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59166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动物学笔记整理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动物学笔记普通动物学主讲: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琰云绪论1.1 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 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1.2 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 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 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2.1 基本观点 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2、,有机体 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2.2 基本方法2.2.1 观察描述法 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只有 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2.2.2 比较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只

3、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 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2.2.3 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3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 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3.1 教材:“基础动物学”全国统编教材修订本3.2 参考书“普通生物学” 顾宏达主编 复旦出版社“动物学

4、大全” 美克利夫兰 科学出版社3.3 网址: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网页 http:/10.24.14.111/bblfu4 生物分界 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 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 20nm(nanometer 纳米),它是一种只有 1600 对核苷酸的单一 DNA 链 的二十

5、面体,没有蛋白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研究室发现的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简称CWMV (100nm)大到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4.1 生物的基本特征4.1.1 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4.1.2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 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 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 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4.1.3 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

6、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 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4.1.4 生物都有有遗传和的现象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 “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4.2 动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

7、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异养。4.3 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 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4.3.1 二界分类公元前 300 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4.3.2 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4.3.3 五界分类196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1.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 DN

8、A 成环状,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无膜细胞器,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 分裂。2.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 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3. 真菌界:真菌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4. 植物界: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5. 动物界: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4.3.4 六界分类我国昆虫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I非细胞生物:1.病毒界II.原核生物:2细菌界3

9、蓝藻界5 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5.1 分类的阶元(等级)5.1.1 自然分类法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类缘关系来确定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 这种分类方法能反映彼此之间亲缘关系以及种族发生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所以 称之谓自然分类法。5.1.2 种(Species)的概念按照自然法,分门别类的最基本阶元是种。种的定义: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一个物种中的个体 一般不能与其它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例如:骡公驴X母马具杂种优势:抗病耐劳,挽力持久,寿命长于亲代。界(King

10、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例如:小家鼠 Mus musculus动物界 Animal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哺乳纲 Mammalia啮齿目 Rodentia鼠科 Muridae小家鼠属 Mus小家鼠 M. musculus有时为了将种的分类地位更精确地表达出来,在上述六个基本分类等级之间加入中间阶元。如在某一分类等级下可加设亚一(Sub-),即:亚门、亚纲、亚科、亚科等。 在某一分类等级上可加设总( Super-) ,即:总纲、总目、总科等。5.2.4 种的命名方法每一种

11、生物都有一个国际通用的的名字学名(Science Name),它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的规定,用由瑞典 的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名制命名。例如:小家鼠的学名:Mus musculus Linne´属名+种本名命名人姓氏学名例如: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小结:学名由二部分组成:属名种本名 属名的首字母大写,种本名的首字母不大写,双名制所用文字为拉丁文,学名后加定名人姓氏例如:黑斑 蛙: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书写规则:印刷体:学名用斜体排版,命名人姓氏用直体排版 手写体:学名下加下划线当某个研究对象的种本名尚未确定时

12、可用:属名+ sp.表示例如: Culux sp. 即为库蚊属的某种蚊子属名的更改:学名的属名更改后,在学名的初定名人姓氏上加括号:例如:池鹭: Buphus bacchus BonaparteAedeola bacchus ( Bonaparte)5.2.4 亚种的命名三名制:亚种的学名命名方法由属名种本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例如:大蜍蟾 Bufo bufo gagarizans Cantor属名 种本名 亚种名5.3 动物的分门1.原生动物门 Protezoa2多孔动物门Porifera (海绵动物门)3.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4.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5

13、. 线形动物门 Nemathelminthes6.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7.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8.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9.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10.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笫一章 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 如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以上生理机能是由各种特殊的细胞器来完成的: 如:运动胞器纤毛、鞭毛摄食

14、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 感觉胞器眼点调节体内水分的胞器收集管、伸缩泡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1.2 身体微小1.3 原始性 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1.4 有特殊的适应性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 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等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 生活。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如盘藻、

15、空球藻、实球藻、团藻等。2代表动物: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 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 92 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沟的未端为口。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厂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 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L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 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泡伸缩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 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 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