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565490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题型示例【6】及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高考化学复习资料考点一盐桥问题面面观1电化学装置中都有两个电极,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若两个电极插在同一电解质溶液的容器内,则由于阴阳离子的移动速率不同而导致两极之间出现浓度差,以及因电极本身直接与离子反应而导致两极之间电势差变小,影响了电流的稳定。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了盐桥。盐桥主要出现在原电池中,有时也可在电解池中出现,其主要作用就是构建闭合的内电路,但不影响反应的实质。盐桥内常为饱和氯化钾、硝酸钾等溶液。2盐桥是新课改教材中出现的新名词,因而围绕盐桥的电化学知识已成为新课改地区命题的一个热点,所以有必要分析研究盐桥问题的考查思路。常从以下四方面命题。(1)考查盐桥的作用;(

2、2)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总反应式的书写;(3)考查盐桥内溶液离子的移动方向;(4)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装置的设计。题组一明确原理,设计装置1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答案B解析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22013广东理综,33(2)(3)(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

3、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其原因是_。(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作阳极。答案(2)(或其他合理答案)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甲

4、在甲装置中,负极不和Cu2接触,避免了Cu2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3)锌片解析(2)根据题给条件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得:a若用Zn、Cu、CuSO4(aq)、ZnSO4(aq)组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Zn插入到Zn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b若用Fe、Cu、FeSO4(aq)、CuSO4(aq)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Fe插入到Fe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c注意,画图时要注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或化学式),并形成闭合回路。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Cu,锌片或铁片作负极,由于Zn或Fe直接与

5、CuSO4溶液接触,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带有盐桥的甲原电池中负极没有和CuSO4溶液直接接触,二者不会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化学能不会转化为热能,几乎全部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乙中的负极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两者会发生置换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3)由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得,铁片作正极(阴极)时被保护,作负极(阳极)时被腐蚀,所以应选择比铁片更活泼的锌作负极(阳极)才能有效地保护铁不被腐蚀。方法归纳1工作原理原电池的闭合回路有外电路与内电路之分,外电路的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内电路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故内电路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

6、子移向负极。(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区,阴离子移向负极区,以维持电荷守恒)。2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离子方程式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明确电极反应。然后再分析两剂状态确定电极材料,若为固态时可作电极,若为溶液时则只能作电解液。然后补充缺少的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电极材料一般添加与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相同的金属作电极(使用惰性电极也可),电解液则是一般含有与电极材料形成的阳离子相同的物质。最后再插入盐桥即可。题组二“盐桥”的作用与化学平衡的移动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7、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D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4下图、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2I2HAsO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

8、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答案D解析装置中的反应,AsO2I2HAsOI2H2O,当加入适量浓盐酸时,平衡向右移动,有电子转移,但电子不会沿导线通过,所以甲组操作,电流计(G)指针不会发生偏转,但由于I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颜色变深。向装置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中,AsO2e2H2O=AsO2H,电子沿导线到C1棒,I22e=2I,所以C2为负极,C1为正极。失误防范(1)把氧化剂、还原剂均为溶液状态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必须使用盐桥才能实现氧化剂与

9、还原剂的分离,否则不会有明显的电流出现。(2)电子流向的分析方法:改变条件,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电子转移;电子转移,判断区域;根据区域,判断流向;根据流向,判断电极。考点二燃料电池与不同“介质”不同“介质”下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大多数学生感到较难。主要集中在:一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判断,二是电极产物的判断。下面以CH3OH、O2燃料电池为例,分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酸性介质,如H2SO4。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2气体,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H作用下生成H2O。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3OH6eH2O=CO26H正极:O26e6H=3H2O(2)碱性介质,如KOH溶液。CH3O

10、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O,1 mol CH3OH 失去6 mol e,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3OH6e8OH=CO6H2O正极:O26e3H2O=6OH(3)熔融盐介质,如K2CO3。在电池工作时,CO移向负极。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CO的作用下生成CO2气体,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CO2的作用下生成CO,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3OH6e3CO=4CO22H2O正极:O26e3CO2=3CO(4)掺杂Y2O3的ZrO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根据O2移向负极,在负极上CH3OH失电子生成CO2气体,而O2在正极上得电子

11、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3OH6e3O2=CO22H2O正极:O26e=3O2题组一判断“酸、碱”介质,理清书写思路1(2012四川理综,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时审题是关键,反应是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在原电池中,阳离子要往正极移动,故A错;因电解

12、质溶液是酸性的,不可能存在OH,故正极的反应式为O24H4e=2H2O,转移4 mol电子时消耗1 mol O2,则转移0.4 mol电子时消耗2.24 L O2,故B、D错;电池反应式即正负极反应式之和,将两极的反应式相加可知C正确。2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4e=CO22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7H2O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 BC D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发

13、生的反应为CH42O2=CO22H2O,反应产生的CO2在KOH溶液中会转化为CO。CH4为还原剂,应通入电源的负极,所以错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正确,错误;放电时溶液(原电池内电路)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正确。思路归纳对于燃料电池,正极往往通入O2,书写时应注意:(1)首先书写正极反应式:酸性O24e4H=2H2O碱性O24e2H2O=4OH(2)然后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得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题组二区分介质“状态”,判断离子流向3某燃料电池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请回答:(1)H由_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另一极(填a或b)。(2)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答案(1)a(2)O24e4H=2H2O解析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其中正极上的H来自负极生成的H。4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1)c电极的名称为_。(2)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