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5609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定期作业(1)命题:张娜 审校:胡晋 12月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江苏省镇江市】(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毕1题。(共分)夜归丁卯桥村舍许浑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丁卯桥:地名。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分)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2.“桥响犬遥吠”体现了月下村舍如何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 3“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如何的情感?(2分) 【

2、山东省德州市】(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毕45题。(共4分)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4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 5.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种什么道理?(2分) 【浙江省宁波市】(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毕67题。(5分)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的

3、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分)7.尽管两首诗均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同样,请作具体分析。(2分) 【江苏省无锡市】(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毕第89题。(分) 菩萨蛮 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8.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分) 9.“香消酒未消”一句体现了词人哪些情感?(分) 【江苏省镇江市】(五)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毕第1012题。(6分) 送万巨 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4、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注】万巨:人名。0.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1分)11.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安静的。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烘托了这种心情。(2分)12诗人的“辞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分) 【答案】1(2分)庭院 紫蒲(2分)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烘托夜晚的宁静。3(2分)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爱慕”);回家的喜悦;想归隐;为另有抱负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答案】4(2分)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5、2分)示例:唁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共2分【答案】6.(3分)蜿蜒曲折(弯曲)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7(2分)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较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8.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思乡之情(怀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解析:()此题考核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毕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因此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核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

6、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步,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0.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核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完毕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不能忍受;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受”。1.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察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为了烘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12.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核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毕时,根据分值,可判断为答案有三点。分别可从诗歌中的“留君”“愁”“望断”进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