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56345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序交底-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交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底内容: 上旧庄隧道进口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技术交底一、交底说明上旧庄隧道进口段DK41+30DK241+10(由-2变更为2)段,按照设计-2的支护的参数支护:42小导管长4,环向间距0。5m,局部打设,纵向间距m打设,洞身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初期支护18a型钢钢架间距1m支护(仰拱无钢架);喷射混凝土为C3砼厚度25cm;拱部22的3.5m中空组合锚杆,边墙2的3砂浆锚杆,间距112m(环纵);拱墙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m。二、 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上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做初期支护断面检查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做初期支护准备工作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施

2、做仰拱及填充 否三、施工步序与方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以弧形导坑为基本模式,先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再进行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最后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适用于本隧道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级围岩地段的施工.四、施工控制要点、施工中应遵循“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精心组织。2、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12,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3、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管,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

3、拱部开挖面不超过0m。、上部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长度宜为24m,预留核心土面积大小根据围岩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和满足开挖面的稳定,必要时可喷混凝土保护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左右侧下台阶开挖高度控制在35,左右台阶开挖应错开23,严禁对开,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配合锁脚锚杆落底。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2m。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m,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m。、工作面若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6、二次衬砌及时施作,防止大断面隧道边墙向内位移。全断面衬砌时间根据监控量测稳定情况及时施作。7、根据铁建设12号文件要求,

4、仰拱距掌子面距离:级围岩35m,二衬距掌子面距离:级围岩90。五、质量标准喷射砼1、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应使用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计超过水重1的水。、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00kgm3。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回弹率、粉尘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5086)的规定,“初期强度”应满足施工需要,即3h强度达到1.5MPa,24h强度达到50Ma。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和、运输、喷射、质量检查等,应符合现行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B1108)有关规定.喷射混凝土因施工方法及环境条件

5、的不同而要求其性能不同,应以试验喷射确认以上项目的选定.喷射混凝土强度宜采用制作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为m3m。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强制搅拌机拌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i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喷射作业宜采用喷射机械手作业,并应符合现行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B10108)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B50086)的有关要求。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受喷面进行处理后再喷射混凝土。喷射作业应连续进行,并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

6、细钢筋网(网片规格020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混凝土的附着力。喷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输料管应能承受0.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喷射混凝土机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生产率大于10m3/h,允许骨料最大粒径为1mm;混凝土输料距离:水平方向不小于3

7、0m,垂直方向不小于2m;喷射混凝土时粉尘含量不得大于2mg3。3、对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当岩面有较大凹处时,应先将凹处喷平.4、喷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力要求。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喷射混凝土的一

8、次喷射厚度可按喷射部位和要求厚度确定,或按表72。8选用。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mm)喷射部位掺速凝剂(中性)不掺速凝剂边墙701050拱部56040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和一次爆破药量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h内不得进行开挖或爆破作业.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喷嘴宜与喷射面垂直,其间距宜为.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喷层厚度均匀。喷射在岩面上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滑移下坠现象。当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重喷.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

9、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5%.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5、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侧壁5cm、拱部m。6、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点数的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7、在喷射侧壁下部及仰拱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

10、降低支护强度。8、喷射混凝土终凝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d.、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喷射混凝土中的合成纤维宜采用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中所使用纤维长度宜为9mm。合成纤维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或以图纸0。9kg/m3作为参考。搅拌时宜为45min。搅拌完成后随机取样,如纤维已均匀分散成单丝,则混凝土可投入使用,若仍有成束纤维,则至少延长搅拌时间30秒才可使用。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mm。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拌和水灰比宜为。350。45。合成纤维加强混凝土是机械作用而不是化学作用,加入时不需要附加水和改变原来的混凝土配合比.

11、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10、喷射混凝土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4d。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11、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洞口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场合应有防冻保暖措施。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锚杆1、锚杆施工应符合现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500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018)的有关规定。2、锚杆材料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以下检验:外观质量检验:杆体直径要均匀、一致,无严重锈蚀、弯折.锚杆杆体抗拉力不小于17k。

12、加工后的锚杆的杆体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车丝部分无偏心,有焊接件时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3、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要求及锚固特性选择锚杆.拱部系统锚杆均采用22中空锚杆;边墙系统采用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均应设钢垫板,垫板尺寸宜为10mm10mm6mm.锚杆使用前,应在现场进行工艺、力学试验.、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要求:钻孔机具应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等情况选择。应按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150m。钻孔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砂浆锚杆的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0mm。钻孔应圆而直,砂浆锚杆的直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mm,其它锚杆的钻孔直径应与杆体直径相匹配。杆孔的深

13、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0cm.5、锚杆施工应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以保证锚杆垫板有较平整的基面。锚杆钢筋保护层在采用水泥砂浆时不小于mm,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钢筋网1、钢筋网施工应符合现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8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8)的规定。2、钢筋网材料宜采用HB23钢,钢筋直径为6mm,网格尺寸采用00200m,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应采用焊接。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铺设钢筋网应符合下列要求:3、钢筋网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喷射,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且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4、

14、砂层地段应先加铺钢丝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初喷混凝土。5、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6、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c。7、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钢架、钢架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B1108)、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204)的规定。2、钢架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成型;格栅钢架应采用胎模焊接。3、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4、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5、钢架应在开挖或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钢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安装允许偏差:钢架间距、横向位置和高程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超过5cm,垂直度误差为.钢架拼装可在开挖面以进行,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沿钢架外缘每隔2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钢架应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应按设计纵向连接。分部开挖法施工时,钢拱架拱脚应打设直径为32m的锁脚锚管,锚管长度不小于m,数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