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59857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原电池教学设计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高中化学学段年级高二授课日期2016. 11.22教材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海鹏大厂高级实验中学13292680059实施者王海鹏大厂高级实验中学指导者吕东才大厂高级实验中学13333269297其他参与者杨娜大厂高级实验中学13021833990。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说明,包括对本学科课程价值和学科素养的阐述等内容 1、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

2、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2、本学科课程价值和学科素养化学学科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通过本节课主要培养了学生针对电化学知识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习电化学知识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位于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部分。化学2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观察原电池的现象,通过现象认识生产生活中有关电化学的实例,并不要求认识原电池的原

3、理,而本单元则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要求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根据有关原理进行原电池的设计,并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2、学生情况:本节课属于电化学的内容,学生在必修2对于本部分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选修中进一步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上,主要是复习旧知识,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加深与发展。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回顾已学知识,总结规律;二是设计交流讨论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进行原电池的设计以及书写电极反应式上。3、教学方式:讲授为主4、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投影展示5、技术准备:白板、投影、DV 教学目标(内容

4、框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2、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3、能进行简单的原电池的设计。过程与方法1、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2、递变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化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重点 1、原电池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 2、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3、简单的原电池

5、的设计教学难点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问题引入观察思考整理归纳练习巩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相关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整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化学性质本节课运用讲授、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引言纯铁腐蚀速率快还是生铁腐蚀速率快? 展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必不可少的电池图片。 回答:生铁快,因为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腐蚀速率观看图片,思索“电池”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引起学生

6、学习的欲望。多媒体辅助2分温故知新学生书写电极反应式分析原理得出结论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是什么?。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必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原电池形成条件认识的更加深刻。多媒体展示5新课讲解教师小结 1、原电池的负极及电极反应;2、原电池的正极及电极反应;3、总的电极反应。交流讨论二下列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能形成的,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1、能否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2、电流的方向如何? 3、通过这个活动,你对原电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讲解原电池的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课堂总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问题引申甲烷

7、燃料电池在氢氧化钾做电解质溶液的情况下,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应如何书写?教师讲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思考如将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溶液,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又将如何书写呢?过渡根据刚刚进行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总结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则 思考 单池原电池效率低,并且一段时间后,电流会减弱,那么我们如何获得持续稳定的电流呢?过渡根据学过的知识,给出装置我们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如果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我们能不能将其设计成原电池呢?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池总反应方程式:Zn+ Cu2+= Zn2+ Cu 电

8、子流向和电流方向电子流向:负极(Zn)正极(Cu)电流方向:正极负极正极学生思考,积极互动。明确铝做负极学生归纳总结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2、考虑电解质溶液参与反应。3、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进一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生思考回答:可以设计成双池原电池聆听及多媒体展示总结这节课知识点认真聆听,思考思考并相互交流讨论采用学生抢答的形式采用学生抢答的形式聆听。进一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学会正负极的判断,并不是所有的原电池都是活泼金属做负极。要示学生提前预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9、多媒体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展示多媒体及投影展示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题解 高度纤溶亢进,由于D-二聚体可进一步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测定值比实际含量低。5分C.编码、系统测试、网络安装和新旧系统转换五、综合题( 共计14分)(1)根据资料(1)至(4),逐项说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针对资料1题解 DIC发病过程分为三个时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一般在急性DIC的高凝期即可应用抗凝血药物肝素合并潘生丁;在消耗性低凝期则在使用肝素的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则应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纤溶药物,然后输血

10、或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要尽快去除引起DIC的病因,单用抗凝药往往会导致凝血-纤溶向失衡,尤其在DIC后期要慎用或不用。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E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 120万元2、数据字典4分6分5分分享交流交流讨论三 利用反应Cu 2FeCl3=2FeCl2 CuCl2设计一个单池原电池,画出原电池的示意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 学生动手画单电池,和双电池提高学习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投影7分效果评价教师通过黑板投影展示对学生设计原电池进行评价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归纳总结总结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规律:1.改: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2.拆:

11、根据反应前后的价态变化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拆开书写(即电极反应)3.定:根据电极反应确定电极材料聆听,动手尝试书写形成思维定式,明确解决问题方案2拓展提高给出几个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自已动手设计原电池。积极互动提高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评价量规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

12、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好的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特点:一、目标定位,全面、合理、科学。二、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递进学习的学习模式原电池在高一化学必修2已经初步学习过,本节课是其知识的延续和加深,所以重点在于如何改进原电池。三、教学资源借助现代媒体生动直观地展开原电池原理,并利用多媒体的微观动画演示了双液原电池中盐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