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59700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活动点拨 1教材第70页活动(1)公元79年到公元15世纪间,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过程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横纹雕刻看不见了。(2)公元15世纪到公元18世纪间,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过程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垂直运动往往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2教材第72页活动(1)照片中的地貌景观从左向右,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堆积的结果。(2)这些地貌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2、西北沙漠地区、山区河流出山口等地。课堂小结学业达标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1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答案:1.B2.A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

3、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体形成于第三纪,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奥陶纪到志留纪的沉积岩地层。据此完成35题。3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4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5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解析: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

4、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强劲的冬季风携带大量沙石对坚硬的花岗岩不断打击、侵蚀,形成了状似“蜂巢”的风蚀地貌。第3题,根据材料“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可以判断其为风力侵蚀的结果。第4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花岗岩地貌的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花岗岩是风力侵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说明沉积岩沉积在先,花岗岩侵入在后,穿过了沉积岩。第5题,A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B为风力沉积形成的流动沙丘,C为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蘑菇,D是流水侵蚀的峡谷地貌。答案:3.C4.B5.C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

5、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67题。6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表示固结成岩,箭头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表示熔岩冷却,箭头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答案:D7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C D解析:根据图中的岩石中含有化石,所以判断应该是沉积岩,图中的图中代表沉积环境,是外力作用形成了沉积岩,故A正确;图中代表熔融环境,是在熔融环境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代表变质环境,是变质环境下的作用,故C

6、不符合题意;图中的代表沉积环境,是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8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a长江三峡_b楼兰古堡_c天山一号冰川_ d西北“魔鬼城”_e“鱼米之乡”_ f“黄土高原”_(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A_;B_;C_;D_;E_;F_。(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的具体名称。是_,是_,是_,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于_。答案:(1)aAbCcDdFeBfE(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3)冰斗角峰U形谷太阳辐射能能力提升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

7、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910题。9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10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C D解析:第9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可以形成大理岩,所以过程温度和压力都升高,故C项正确。第10题,大洋中脊(海岭)处新的洋壳是岩浆沿着大洋底部地壳薄弱的地方上升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为图示过程,故C项正确。答案:9.C10.C读下面的地理景观图,回答1112题。11图示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 B冰川C风力 D海浪12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

8、当地主导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解析:第11题,沙丘是由风力堆积或沉积作用形成的。第12题,沙丘形状与风向有关: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根据图中指向标即可判断该地风向西北风。答案:11.C12.A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面的岩层古老。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读下图,回答13题。13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解析:图示

9、地点3处缺少地层乙,说明可能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故推断开始该地区地势较低,沉积作用形成了甲、乙岩层,后来地势升高,乙岩层被侵蚀掉,后又地势降低,则沉积形成丙、丁岩层。答案:A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些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简述其理由。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岩石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