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60424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平泉镇南徐小学 2014年10月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一、目的和意义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推进以德治国,落实纲要精神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矗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

2、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坚持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

3、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目标和任务 1、目标: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 研究制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中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 2、任务: 小学: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

4、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等内容。 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 卫生和生活习惯:要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生习

5、惯。四、养成教育的内容1、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要以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使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各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概括的内容分解成细目,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明确具体,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3、教育内容要序列化:要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各校要研究制定出每个学龄期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包括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做到由浅入深、由

6、近及远、循序渐进。 五、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强化学校教育 班主任工作:要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团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各级各类团队组织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政治课、思品课教学: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 主渠道渗透:要紧跟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校园文化: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学校

7、管理:学校要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村(居)委会工青妇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实施的步骤: 查摸底阶段:(每学年开学1-2周) 从现在起,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各班要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

8、、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定目标阶段:(每学年开学3-4周) 各班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研究制定学校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同时要符合班级和学生实际,易操作,力戒形式主义、花架子、真正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实施阶段:(每学年的5-40周) 从新学期开始,进入全面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阶段。小学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类推进,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现半年有起色,

9、一年有效果,两年大变化。 七、推进的策略及措施: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有序地推进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2、畅通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行为习惯养成测试等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纠正工作偏差,使养成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确立示范校

10、,以点带面。 由于班级发展的基础不同以及生源差异,德育工作的水平也会出现参差不齐,因此要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总结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来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 4、做好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培训工作。 要发挥示范校作用,搞好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省内外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管理经验,还要注意总结我们身边优秀教师的育人成果,编印校本教材,为广大教师全面育人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 5、注重阶段总结。 每学年要对学校的养成教育进行一次督导评估,并将结果作为学校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考核的依据。同时学校也要搞好工作的阶段总结,坚持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形成制度。 6、组织专项督查。 每学期末,对养成教育情况进行督查,督查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档案资料、专题活动开展情况、调查访问教师学生家长等。要本着积极务实的原则,以确保养成教育工作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定期召开养成教育工作表彰会,养成教育工作交流会;弘扬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模范事迹,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