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577552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C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vc投资的过程,其实是投资人在现实世界做了一次关 于社会科学的实验。社会科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 方;虽然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低速宏观物理研究,己经 日趋完善,其中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 计力学更是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三大基石。但人类对 物理学中最小微观粒子的运行逻辑尚未搞清;在当今 社会,人类作为社会的最小组成部分,每个个体的思 想和行为逻辑也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的研究。在2020农历年的最后几天,我们也发散思维,跳开单 个个体的局限性和随机性,试图还原一群人的思考和 工作方式,从VC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同时也是对我们过往投资经历的再次

2、复盘。作者:常垒资本阿矛 首发于公众号:常垒资本(ID: conswall cap) 事情,但持续不断地与惯性对抗,我们可能距离伟大 的公司越来越近。上面分析的主要是VC投资人工作状态的惯性,除此之 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惯性,就是认知的惯性。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一家VC机构在这个行业 成功与否,毫无疑问就是管理规模。先不要跟我提DPI 和IRR,因为脱离了规模的DPI和IRR其实没有什么 意义的,而且规模越小越有很强的随机性。一个VC机构能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化量级,本身是 LP对其历史业绩的一种认可,或者至少证明它在某一 阶段做出了超预期的东西。不过纵使当前的VC市场正 在史无前例地向头部V

3、C集中,但某几家头部VC机构 仍然无法完全垄断市场上最优秀的VC项目。这里面的 重要因素就是:惯性认知。惯性认知对于投资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它会从源 头遏制投资人对新事物的认知兴趣。比如之前,美元VC的投资人最早投资互联网的逻辑 是:美国有什么,Copy to China, VIE架构,利用中国 的人口红利在本土找到美国的对标,然后到美国上市, 这其实其实一种惯性认知。曾经最早那批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绝大多数如今都 已销声匿迹。到后来,美元VC发现在某些领域如果只 单纯copy美国的模式,在中国就会水土不服;QQ的 崛起其实就是一次突破惯性认知的过程。它曾一度也很艰难,依靠对中国本土用户的理

4、解,不 断迭代产品,不断寻找新的变现方式最后脱颖而出, 有的基金凭借重仓腾讯一战成名,在当时就展现出了 认知的非共识。就在写文章的今天,恰巧快手港股上市,收盘12000 亿港币市值,确实是值得Mark的一天。在短视频、新 闻聚合、社交电商这个领域,快手、字节跳动、拼多 多实现了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的弯道超车,这些模式此 前在美国并没有成功对标,因此能真正在VC阶段对这 三家企业下注的投资人也并不统一。其实很多主流的VC机构在早期都接触过这几家公司, 我之前所在的机构在VC阶段也接触到了快手,但能真 正抓住这样投资机会的VC机构却很少,这说明绝大多 数投资人还未能冲破惯性认知。中美上市的SaaS企业

5、市值对比(单位:亿美元)序号美国中国公司市值公司市41Adobe2262金山办公34f2Salesforce2067用友网络25E3Zoom1116广联达1644ServiceNow1055金舅姻际15E5Square1005明源云136Intuit985中国有赞877Snowflake809医渡科技728ADP695微用3集团789Autodesk658泛微网络3010Twilio592光云科技14合计11244134同样在过去十年,美股的SaaS真正开启了黄金的十年, 除去Oracle SAP Cisco微软等传统巨头,如今已 经有7家SaaS企业市值突破1000亿美金。与此同时, 国内的

6、SaaS企业在过去几年仿佛经历了一次疯狂的过 山车,从疯狂到泡沫破灭再到复活。就在大家对这个行业迷茫的时候,一家叫明源云的 SaaS企业在2020年三季度上市,它冲破了投资人的传 统认知,市值接近1000亿港币,这是一个当年在新三 板被忽略的企业;跟它当年在新三板一起被忽略的是 一家叫泡泡玛特的公司,如今市值也突破1000亿港币。所以在VC投资的世界里,惯性认知正是阻碍我们投出 伟大公司的重要因素。我们习惯于按照过往的逻辑去 推演一个新的赛道,但事情的结果往往大大超出我们 的预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我跟很多美元基金、人民 币基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一个事情的 认知呈现出完全不同

7、的审美标准。按理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一个 有着持续盈利能力,并且长期高速增长或者长期带来 高额利润回报的就是好公司,但他们却有着各自的喜 好。诚然美元基金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中国人口红利抓住了 绝对头部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点是人民币 基金难以想象的;毕竟在人民币基金还在关注被投企 业市盈率不能超过23倍的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大幕 正在徐徐开启。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十年在美国上市的接近100家中 概股企业,除了极少数上市后依然能保持高速成长的 企业(印象里有京东、拼多多、美团、汽车之家、B站、 爱奇艺),90%的曾经的独角兽上市后市值比高峰时期 跌去90%o而与此同时,美元V

8、C忽略的一个重要赛道就是:中国 本土的苹果产业链,这是中国本土制造业开启的黄金 十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元GP同一时期管理的美元基 金和人民币基金,表现出的业绩差异非常大,这也部 分说明了上面的问题。我虽然不投资教育产业,但上次跟一个投资人朋友开 玩笑,我问:教育领域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他说 好未来、猿辅导是好公司。我说中公教育呢?他说他 们是看不上。我说这个企业的市值已经2000多亿了, 前年的净利润已经18亿了,去年净利润甚至创新高, 他说做教育职业培训的想象太低。他的审美或许也是受了惯性认知的影响,但毕竟我是 不懂教育投资的。最近我走访了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公司,发现也颠覆了 我的惯性

9、认知。在一线城市有些臭大街的高科技名词(为了不引起群 体性攻击,我暂时把热点词汇屏蔽了),正在以极快 的速度当成香俾俾在二、三线城市蔓延但是这些在一线城市臭大街的热点概念居然在二三线 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热点概念下的科技巨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城市占 据了舆论的制高点,每家公司雇了几百个博士,几千 名实施+销售,每年烧了大几亿,估值按照PS去估, 但很显然收入不是按照产品收入去确认。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扁丝公司”正在用二三十位 研发工程师,在垂直细分领域打造细分场景,有收入、 又有利润,关键还很好用。读万卷书,还是要行万里路;最近大家都在愁有什么 好项目,其实中国太大了,什么神奇的公司

10、都会存在。当我们认真去思考VC投资这个产业时,你会发现它并 没有一个绝对的护城河效应。这个行业最重要的生产 要素是人的智力工作和以往对产业的认知经验。但有趣的是,VC投资人不同于医生、律师甚至是会计 师,如果你想要在VC这个领域不断投出最优秀的项 目,首先要做的就是跟自己的认知惯性做对抗,想要 不断取得最大收益,就要不断拥抱变化,抛开固有的 经验和逻辑判断,因为投资人要寻找的是行业增速最 陡峭的那个点。我们知道一个行业最景气的成长周期就是5-8年,过了 这个时期,企业就要寻找二次成长曲线。对VC投资人来说,他们投资的都是具有爆发性的前沿 赛道,这些赛道的更迭周期会变得更短。VC投资领域每隔2-

11、3年就会有几轮小风口的更迭,每 隔5年赛道就要做一次切换,所以一个GP机构越是在 一个领域积累经验越深,储备人才越多,当新变化和 新赛道来临,它的迁移成本和阻力就越大。比如从过去互联网流量到现在的国产替代、硬科技技 术,需要对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需 要的人才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其中仍会有一 优秀的投资人能持续学习,不断拥抱新的赛道。他们 无时无刻都在跟惯性的认知做对抗,把新的认知与原 有认知融合,形成对新趋势的正确认知。2条神奇的曲线下图中,你认为哪条曲线上的点最先到达终点?伽利略于1630年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起点和终点确定 的情况下,一个固定质量的小球仅依靠重力,沿着一 个

12、斜面自由下滑,那么什么样的轨道让小球到达终点 的时间最短?1惯性的力量对于惯性,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是这样定义的: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iii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1=1i=i直线运动状态。简单来说,惯性就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这里主要的衡 量维度是质量),维持现状的固有属性。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的直线轨道只有一条,而曲面轨 道有无数条;如果按照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 肯定有人猜测沿着直线轨道下

13、滑的小球应该是最快到 达终点的,但结果并不是这样。伽利略在当时认为这条线应该是以某一半径连接两点 形成的一段圆弧,但是很遗憾,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这 个答案也是错误的。直到1696年,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解决了这个问 题。他证明了在两点之间仅存在一条最快速度的下降 轨道曲线,被称作最速降线。这条最速降线是一条摆 线,也叫旋轮线。那么这条曲线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呢?让我们接着看另一个图。如上图,四颗质量相同的球在仅受重力影响的情况下 从不同位置出发,沿着某个曲线轨迹下滑时,滑落到 曲线底部所耗费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条曲线被称作等 时曲线。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暨物理学家惠更斯, 在1673年发现了这个秘密。

14、但此时,他还不知道的是:等时曲线同时就是上面提III到的最速降线!71如上图,当一个圆沿着一条直线滚动时,周上的一个定点会形成一系列的轨迹。想象一下,圆上趴着一只蜗牛,在圆沿着直线滚动时, 我们假使小蜗牛固定不动。那么随着圆滚动时,蜗牛 的位移就会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我们称作摆线。如果把这条摆线倒过来,就形成一段下降的曲线轨道, 这条曲线有两个特点:1、球从O滚到K,沿着这条曲线用的时间是最短的,这正是伽利略要找的;2、球从O点、或M点和N点滚到最低点K的时间都是一样 的。那么,从。点到K点时间是多少呢?公式如下:TTyjr/g g是牛顿老师的重力加速度,即地表自由落体运动的 加速度,为9.

15、8 m/s2。71是著名的圆周率。这里面r是摆线拱高的一半,也就是形成摆线的那个 滚动圆形的半径。我们发现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其实是没有关系 的。有时候自然科学就是这么奇妙。让我们回到VC投资的世界。如果把创业看成是一次运 动过程,那是否存在一个最速降线的路径,让企业从0 开始,快速IPO,成为行业龙头?我觉得其实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在最速降线 的物理实验中,我们是假设小球在只受重力作用的前 提下完成的,可见重力作用是动力来源的主要因素。在创业的过程中,一个新的赛道能够诞生出一个伟大 的企业,一定是受制于某个最重要的动因,这个动因 我们通常称之为“大势”。正因为势发生了变化,环境发生了变化,才出现了新 的机遇;否则,过去十年有无数的聪明人应该看到这 个机会,又怎么会轮到你?这就是在VC圈流行的一句 话:投新不投旧。因为新的东西是大家都没见过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天花板上限。能够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能够找到大势的人,别管是 主动找到还是误打误撞,回头看一定是他踩对了大势, 就跟上面的物理实验一样,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