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58595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卷第3期1998年9月人文地理HUM AN GEOGRAPHYV ol 13,N o. 3Sept 1998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赵荣(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710069)*:首 * % :* 冷H.号: *1 | I*%了出 1 J j i提要本文论述了唐代(618 907a. D)以来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演变特点指出,在西安城市发展的1300多年中,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城市规模从大到小,再到大,发生了曲折变化;(2)行政职能区发生了由集中向分散 再到相对集中的转变;(3)城市经济职能不断强化,商务用地渐成体系;(4)居住区具有 从专门向混

2、合,再向分离的转变趋势。关键词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自从隋唐在西安建立国都以来,西安城无论是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还是作为地区政权的统治中心,其城址一直在唐城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绵延至今达1300多年。它不仅代表了区域文明的悠久历史,也为我们认识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1995年笔者曾在拙文关中中心聚落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提到:“如果从城市职能着眼,西安城的职能变化可以唐末为限,分两个阶段。前期经历了由王室营垒向封建城市体系的转变;唐以 后,则表现了向工商城市方向转变的明显痕迹。与之相应,最显著的变化是城市商业区的位置移动,以及规模的扩大”。本文试结合文献资料及实证调查 ,就唐

3、(61A 907A. D)以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 的主要特点加以探讨。我们认为,唐代以来,在西安城市发展的1300多年中,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 在以下四方面。1城市规模的“ U ”型曲折发展总体呈上升扩大趋势。但实际上,却经历了 “ U ”字型曲折增西安城市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变化 长过程(图1、图2)。图1西安城市规模变化示意第13卷第3期1998年9月人文地理HUM AN GEOGRAPHYV ol 13,N o. 3Sept 1998第13卷第3期1998年9月人文地理HUM AN GEOGRAPHYV ol 13,N o. 3Sept 1998图2西安城市地域规模演变示

4、意 1994-201 ChinaJonimal Eltelronx PuhlishiiiTg Etouss All rights3期赵荣: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隋唐定都西安,建设长安城,其城以今西安市旧城为中心,向南展开,略呈长方形。外城西南至木 塔寺,东南至曲江池,城市面积达84km2。而自唐末,长安城便失去作为国都的特殊地位,只是作为甘 陕二省或陕西省的首府存在,唐所建立的巨大城市便开始明显缩小 。唐末战乱,天元年,904年A 1D)正月,军阀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强拆长安宫室及民间庐 舍,使一代名都顿成废墟。当年三月韩建岀任佑国军节度使,开始对长安城进行改建:他去掉原来的

5、宫 城和外郭城,重新修建子城(即皇城),在皇城基础上建成“新城”,作为佑国军治所。同时在城外东西 各建一座小城,作为长安、万年二县县治。据实测该城面积约512km2,仅及唐长安城的1 16。以后直 至宋元,长安城虽名称几易,或称京兆府城、奉元路城,但其城市规模、格局均无大变化。明代改长安城为西安府城,洪武七年(1374A1D)驻宋西安的长兴侯耿炳文等为加强西安城的军事 防御能力,重修西安城墙时,南墙、西墙保持原址不变,北墙和东墙各向外延伸了1 4。使城区面积比韩建所筑新城约增加了1 3。同时,由于将长安、咸宁二县治延入城内,为弥补咸宁县城区面积较少,又在东门外修建了东郭关城,使全城面积扩大为8

6、14km2。清代(花441911A1D)沿用明西安城规模,风貌基本不变,只是在城西、北、南门外加筑了郭城, 使城市面积达到11km2左右。民国时期(19121949A 1D),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民国政府“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的 发展计划(1932A1D)和抗战期间沿海企业内迁,西安城内、城外近代企业用地都有发展,特别是北城 外火车站附近的公用建筑、东郊电厂、医院等建设,使民国末期西安城市面积约达 13km2。对西安城市规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西安城市规模就由原来的10多km2,迅速扩大148km2。期间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的大发展时

7、期;二是六 七十年代的缓慢发展时期;三是八十年代以来的再发展。在第一时期,由于国家重点投资进行产业和城 市建设,西安建成了以旧城(西安府城)为中心,东有纺织城、西有电工城,南为文化城的职能明确、 规划宏伟的“品”字型城市新格局,城市面积到1961年时达到91km2。第二时期,主要围绕旧城外几大职能区扩充建设,并完善了北郊仓储等职能区建设。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建设进入第 三时期,城市建设主要表现为对旧城西南以高科技电子为特色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郊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使城市建设规模发展到148km 2 (1995A1D)。2行政职能区由绝对集中向分散和相对集中的转变西安城

8、无论是作为全国首都 ,还是区域中心,其政治地位、行政职能都十分清楚和重要,除唐代长 安城作为国家首都是国家政治和地区中心外,五代宋以后它仍然是多级政权的中心所在。如宋代,长安城即是京兆府治所,又是永兴军路治所;元代,它是奉元路城,又是陕西行省、陕西行御史台衙署治所; 明清其既为西安府治,又为陕西布政司、巡按察院、都察院治所,还是永兴等多个郡王府和镇国将军府 所在,以及咸宁、长安二县治地。就是1949年后,西安城仍是多级管理机构所在,如建国初的西北局、 陕西省、西安市治所等。这些行政机构不仅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占相当比重,而且在机构的空间分布变化方面,130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向分散,再向相

9、对集中区转化的演变过程(图3)。唐代将统治机构集中安置于封闭的皇城之内,可谓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传统的典型体现(图3A )。唐以后,西安城不仅规模缩小,城内行政机构的区位也开始趋向分散 ,在城内一些重要区位自由布署。如 宋元时期,地区最高行政机构永兴军路、京兆府治等,只是相对集中在城内东西大街与安上街交汇地段,而且已无围墙专门圈定范围 (图3B)。明代,城内官府层多繁杂,因此用地很大。除秦王府等外,行政 管理机构基本沿东西大街两侧分布 ,面积几占城区1 2 (图3C )。满清入主西安后,从北门到钟楼,再 到东门修墙,在城东北区筑成满城,专供满清贵族和八旗兵驻扎,并在城内东南部修筑南城供汉军驻防 ,

10、 军政用地面积占全城 1 3。而行政区主要置于城西区,以鼓楼为中心,南北对称以总督署(南院)和巡 夕. 19*94-2010 China Ataduzriiu Jummal EhcircmH Publishiti Elousi- All rishis: reierted. hilipwww.ciiki.ttd抚衙门(北院)为首,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官署区(图3D )。新中国建立后,拆除满城,并利用城内八 旗教场建省政府机关区,以旧北院、南院及其附近为市府机关区。在城北区以北大街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的行政职能中心 (图3E)。民国建立后,一方面沿用旧的行政区,以南北二院为市党政机关中心,以 新城为省

11、府机关外,还利用没收房产等,在城内布置了省市机关的财政、水利、园林、土地等领导部门。 形成了今天西安市行政组织用地在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图3F)。.1记 II .I .1 - I J h H it0.T. KL.0厅建*F 尺图3西安城市行政商务中心演变示意3经济职能的强化与商务用地的合理化发展中国古代城市长期以来,其主要职能在于“王室营垒”和“政治中心”的作用。经济职能一般居于次要地位。但从唐代开始,城市的经济职能却开始不断强化,并向工商用地合理化方向发展。311唐长安城商务区的传统与突破唐长安城在商业区布置上,相对于汉长安城已给商业活动以极大关注。虽然它仍分东西二市,但从 区位上,已由

12、汉时的城内西北角一隅,变为城内中部东西二侧,且各占二坊之地(约1 km2)。特别是唐 高宗、玄宗时,还因需要在长安城南部安善坊及大业坊北半部辟一方半地设立中市(后称南市),在北城墙芳林门内有个新市也进行商贸活动(图3A )。全城商务区面积约占全城面积的125。这种商务区布局,既突破了中国古代城市传统的“面朝后市”的规划原则,也表明了当时经济活动在城市生活的重要作用和人门的重视。 1994-201 & China AtAdizzriiu Jinirnal EhcironH Publishiti EIuisc- All rciCTted. iki.rtd312宋代以后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五代宋以后,

13、西安城主要作为地方统治中心而发展,城市地位规模比起前代,可谓一落千丈,但城市内经济活动却并未因此颓废,而是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职能愈来愈明显。北宋以来,随着关中经济的复苏,熙宁年间(1068 1077A1D)的西安城(京兆府城)中,户口已 愈数万,街市店肆林立,商旅荟集,工商业颇为兴盛,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都会。特别是市内除最 高行政官署分布相对集中外,官署、市肆、民居已无明显界限,往往交错分布,市场已由封闭式集中区 走向开放式布局。明清西安城,一方面城市面积有所扩展;另一方面,在城南半部出现了明确的职能区,逐渐形成了 以南大街为中心的商务中心区。如清代的商务区主要集中在南院门的五味什字及南大

14、街之间,最著名的有竹笆市、东西木头市、以及南大街、西大街等。这里还集中分布了安徽、中州、湖广、山东会馆等商 务机构(图3D)。民国时期,随着满城的拆除,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商业大街逐渐形成,西安火车站的建立则促成了尚红路(今解放路)的商业繁荣。3131950年以来商务等级中心的逐渐形成在新中国“一五” “二五”以来的建设中,西安始终被作为西北地区的政治与工业经济中心来建设,特别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政策引导下,西安商业活动区不仅迅速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明 确的等级中心。即以西安旧城为一个综合商务中心,围绕它在城外已形成了小寨、胡家庙、土门、边家村,以及纺织城等次级中心,在各次级中

15、心周围又分布有众多三级商中心(百货店等)。就其主城区一二级中心而言,基本符合K= 3的市场原则(边家村为一次生点)。此外,城内以东大街钟楼附近为中 心,形成解放路民生百货店、北大街商场、西大街桥梓口等几个次级中心的商业网络,也基本符合K =3的市场原则。但是,随着近年西安市二个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预计电子城、龙首村将成为新的二级商务中心岀现,边家村次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最后会岀现一个新的过渡形商务等级体系,即以旧城区为中心,形成胡家庙、龙首村、土门、电子城、小寨五个次中心的K = 5的商务网络,遂后各级中心即会出现新的竞争和优化。(图3F)4居住用地的专门一 一混合分离趋势唐代长安已以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空间布局,并以城中城的“坊”区别于政府及皇室的专门用地。宋以后,城内官署与民居开始交错分布,形成了混合结构,并一直延至本世纪50年代。从而使城市职 能也充分体现为行政、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综合作用。1950年以后,随着工业建设的进行,西安城市工业企业布局一方面在城外展开,一方面在城内布局了许多。加之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