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5935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州国本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100 分)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 48 分)。北京时间 2015 年 10 月 17 日 0 时 16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 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设计寿命15 年。请回答 12 题。1、卫星正常运行时所在的天体系统不属于( )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 卫星发射时,在

2、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收看电视实况直播的时间是当地区时的( )A17日16时16分 B16日8时16分C17日0时16分 D16日9时16分2015 年 9 月 28 日至 10 月 4 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 8 个活动区,共发生过 20 次 M 级耀斑,较大的一次为 M7.6 级耀斑。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回答 34 题。 3、耀斑出现在( ) A.层 B.层 C.层 D.电离层 4、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产生流星现象 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出现“磁暴”现象 D.产生极昼现象5、地球内部圈层从里到外分别是( ) A.地核、地幔、岩石圈 B.地核、地幔

3、、地壳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壳、地幔2013年10月24日18:05(北京时间),中国自己设计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开始了太空旅行。阅读太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如右图,当“嫦娥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ab之间,并向b点移动 B.位于bc之间,并向c点移动 C.位于cd之间,并向d点移动 D.位于de之间,并向e点移动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北极圈及其以北各地出现极昼现象 B南极圈及其以北各地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8、下列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4、( ) A.除南北极点,全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 B.全球各地的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C.在较低纬度建设卫星发射基地可以节省燃料 D.地球自转方向从南北两极上空看是南逆北顺 读右图,回答910题9、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10、该地貌的名称是( ) A.河口三角洲 B.冲积扇 C.海滩 D.河漫滩平原 2015 年 6 月9 月间,印尼锡纳朋火山多次喷发,上万民众被迫撤离家园。下图为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丙甲乙变质岩11、下列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A B C D12、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岩石

5、是( )A.甲 B.乙 C.丙 D.变质岩二、 综合题:(共 2 小题,满分 52 分)1. 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每空3分,共30分)(1)左图中弧AB表示_(晨线或昏线)(2) 左图所示正值北半球的_日(节气),日期为_前后,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此时地球绕日公转到右图的_处(选填),此时万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 。(3) 左图中乙点(纬度为6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度,乙点位于五带中的_带(填温度带)(4) 左图所示D点的地方时为_时。(5)左图中,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东或西)侧。2 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22分):N(1) 从岩层形态看地质构造,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选填甲、乙、丙)。(8分)(2) 在地貌上甲表现为_,(2分)其主要成因是_。(4分) (3)图中甲、乙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储存地下水的是_。(选填甲或乙)(4分)(4) 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甲、乙、丙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的是_处。(2分)(5)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 要在地下建设一条东西向隧道,甲、乙两处中最适宜选择在_处建隧道(填甲或乙)。(2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