锁后无人看管。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实行寝室负责制,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13、应规范对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宿舍(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等校内上网场所的管理,建立健康有序的上网环境

10、。14、学校应当建立定时离校制度、家校联系和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幼儿交与无关人员。15、定期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职员工、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学安全制度1、任课教师上课期间为班级的安全直接责任人。任课教师应严格按课务分工安全上好每一节课,任课教师因病、因事、出差等合理调课的(以教务处的记载为准),视受课者为直接责任人。未经同意,任课教师私下互相调课的,学

11、校仍视当班者为直接责任人,计划当班者为间接责任人。2、班级设立安全委员,负责了解班级安全信息,并及时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应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安全的活动。学校不得_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不得_学生参与制作烟花、有毒化学品等有危险的活动,不得_学生参加力所不能及的、超时超强度的勤工俭学或劳动技能活动,不得_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3、上课时,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出勤情况,特别是在室外上课的,教师每节课都要认真清点人数,对无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及时查找,若有异常,应与班主任及时取得联系

12、,以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4、上课期间,任课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时间,按时到岗维护好课堂秩序,全程监护学生学习、作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离课堂,不得处理与课堂无关的事项,不得擅自让学生离开课堂或离开学校,有权拒绝来访者。5、学生在上课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并及时告知学生的监护人,不得推诿、拖延。教师在体育、劳动技能活动中应特别_学生的身体健康,主动询问学生身体状况,不得让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体质虚弱的学生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劳动技能活动。6、任课教师应对其使用的教学设备、器材、用具等经常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学校有关部门,在更换或维修前,应妥善存放

13、或设置警示牌。学校应及时对设施、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理化生实验教师应掌握各类常规实验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护处理措施,体育、劳技等学科教师应掌握体育运动、机械伤害等常见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护处理措施。7、学校应按照_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若干管理规则_(湘教通_号)规定,加强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实验守则、学生实验守则等,置于实验室显著位置,并要求师生遵循。教师在教授实验课时,涉及到电、毒、腐蚀、可能爆炸等内容,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指导与防范。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实验中,课任教师和实验员应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发现不规范

14、的操作或举动应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使用高压电源,教师必须在场严格管导。严禁学生代替教师领取化学药品,严禁学生将化学药品带离实验室。实验后,应立即收回危险物品。_及危险药品的使用需单独填写使用登记表,注明用途、数量及残物处理情况,由使用人和实验人员签名后留档备查。8、学校实施体育课教学和活动,应全面考虑气候场地、器材、准备活动、教学手段、保护帮助和_管理等安全问题,制定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应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学生正确着装,不携带危险物品,不私自活动,不进行嬉闹争斗等危险行为。体育活动必须在校内专门场地进行;确需

15、到校外进行的,应避开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9、教师发现学生有违纪违规行为或进行不安全的游戏、活动时,应及时制止;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学生违法犯罪的,应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学生受到社会不法侵害时,应向公安机关报告,在公安机关到达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10、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安排人员值守、巡查,_有秩序疏散,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应有负责人和教师值班、巡查。11、学校_外出_活动,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实行活动报批或备案制度。学校_的,由学校提前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活动申请,上报活动计划;以班(年级)为单位_的,由班主任(年级组长)提前向学校提出活动申请,上报活动计划。计划应包括人员规模、出行方式、活动时间和地点等。活动应坚持安全、就近、就地、徒步的原则,时间尽可能控制在_天之内,不到不安全场所活动,不_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活动。应对师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对活动路线和场所事先进行勘察,精心制订应急预案,加强每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应挑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数量足够教师带队管理,责任到人,并携带必要的器具、药品等。确需使用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应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运输单位,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