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57651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钠及其化合物【根底梳理】1. 钠(1) 物理性质:色固体、硬度小、熔点(钠的熔点于水的沸点),实验室中常保存在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特别提醒: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和汽油中。(2) 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响2Na+Cl2(现象:剧烈燃烧、白烟)4Na+O2(现象:银白色固体变暗)2Na+O2(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物是固体)与酸、水、醇反响2Na+2HCl2Na+2H2O(装置如以下图,浮、熔、游、响、红)2Na+2CH3CH2OH(沉、慢)(3) 钠的工业制备:2NaCl(熔融)2. 氢氧化钠(1) 物理性质:NaOH的俗名为、火碱或苛性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有吸

2、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2) 化学性质具有碱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与强酸反响:H+OH-与酸性氧化物反响:SiO2+2OH-与盐反响:Cu2+2OH-其他性质与两性氧化物反响:Al2O3+2OH-与金属单质反响:2Al+2OH-+2H2O与非金属单质反响:Cl2+2OH-(3) NaOH的制取土法制碱:Na2CO3+Ca(OH)2现代工业制碱:2NaCl+2H2O(4) NaOH在有机反响中的应用提供碱性环境,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响、酯类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微课1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响产物判断例题1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选项是()A. 浓

3、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枯燥氨气和二氧化硫B.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D. 金属钠具有强复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响制取金属Ti变式1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响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0.5 molL-1稀盐酸中和,那么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题组训练1】1. 金属钠着火,不能用H2O、干冰灭火的原因是,通常用掩埋。2.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以下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填序号)。MgSO4溶液

4、NaCl溶液Na2SO4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Ca(HCO3)2溶液3.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响的方法以验证反响实质。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参加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右图)。仔细观察,答复以下问题:(1) 有关钠反响的现象是。(2) 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3) 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长颈漏斗内。(4) 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考点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氧元素化合价价价颜色色色电子式阳、阴离子个数比是否为碱

5、性氧化物与水反响Na2O+H2O2Na2O2+2H2O与CO2反响Na2O+CO22Na2O2+2CO2与盐酸反响Na2O+2HCl2Na2O2+4HCl转化关系2Na2O+O2重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氧化钠(化学式和物理性质1氧化钠与水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2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3氧化钠与稀硫酸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过氧化钠化学式、俗称和物理性质4过氧化钠与水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6过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例题2以下反响与Na2O2+SO2Na2SO4相比拟,Na2O2的作用一样的是()

6、A. 2Na2O2+2H2O4NaOH+O2B. 2Na2O2+2SO32Na2SO4+O2C. Na2O2+H2SO4Na2SO4+H2O2D. 3Na2O2+Cr2O32Na2CrO4+Na2O变式2钠在空气中燃烧(如图1所示)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淡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碳。图1图2(1) 请假设黑色固体物质产生的可能原因假设:;假设:;假设:。(2) 为确认假设的正误,某同学进展如下推断:由于金属钠与氧的结合能力比碳强,因此黑色碳可能是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响而生成。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用打孔器钻取一段金属钠,取中间一小块钠放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加热(如图2所示),观

7、察到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有淡黄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的淡黄色固体立即变成白色。请答复以下问题:1 用打孔器取金属钠的原因是。2 产生以上现象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题组训练2】1. (1)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响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反响放热。Na2O2和H2O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右图装置进展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2. 呼吸面具中有Na2O2,可吸收CO2放出O2,

8、假设用超氧化钾(KO2)代替Na2O2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1) 写出KO2与C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 1 kg Na2O2和1 kg KO2分别和CO2反响,生成的O2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3) 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的Na2O2、KO2反响,生成的O2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4) 你认为选用作补氧剂更适宜,理由是。3.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解释或结论A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进展焰色反响,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B用干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CO2、H2O与Na2O2反响是放热反响C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

9、油层显无色溴不溶于油脂D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答案】B考点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拟化学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性易溶于水(但比Na2CO3的溶解度),溶液呈性化学性质稳定性稳定,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不稳定,受热易与H+反响C+2H+HC+H+与碱Ca(OH)2反响Ca2+CCa2+OH-+HC(碱过量)Ca2+2OH-+2HC(碱缺乏)与盐(CaCl2)反响Ca2+C不反响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相互转化Na2CO3NaHCO3碳

10、酸钠(化学式、俗称和物理性质)7向碳酸钠中逐滴参加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 a: b:离子方程式 a: b:8向盐酸中参加碳酸钠溶液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9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0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钠(化学式、俗称和物理性质)9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0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化学方程式 11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2碳酸氢钠与少量氢氧化钙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3碳酸氢钠与过量氢氧化钙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4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5

11、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响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6 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 化学方程式 微课2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其中需要注意:(1) 先在冷却的条件下将氨气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再通入CO2。(2) 主要反响原理:NH3+H2O+CO2+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X即为CO2,可以循环利用)。(3) 循环的设计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4) 向母液中通氨气,参加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增大N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例题

12、3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 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到达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2) 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填字母)。A. 比复杂B. 比平安C. 比操作简便D. 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展两个比照实验,而不行(3) 假设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那么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变式3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 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响。将A与B连接,翻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假设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 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A. NaOH和Na2CO3;B.;C. ;D.。(3) 设计实验确定(2)中白色固体中存在A项中的阴离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