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59878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好人好事事迹,是值得感动与感叹的。以下为资料下载网 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多篇精短的感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值得朋友们 借鉴。(1)稚子真心,爱的传递宋年忠家住新闸路568弄,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父 母相继去世后,一日三餐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困难。1993年,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师生得知社区里有这样一名残疾人需要照顾后,决定每天免费为宋年忠提供一顿午餐。自此,学校高年级学生组成了一支送 饭队伍,每天为宋阿姨送饭成为他们学习之外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刮风下雨,送饭从没有间断过。每到中午时分,同学们下课后的第一 件事就是奔到食堂去拿饭,他们端着饭盒、拎着汤,赶往宋阿姨家, 让宋阿姨吃

2、上热乎乎的饭菜,自己再返回学校用餐,天冷时自己的饭 菜都凉了,可同学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学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 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领导层变了,送饭的人也变了。唯有送饭的路 没有变,送饭的责任更没有变。爱心接力棒在学生手中届届相传,爱 心的种子在校园里年年播撒。为了坚守承诺,静安区第三中心小的学 生们18年如一日,成千上万人次的学生,担起爱心小使者的重任, 风雨无阻地走过那条送饭的小路。(静安区选送)(2) 位上海知青的黑土眷恋徐桔桔是上影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让40多年前她插队落户的乡村百姓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年届六旬的她放弃高薪返聘的外企工作,告别九旬高龄的双亲和

3、出生不到 百日的孙女,远赴黑龙江黑河市山河村当起村支书, 带领村民搞新型 种植合作社,走现代农业致富路。徐桔桔上任后,日夜忙碌。成立种 植合作社,修建健身设施,为全村老乡家换上白色塑钢窗,为道路扩 建白色路面、安装铁栅栏,组建村篮球队、舞蹈队,与驻军部队结对 子、与相邻村搞联谊,建立农家书屋,发展年轻党员,还为村里初中 生联系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短短一年时间,山河村有了很大变化。 村民们都说:“为改变山河村的面貌,徐书记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资 金,她真的很辛苦,我们感谢她! ”徐桔桔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曾 一同与她在山河村插队过的几名上海知青也决定退休后重回山河村 作贡献。新民晚报也特地报道了徐桔桔

4、的感人事迹。中共上海市 委原书记俞正声同志阅读了介绍徐桔桔事迹的全文后, 亲笔批示:“读 完此文,既敬佩又感动,使我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市文广集团选 送)(3) 最美游客2012 年7月5日,一辆载有34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新西 兰南岛小镇莫斯本附近因道路结冰翻车, 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 际,行驶在事故车辆前方的一辆载有上海国旅游客的大巴车及时发现 了险情,领队胡蓉第一时间决定暂缓行程,调头回去救人,这得到全 体游客支持。戴丽萍等游客纷纷下车,将被困乘客转移到安全地带, 并把受伤乘客带到自己车上休息取暖。 当地救援人员到达后,他们还主动放弃自己的行程,陪同翻译,直到所有人安全就医。来自

5、上海的“救命恩人”使被困游客转危为安,得到妥善救治,让遭遇事故的同胞们感激不已。这一事件引起新西兰当地和上海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 得好评,大家纷纷赞叹他们是中国“最美游客”(市国资委党委选送)(4) 打工青年见义勇为感动中国2012 年8月29日中午,周传金在上海地铁站遇见偷窃一幕,为 抓小偷不幸身中数刀,这一英雄事迹引发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全国普遍热议。当时,周传金看到一陌生男子伸手从前面女孩包里偷出 了一部高档手机,他就立即向前制止。小偷见事情已败露,为逃离现 场,竟掏出一把刀刺向周传金。小周为抓获小偷未能及时躲开,被刺 中两刀,右手血流不止。事后,失主南京女孩徐佳和轨交民警将周传 金送至

6、海军411医院急诊治疗,失主为其垫付1万元住院押金后悄然 离开。经医院诊断,周右手虎口大拇指处伤口 6-8厘米长,手腕伸腕 肌腱被割断。了解到周传金因见义勇为负伤,医院为其开辟绿色通道, 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抢救,并承诺免去小周所有的医药费用。周传金所 在公司承诺治疗期间发放全额工资, 并聘用其为公司终身员工。周传 金见义勇为,江苏姑娘知恩图报,沪皖两地爱心接力,军民多方携手 救护,完美阐释了 “好人好报”,互为呼应的善行义举迅速传遍全国。 (浦东新区选送)(5) 法国太太爱心温暖阳光之家走进北新泾社区阳光之家活动室,很多人都会被墙壁四周琳琅满目,创意频出的手工作品吸引住。纸灯笼上的蝴蝶翩翩起舞,

7、十二生肖画惟妙惟肖,手印画五彩缤纷,树叶画更是融入了自然元素。此时,如果旁边有阳光之家的学员,他们便会从展示橱中拿出更多“得意之作”,鸡蛋壳画、石头画、彩泥项链、布艺老虎、塑料杯垫、毛 线球 这些统统都出自他们之手。当你问到是谁教会了他们这些时, 学员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法国志愿者太太。学员们说的法国志愿者太 太,每周四上午都会来到阳光之家,教学员们做手工,为他们带来快 乐。自从2005年第一位法国志愿者米歇尔太太来到这里之后,陆续 有30位法国女性成为志愿者。她们跨越地域界限,为中国的孩子洒 满爱的阳光,阳光之家的学员们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进步。(长宁区选送)(6) 低调“救人哥”姜一诚201

8、2 年8月24日中午,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八村小区内,一位 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在地,脸朝下、背朝上,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生 命危急,现场聚集了大量的围观者,但他们或没有技巧或缺乏勇气或 怕惹事上身,谁都不敢靠近老人。这时,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 司青年职工的80后姜一诚正好经过事发地,他停下脚步一问究竟之 后,迅速冲开人群来到老人身旁,立马蹲下身子抱起老人,让老人侧 卧并微微托起老人头部,使其呼吸顺畅,一直到120急救车赶到后才 放心离去。施救过程中,不断有人向他喊话:“小伙子,你要当心啊, 会有麻烦的”,但姜一诚毅然决然地说:“你们不要这样,做人要有点 良心,好吗”,他不动摇、不放弃,用善心、果

9、敢和智慧使老人转危为安。8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黄金时段长时间报道了姜一诚的救人义举,他的高尚品行为我们全社会传播了精神文明的 “正能量(市国资委党委选送)(7) 古稀老人勇救落水儿童2012 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 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 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 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 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 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 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 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

10、子的方向伸去,希望能够 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 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 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 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 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 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几十年来, 徐秀珍帮助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 街坊邻居的心

11、中。相关推荐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故事好人好事迹材料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 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 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 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 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 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 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 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 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