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盾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57004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论》《矛盾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践论》《矛盾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践论》《矛盾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践论》《矛盾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践论》《矛盾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论》《矛盾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论》《矛盾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论矛盾论一、历史背景(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1、从认识根源上清算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 经历了 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这两次挫折虽然主要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造 成的,但外部反动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打击是通过党内路线错误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 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统治,更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 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但它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只能对当 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作了变动,其他问题还来不及解决。到达陕

2、北后, 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会议谈到博古时说:“遵义会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没有指出宗派主 义、冒险主义,这个问题是路线上的错误。”可见,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 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2、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 变。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更大了。如何适应形势变 化,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如何帮助全体党员和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 党的路线方针的

3、自觉性,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 种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理论任务。 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 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 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因此,为了胜利地肩负起新的任务, 党在这时必须从根本问题上来解决党内长期存在而没有彻底解决的思想问题。党内思想问题 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问题,即关于唯物论辩证法的问题,关于辩 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各种

4、机会主义在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上是和马克思主 义完全对立的。曾经有一部分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 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 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经验,不了解理论 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确是盲目地在工作。这 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得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大 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确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揭露党内存在的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特别是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以利在政

5、治问题上和各种 机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斗争,毛泽东认为不能回避哲学阵线上的斗争,必须在哲学阵线上击败 他们。为此,毛泽东1937年7、8月先后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曾以这两篇论 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 国共产党员人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 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 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6、。中国革命的国情特别复杂: 毛泽东当年判定说:“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 1924 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一判定表明中国革“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 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由此造成了极为复杂的阶级关系。二、命有以下特点:一、“中 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入侵中国,它们之间不统一,由此造成了 它们所支持的各派军阀的不统一。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有大的好处,大也有大的难处。 四、“中国是经过了一次革命的国家”,准备了革命的力量,但阶级对抗也特别尖锐,在这样 的环境下进行革命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

7、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 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2、暂时的平静使毛泽东在延安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 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 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西安事变(1936年月12月)又促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 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193

8、7年7 月7日)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军队陆续开赴前线了,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 培训班,这批青年学生经过3个月的短期训练,准备在今后几年做政治辅导工作,班上需要 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 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 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并具体地、灵活地、巧妙地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如果说,实践论是从认识上来揭露党 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

9、教条主义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 的轨道,那么,矛盾论则是从方法论上来揭露教条主义者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导共产党 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唯物辩证法的轨道。在培训班上毛泽东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具体 讲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讲解时毛泽东自己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更重要。3、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第一、从国外社会环境分析,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 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断了党内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这是一个十分有 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从国内社会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仅给毛泽东

10、 同志写作“两论”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上肃清“左” 的影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战斗力的必要性,这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前期难得的 国内环境,从延安根据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分析,陕甘宁边区革命化生活和干部、战士 学文化、学哲学的热潮,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特殊环境。二、内容讲解(一)实践论实践论极其生动和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 东根据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发挥了关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关 于革命理论在实际革命斗争中的意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全文集中论 述了四个问题。第一,批判了旧

11、唯物主义的错误,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离开 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毛泽东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的 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的认识。毛泽东还分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活动、 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 泽东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阶级性,即它是为无 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实践性,强调了理论依赖于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口 第 二,系统地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

12、而回答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 务于实践的问题。毛泽东分析了人的认识发展总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以 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分析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改造客观世 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毛泽东论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 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的思想,并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 了认识真理的道路。第四,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指出

13、它们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 是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即认识的主观片面性,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 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把片面的相对的真理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揭示了“左” 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总之,实践论深刻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违背辩证唯物论的错误实质,并用辨证唯物 论的认识论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和克服它们。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 献。它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 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 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

14、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二)矛盾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发挥,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政治 上“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全书共七章,包括六大问题和一个结论。第一,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指出形而上学或庸俗进化论的 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而唯物辩证法则是用联系的、发展 的、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坚持外因论或被动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外部原因 引起的;唯物辩证法则坚持内因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

15、的内部矛盾引起的。第二,阐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每一事 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分析说明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过 程中的矛盾存在和发展。口第三,阐明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即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有特殊性,每一 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不同质的矛盾 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存在于 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是与普遍性相联结的,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

16、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 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四,进一步阐明了矛盾特殊性中的两种情况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主要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的两方面中 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并说明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重要性。第五,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矛盾的统一性、 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互相合作,它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 性是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