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60451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集锦(75页)解读(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7. (6分)(2015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 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 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镭、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 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Ch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 施考点分析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常见 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A、通常我们把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

2、气态,但是某些有机化合物 具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们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 一方面乂像晶体,分子在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因而具有各向异性, 这种物质叫液晶,据此解答即可;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C、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1 - lOOnm之间的粒子,与胶体相同,胶体的聚沉 属于物理变化;D、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减少酸雨的产生, 只要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就可以防止酸雨的产生.解:A、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像液体具有流动性, 像固体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故A正确;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

3、同质量时冰的 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B正确;C、石油裂解、煤的干储、玉米制静、蛋白质的变性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但是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小颗粒的胶体离子变成大颗粒聚成 下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NOx 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故D正确,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晶的概念以及其性质、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 变化的本质区别、空气污染与防治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8. (6分)(2015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

4、标准比色卡对 照即可B.做蒸储实验时,在蒸馀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 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 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CV .或SO.3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 晶、过滤、干燥的方法考点分机 解咨点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 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C、硫酸钢和Ag。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不能制

5、得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值,故A错误;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 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 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C、硫酸钢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 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故C错 误;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 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操作和物质的提纯与检验,难度不大,注 意D为

6、易错点,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此方法提纯.9. (6分)(2015浙江)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 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Z W T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 和还原性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

7、于第二周期,且 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 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 W为S,据此结合选项判断即可.解 解: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二周期, 答: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 W为S,那么Z为P, T为As, Y 为Si,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OSP, 故 H2OH2SH3P,故 A 错误;B、S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单质,常在火山口附近,故B错误;C、YX?为SiCh,属于原子晶体,该固体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没有分

8、子 间作用力,故C错误;D、As处于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具有半导体的性能,T2X3 为AS2O3, As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故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 D正确, 故选D.点 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与性质、结构的关系,难度不大,解题是时注意元素 评: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应用.10. (6分)(2015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溟、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溟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 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 f-CH: -CHi -CH -聚合物(CH5 )可由单体CH3cH=CH

9、2和CH2=CH2加聚制得考点分析真题集萃;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B.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为取代 反应;C.疝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D.凡链节主链上只有四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 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间画线断开,然后将四个半键闭合即可.解C -C-C-C-C答:解: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其碳链结构分别为C-C-C-C-C-C、 5、C-C-C-C-C C-C-C-C C-C-C-Cb 、占、CC ,己烷同分异构体为不同物质,所以其熔沸点 不同,且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故A错误;B

10、.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溟、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溟苯、硝基苯、苯磺酸 的反应,是苯中的氢原子被滨原子、硝基、磺基取代,所以都属于取代反 应,故B正确:C.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高级脂肪酸和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水,所以实际上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 级脂肪酸盐,该反应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D.凡链节主链上只有四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 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间画线断开,然后将四个半键闭合即可,所以聚f-CH: -CH;-CH - CH 市合物(CH5 )的单体是CH3cH=CH2和CH2=CH2,故D正确;故选A.点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高聚物单

11、体判断、取代反应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 评:判断、油脂水解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些都是高频考点,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要考虑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结构、 碳链异构,易错选项是D.11. (6分)(2015浙江)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 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H:O H2co: co02A. 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2e = H2+O2 , CO2+2e = CO+O2H2O+CO2=通电H2+CO+O2考点分机 解咨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

12、的量之比是1: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A.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与X极相连的电 极产生的气体判断;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物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C.根据图示以及电解的目的解答;D.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结合C总的反应分析; 解:A.根据图示知:与X相连的电极产生CO,电解H2O-CO2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 应,所以X是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和CO, 阴极:水中的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H?O+2e =氏个+O2

13、二氧化碳 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CO2+2e = CO+O2 ,故B正确;C.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 由解CO,阳极产生氧气,所以总反应为:H2O4-CO2H2+CO+O2,故C正确;D.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和CO,总反应为:由解H2O+CO2-H24-CO+O2,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故D错误; 故选D.点 本题考查电解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 评: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掌握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 极发生还原反应为解答关键.12.

14、(6分)(2015浙江)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Ch,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060450.040.030.020.01011.0 105 10.0 9.5 90 S.5 S.0 7.5 7.0 PHA.在 pH=9.0 时,c (NH4+)c (HCO3D c (NH2COO ) c (CO32 )B.不同 pH 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 (NH4+) +c (H+) =2c (CO32) +c (HCO3) +c (NH2COO ) +c (OH )c随着co?的通入,不断增大c (NH3-H2o)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

15、生成考 真题集萃;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 A.根据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分析;析: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C.根据Ka=C (Nh/) C(0H)c (NH3-H2o)分析;D.根据图象可知开始没有NH2coeT,后来也不存在NH2coO.解 解:A. 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 (NH?) c (HCO3 答:.)c (NH2COO ) c (CO32),故 A 正确;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 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c (NH J) +c (H+) =2c (CCh? .) +c (HCO3 ,) +c (NHzCOO *) +c (OH ),故 B 正确;c(NH +) c(0 H 一)C.已知K产、2不一,温度一定时.,Ka为常数,不随浓度的c (NH3-H2o)变化而变化,随着CO2的通入,C (NH4+)逐渐增大,则一名忆)不 c (NH3 vH20)断减小,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