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56726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目录2023学校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版)1一、指导思想2二、总体目标2三、基本原则3四、实施措施3(一)因地制宜,推动体育教学改革3(二)赛训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三)评测并重,构建评价长效机制6(四)多措并举,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6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打造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体

2、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身体素质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动学生职业技能与体质健康同向提升,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总体目标2023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到2024年,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备,体育训练和竞赛体系更加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体质健康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规则意识、合作精神等意志品质显著增强。到2025年,形成以艺术体操为特色,

3、以篮球和足球为基础,以跳绳、踢建、田径、羽毛球等项目为支撑的校园体育文化格局。三、基本原则(一)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二)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三)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四、实施措施(一)因地制宜,推动体育教学改革L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

4、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意识,明确使命和职责,严格落实学期教学计划,切实提高备课质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可调整为室内理论教学,不得任由学生自习或自由活动;室外体育训练课严格按照“10+25+10”结构开展教学,准备活动要充分、基本活动要有效、放松活动要点评;通过“课内教会、课外勤练、业余常赛”的方式,指导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增强运用职业体能为未来职业生涯服务的能力。2 .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在开好现有体育项目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为目标,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新兴项目。发展

5、以艺术体操为特色项目,以拉拉操、健身街舞等为时尚项目的体育项目发展群,打造学校特色。充分挖掘体育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指标体系,强化体育教学的思政目标,促进课程内涵式发展。3 .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学情、场地器材条件及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恰当安排课堂结构,保证每节课体能练习的强度(140/分钟左右)和密度(50%以上)。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体育活动的育人成效。4 .丰富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切实

6、将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优化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和结构,创造性开展“体育节”、“篮球嘉年华”、“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提升运动技能,增强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依托威海全民健身月、健身日等重要健身活动节点,鼓励学生参加春秋健康跑、环海健步走等具有威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二)赛训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L完善体育竞赛体系。抓好以“一节、一会、一赛”为亮点的校园课余体育竞赛体系规划设计。推动上半年以体育文化节系列活动(篮球、足球、跳绳、羽毛球、踢键等)为主线,下半年以运动会、单项体育特色活动(校园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为主线的校园竞赛体系建设,打造精品校园体育活动

7、,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主题”的竞赛模式。5 .加强课余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以赛代训,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按照“发挥特长、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组建体育运动队,对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指导,提升学校体育竞技水平。课余训练要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确保体育训练制度化、常态化。(三)评测并重,构建评价长效机制L推进体育考试评价改革。合理优化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

8、,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一学年体育课缺勤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20%者,其考试达标成绩计为不及格。当年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评奖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6 .加强学生体质监测。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5项内容的体质监测(以下简称体测)。学生体测成绩评定每学年进行一次,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体测成绩不合格,学生毕业时,体测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免予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手续,免于体测,但不影响校内外的评奖评优资格,毕业时体测成绩注明免测。(四)多措并举,促进学

9、校体育健康发展L强化教师培训。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市级培训项目,分级分类轮训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在加强专业培训和业务自修基础上,鼓励、督促体育教师承担各级别的体育专项课题研究。2 .做好风险风控。制定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教师及相关人员培训I,提高体育教师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检查。3 .完善设施设备。持续改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齐配好体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保障体育活动正常开展。4加强舆论引导。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研讨,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报道工作举措、典型经验和教学成果,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全校关心、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